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主法治与大学生的社会使命
[摘 要]民主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民主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当代大学生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民主法治的社会使命,做国家民主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民主法治;大学生;社会使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95
1 前 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民主法治建设。
2 民主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对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来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来就不可分割。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民主机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导向,使法治为保障人权、自由及促进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
2.1 民主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民主法治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当前仍在努力实现宏伟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必然层出不穷。“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总体来说,当前人们内部矛盾复杂多校,涉及的方方面面错综复杂,不断变化,各种矛盾和利益等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得当,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惩各种破坏犯罪分子,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如果仅仅单纯依靠经济手段显然是不够的。市场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也是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障,市场主体就无法充分地参加活动。“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维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只有坚持民主法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2.2 民主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中外历史上,从字源看,“法”字一出现就具有正义、公正等含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社会生活、生产产生影响。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从奴隶制国家到封建制国家,再到资产阶级国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法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共存的社会现象。每一历史时期,法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法的精神,都同该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息息相关。真实意义的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民主,完善法治,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打击犯罪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有效地解决并化解矛盾,从而消除不和谐因素,使社会从不和谐状态归于和谐。民主法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为主要的工具。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靠健全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
2.3 民主法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法治;没有法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法治若不以民主为实质和灵魂,若不是对人民群众的全部社会权利与责任予以落实和保障,就难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难免沦为人治主义的强力工具。民主若不以法治为根本形式,通过系统的程序和规则落实为法治,民主就只能停留在愿望中。民主与法治相分离会产生可怕的结果,要么演变成杂乱无序的动乱,要么倒退回到封闭僵化的专制。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法治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并确保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侵害,保证全国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及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有序进行。
3 维护国家民主法治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反映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也反映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带头弘扬人民民主精神,牢固树立民主法治意识,主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自觉担当起维护国家民主法治的社会使命,做国家民主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1 做国家民主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就个人而言,民主法治不仅仅意味着一套成体系的规则和条文,还意味着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信仰。当前,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形式的利益诉求不断出现,甚至是以暴力激愤的形式出现,严重的威胁到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做国家民主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坚定对法律的信仰,对法治充满信心。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不信任,认为靠法律不如靠关系,找法院不如找领导,“明规则”不如“潜规则”,国家民主法治也将失去坚实的支撑。
国家民主法治与大学生的社会使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