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一个强调科学发展的全新阶段。作为处于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地、传播源,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发挥着示范、辐射功能,理应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现代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谐大学校园是现代大学自身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对现代大学基本特征的概括提炼,是现代大学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这种理想状态一是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校园平安稳定,服务体系完善,育人环境优化,学生全面发展,教职工安居乐业,广大师生尽享发展成果;二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活力竞相地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学校充满蓬勃生机;三是办学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得到落实,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内外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全体师生员工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同舟共济;四是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双赢互利,学校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科研成果。
  按照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和谐大学校园大致可以分解为反映不同内涵的层面,即民主校园、法治校园、科学校园、人文校园、创新校园、特色校园、平安校园、节约校园、生态校园等等。民主校园就是大学民主办学,让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学校的校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师生共治的目标。法治校园就是大学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精干高效、职能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的内部管理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现代大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