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 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句子(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一
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麻木并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这位真诚的教育者,以他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的心灵。
《黄金时代〉转寄来的贺卡上赫然写着: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您的高95级(1)班的全体儿女。1993年6月“父亲节”那天,李老师意外地收到《黄金时代》转来的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落款是:“您的高95级1班全体‘儿女’。”每年李镇西的历届“儿女”们,都要想尽办法为他祝贺生日。足以让人顿生妒忌之心!“因为我领了工资,要对得起这份报酬;因为我享受过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因为有学生是通过各种‘勾兑’才编到我班的,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因为学生把我当做他们的朋友,我要对得起我的‘哥儿们’!”“因为我承受了太多学生的爱。”“我是为了还债!”看来,李老师真是债务累累。他还的,是一份情债!没有付出,哪会有收获?李老师说错了。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哪里是他还学生债,分明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的爱。
他不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那天,送上一份注满爱的礼物;不顾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保持与学生书信的往来;为后进生擦亮前行的航灯;替优秀生指点人生的迷津;在八十年代,他几乎每年春节都和学生一起度过,几乎每个暑假都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在学生身上他倾注了绝大多数的精力和物力。“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有我,当然我也有你,爱,自然也是双向的,于是,爱爱相报何时了?情滋养着情,债便这样一茬又一茬地疯长着!他的债主,是一批幸福的人!那张斗鸡的照片,足以让人忍俊不禁。瞧他们,一个个抱住右脚,抓紧裤腿,龇牙咧嘴在那里你争我斗,哪里分得清老师和学生?
他带着学生读书,读教科书,读中外名著,也走进生活,读社会大学这本厚厚的书。除了成绩,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不管你是聪明的、愚笨的、纯朴的、顽劣的,都要发现你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的源泉,帮助你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成为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发挥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变“人治”为“法治”,只要违反了班规,“天子与蔗民同罪”,他,成了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成了和学生探求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这就是李镇西教育工作的写照。于是,他从心底一泻千里地喷涌出来的爱的故事,就能攫住我的心灵,赚取我的眼泪。
那么,我呢?我也是一个教育者,所不同的只是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大致相同的,却太多了,但是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不是因为我的孩子幼稚,不是因为我的孩子木讷,不是因为我没有睁开双眼捕捉,不是因为我没有提起笔,也许是我的心灵,还没有毫无保留地打开。
读完《爱心与教育》,我还进一步感悟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每个孩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一棵棵正在生长的树苗,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扶持,才能茁壮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心中只有装满爱学生、爱事业的情感,才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爱心与教育》让我明白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
除此之外,他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写到这,我不禁想到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个。”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进家里。母亲问:“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但智慧和成功也跟着进屋,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两个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智慧和成功。”
就在《爱心与教育〉的故事感动着我时,“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也鞭策着我,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然后不断地地演绎有关“债”的故事!学生们的爱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同学、对老师的爱,还扩展为对周围陌生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说: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魁伟!因为有爱,才让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让我们每一位灵魂工程师都能以李镇西为榜样,实施爱的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二
订立合同双方: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出版社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甲方同意将乙方的《__________》书稿列入甲方__________年自费出版计划。
第二条:乙方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前将完整的书稿交付甲方,并保证书稿质量,文责自负。
第三条:甲方负责对书稿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书稿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有不健康内容,应在接到书稿的_____个月内将书稿退还乙方,不予出版,本合同失效。
第四条:甲方接到书稿_____个月内完成其编辑加工,复审,终审,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以后并承担校对、书籍订价及质量检查工作。
第五条:乙方负责出书的全部费用,并按标准向甲方予付下列款项:
第六条:乙方负责印刷,装订,保证书籍质量,出书15天内,按本合同第四条标准以书籍实际总码洋和字数向甲方结清各款项,并交甲方样书_____册及全套纸型。
第七条:本合同有效期限为_____年,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甲方享有本书稿的专有出版权。
第八条:违约责任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将乙方的书稿列入出版计划,应退还乙方的预付款,并向乙方偿付违约金_____元。
2、甲方未按第四条规定完成书稿编辑等工作,每延期一个月,应向乙方偿付违约金_____元。
3、乙方未按期向甲方交付书稿,每延期一个月,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___元。
4、乙方未按期向甲方交付预付款,每延期一个月,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___元。
5、乙方未按期向甲方结清各款项,应向甲方偿付未结清款_____%的违约金。
第九条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代表: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
乙方代表: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订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让我快乐地成长。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润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碧蓝的天空,它支撑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书。记得还在幼儿园时,我便早早地学起了a、o、e。为什么?只是为了能早点捧起我心爱的书本,在书的世界中翱翔。那时,书就像一个缤纷世界,让我流连忘返。在书中,我和小鸟一起飞上蓝天,和小精灵一起唱歌跳舞,和蝴蝶们一起玩捉迷藏……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时而深思,时而幻想,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里,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中华国宝》和《中华国恨》,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也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更让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来一样的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读书,振兴中华!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书犹如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春的温暖;书又似沙漠里的绿洲,给予我新的希望!就这样,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做为一名小学生,我更离不开书的滋养。
今天,我已成长为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这与我天天读书是分不开的:因为读书我掌握了许多知识,老师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还因为读书,我学会了做人,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喜爱的学生……
今天,我仍旧坚定不移的做着一件事:读书!我读书,带着我的梦想去读书,带着我的追求去读书,让我们在快乐的读书氛围中健康成长!
