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0xx年8月11日,山东省淄博市和湖北省宜昌市各发生一起重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8月11日8时23分,一辆号牌为山东n90876号的变型拖拉机(核载1.08吨,实载7.74吨),沿山东省淄博市北山路由西向东行驶,行至北山路与博沂路交叉路口时失控冲入路口,先后与由北向南方向正常行驶的鲁cg1836号公交车、鲁cb9518号大客车等车辆发生碰撞,共造成11人死亡、21人受伤。

8月11日15时20分,湖北省宜昌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0mw热电联产项目在生产调试过程中,高压蒸汽管道突然破裂,致使540℃的蒸汽大量外泄,击碎中控室玻璃窗,造成中控室内21人死亡、5人烫伤。

事故发生后,,马凯副和杨晶、王勇国务委员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妥为做好善后处置;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责,吸取教训,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强调安全生产切不可麻痹大意,要进一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承诺落到实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密落实暑期和汛期安全防范措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及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管理漏洞。要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对暑期高温、汛期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挑战和历年8月份事故多发的特点保持高度警惕,对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需求不旺影响的停工复产高危行业的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持高度警惕,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狠抓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化解安全风险,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增强防范工作的有效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强监管、管控风险、排除隐患,严防发生群死群伤事故。要按照“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的各项部署,加强车辆的源头安全管理和技术状况检查,重点排查本地区改装车辆的安全性,严肃查处货运车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等非法改装行为,依法严罚超载超限、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活动。要强化电力工程生产调试前安全准备工作,全面检查机组所有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做好试运行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设备可靠运行。要加强化工企业生产运行特别是涉及高压、高热、有毒等重点工艺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控预警,严防发生爆炸、泄漏等事故。要加大矿山雨季防汛、防排水、防雷电“三防”检查和尾矿库安全巡查力度,严防淹井透水、溃坝漫坝事故发生。要强化建筑施工安全检查,重点排查临山临水营地、工棚、仓库、临建设施以及高空作业设备设施的风险隐患。城市建设运行和消防、油气输送管道、冶金、旅游等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加强安全监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事故,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全力处置事故,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同时,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迅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认真查找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要严格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对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的典型事故,要切实加大督办力度,确保查处及时、追责到位,并加大对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深刻吸取教训,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和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做到举一反三,“一矿出事故、万矿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用事故教训警示教育大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作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安全宣传,广泛进行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的提示、警示,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应对工作。要针对暑期及汛期高温、闷热、潮湿的特点,多方式、多渠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生产作业、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知识和初起险情应急处置等常识技能,努力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各类企业要广泛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特别要教育警示动火作业、客车驾驶、高温高压设备操作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强化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切实增强排查消除隐患和事故险情应急处置的能力。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年8月12日

对于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我校有六至九年级10个班级,近800名学生,两个楼梯口。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学生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次生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落实县教育体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开展校园师生安全逃生演练,以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暨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5月20日10:15(如遇雨天另行通知)

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熟悉疏散线路。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操场距教学楼20米)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1、领导小组

总指挥:吴锦、

副总指挥:彭良民

工作组及成员:

疏散指挥组:胡超

秩序导护组:郭红光

场地队列导护组:彭万鑫

紧急救护组:郭洪国赵英贵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1)“地震警报”(一长哨声)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4、信号员:杨光宇

1、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寺坡九年制学校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一长哨声)信号。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时间为2分钟。

(3)二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铃声)。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3、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铃声)。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出操顺序),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到达集中地点后,师生全部蹲下。

(4)、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5)演练结束后总指挥进行活动小结。

1、班级领队:各班主任

2、学生疏散时楼道负责人

中学部:一楼:匡奇胜二楼:彭红

操场:黄立国

负责楼梯安全的老师要确保(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万一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楼层和区域负责人的指挥。

2、按先低层后高层的原则疏散,撤离路线及顺序:七3.

中学部顺序为:九2、九1、九3、九4、八2、八3、八1、七2、七2、七1。

下楼时各班成一路纵队,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各班在操场呈南北队形站立,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后一律面朝北方。

注意:楼层导护老师要在前一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3、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4、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5、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学生恐慌。

对于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安全生产是我们追求亘古不变的目标,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