雄鹰要到宽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要到无边无际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我也要到丰富的书籍里去获取精神食粮,在这海阔天空中快乐的成长!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四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养育他们不像养活一株草,一盆花那样简单,呵护、陪伴、指引、欣赏......无论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此从有了女儿,我就不失时机地阅读各种育儿经典,希望可爱的女儿能快乐的成长并且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上学期,从幼儿园买回一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的书,我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很多生动活泼的案例提出了各种简单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真正的用心品读,收获了很多理性的教育观念。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文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最安静、最永恒的朋友,也是人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师。"
作为老师的我深知幼儿读书的益处,因此从女儿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和女儿一起看图读故事、一起享受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故事中。直到现在,每晚读书是我们的必修课,语气故作夸张的爸爸、讲述娓娓动听的妈妈,都让女儿陶醉在美丽动听的故事情节中,常常被快乐、明朗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为了晚上能多读几篇故事,女儿会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为了能多听几个故事,女儿宁愿答应一人独立睡觉等条件。开始是妈妈读给她听,听熟悉了自己会读给小玩具朋友听,而且是以幼儿园老师的身份。现在女儿对认字有了强烈的欲望,读书时,自己用小手划着指,指哪里我读到哪里,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字。阅读变成了女儿睡觉前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也成了女儿生活的一部分,女儿房间一只小小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的幼儿读物,充满了书香气息。
很小的时候,女儿只知道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不懂保护书,《东方宝宝》、《幼儿画报》《故事大王》《睡前故事》等精美的书经常女儿我弄得支离破碎、皮肉分离。
现在女儿懂得爱惜书了,读过的书基本上完好无损,从上幼儿园托班开始就成功地讲《小兔咕噜噜采蘑菇》、《三只小猪》、《小蛋壳托儿所》、《小壁虎解尾巴》等故事参加比赛,这都让女儿很有成就感,但女儿最喜欢的是《豌豆花儿》的故事,第一次听《豌豆花儿》,女儿很投入,走进了豌豆花儿的对话情景中,当听到豌豆花儿为了实现想有四个宝宝的愿望,竟然不怕干枯、凋零、变成黑色的粉末悄无声息的落入泥土时,女儿竟然趴在枕头上擦拭者同情的眼泪并哽咽着说:"妈妈,豌豆花儿太可怜了",我劝她说:"别伤心,豌豆花儿很伟大","什么叫伟大?"女儿疑惑的望着我,"所有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我说。从那天起,女儿就喜欢上了《豌豆花儿》的故事,豌豆花儿的美丽、伟大、豆茎豆叶的无私都深深的吸引着她,美丽动听的故事引领着女儿成长,再大点,女儿就自己能认字读书了,我想象着她自己亲自读故事的美好......
虽然我们不是最佳最好最棒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去实现孩子这些小小的愿望,陪孩子一起成长,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五
孔颖达是隋唐时期的经学大儒,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曾任隋补太学助教、唐国子祭酒等官职,为经学研究作出了极大贡献,《春秋左传正义》便是其一。孔颖达在杜注的基础上为其作疏,使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评价。
但是《春秋左传正义》对于初学文献学的我来说,阅读比较困难。甚至于对上文所提及的“注”、“疏”的含义,我也不甚了解。幸运的是,文献老师前段时间刚好提及“注”、“疏”并讲述了其含义,我方知:对古书的注解叫“注”,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解释就叫作“疏”。
对于此书的注,大多数我不是特别明了,因此我均是借助疏,即《正义》,来弄清文章的大概意思的。但我在书中却看见一个奇怪的现象:书中大多数采用杜预的注,而极少看见其他人所著的注,这个给了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感觉。之所以会认为这个现象很奇怪,是因为在文选课上,老师通常会用毛传、郑笺、集传等作为比较,然后取最佳解释,而该书却反其道而行。并且据文选老师所讲,对《左传》做过注的大有人在,如西汉刘歆、东汉贾逵、服虔以及隋朝刘炫等,并且也大有可取之处。但为什么孔颖达却极少用其他人所著的注呢?于是我便去图书馆寻找答案,并从一堆书籍中找到了一个我认为说得过去的解释。清人焦循的《春秋左传补疏序》是这样解释的:“唐高祖之于隋亦踵魏晋之余习,故用预说作《正义》,而贾、服诸家由是而废”。大概是因为唐高祖沿袭了魏晋旧习,所以孔颖达独尊杜注,舍弃了其他人的注解。
众所周知,“疏不破注”是著疏的原则。华中师范大学安敏博士曾对其做过解释:“‘疏不破注’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疏必须维护注的观点,以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解释发挥,但不得对注进行纠正反驳”。文献老师也曾说过“疏不破注”这个原则及其含义,而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的疏证过程中也始终坚守这个原则,这也是此书最大的特点之一。
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则,使得孔颖达独尊杜注,而独尊杜注又使许多前人的有价值的注疏消失、亡佚,使白璧微瑕。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各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选择了支持杜注。如:“《左传---隠公三年》:‘庚戌,郑伯之车僨于济。’”《正义》曰:“案:‘检水流之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载于《释例》,今一皆依杜。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明知与《水经》的说法不相同,却用“今古或殊”这个简单的理由简单地带过,并且不再找寻资料查证、找出正确的解释,实在是有失偏颇。“不复寻根”的态度也不利于我们读者继续探索、寻求正确合理的注解,此瑕疵之一。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存在错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避而不谈。如:“《左传---僖22年》: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矣。’”《杜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根据后文,可知“固”乃是“固执、坚持”意,并不是杜注所解释的庄公之孙公孙固;大司马乃官名,这里指作大司马的那个人。但孔颖达却未对其进行修改,甚至未指出杜注的错误。这样使得正义不够严谨,此瑕疵之二。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依旧言辞隐晦缓和。如:“《左传---庄公三十年》:‘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正义》曰:“杜此注与《谱》并以射师与鬭廉为一人,不知何据也。”“不知何据”说明孔颖达也认为杜注此言缺乏依据,没有材料支撑,但他也只是随便一提,并没有明确反对杜注。这样做显然有失偏颇,缺少客观性,此瑕疵之三。
但又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使得注释庞杂、内容混乱的局面被避免了。孔颖达当然不是不懂变通之辈,在杜预没有为其作注时,孔颖达也直接采用了前人的有价值的注作疏。这非但没有违背“疏不破注”原则,而且也使得《正义》更加完备、具体、准确、客观。
如:“《左传---桓公九年》:‘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夫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正义曰:“服虔云:‘古之为享食,所以观威仪、省祸福,无丧而戚忧必仇焉。今大子临乐而叹,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他把曹大子的哀叹看作是其父将死的先兆,我认为此处孔颖达取服虔注疏是极好的。因为第二年曹大子的父亲曹桓公便过世,曹大子即位,为曹庄公,刚好应了那句“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在我看来此书的的确确是一部佳作。该书始终坚持贯彻“疏不破注”的原则,完全达到了著疏的标准。虽然在这个原则下存在着一些小缺陷,但那也是各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不管怎样,总体上也是极其好的。并且孔颖达对《左传》中一些杜预未著注处采用了服虔等人的注作疏,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补充说明,既未违背原则,又取其精华,也算弥补了一些缺陷。
阅读完该书,我对文献学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等也更加的了解,对著疏的原则、方法等也有所涉猎,实在是受益颇多。
有关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六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扑在面包上一样。”书就是我的朋友,为我们铺好前程。今天,我推荐的好书就是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是一定要读的中国经典小说,是中国古代经筛选而留传下来的。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只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在阳光明媚的一个午后,我读着《红楼梦》阳光透过玻璃窗,撒在我身上,很温馨。
“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巨著,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本书讲的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两个开国名将,他们就像亲兄弟,一个封为宁国公,一个封为荣国公。我走进那个故事,还是上古时代,一个神仙和一株仙草的缘分开始的时代,那么偶然也那么必然。你给我一滴雨露的滋润,我还你一生的柔情,还把一生的泪都赠予你。这不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简单了。
“丢弃了不离不弃的黄金锁,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好一个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梦》,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凄凉,总之,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
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花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儿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一位妙龄少女,花开花落也能牵动她的一颦一笑,温柔美丽,却体弱多病,善解人意,郁闷而多愁善感。她就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
黛玉的人生是极不幸的,幼年丧母。她还小,楚楚可怜的模样使人心疼。当她的父亲离开她的时候,她的心就像上了一道枷锁,紧紧的将所有人都隔在心中。她有能让“落花满鸟惊飞”的美貌,比传统美女的沉鱼落雁更富有情韵。曹雪芹在西施、飞燕等古代美女的基础上,赋予她“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黛玉的眼泪在死之前都快流干了,也未能把上辈子的恩报完吧......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可谓全身标志,似胜天上的仙子。林黛玉全身上下都是美的化身。也是女性中的典范,她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王熙凤与贾宝玉初见她,一个称她为天下独有的标志人物,一个说是神仙的妹妹,所见之人几乎都赞不绝口。林黛玉一代才女,一代天骄,一个活灵活现的剧中人物她就这样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在我心中。
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 书籍心得体会手写版实用句子(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