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工作
摘 要: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高职高专院校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园内外环境趋于复杂影响下,在校园安保工作上承受着巨大压力。本文通过剖析高职院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提出运用法律内生式约束作用以及维权、程序、责任等方面的法治思维,推动“法治安保”理念,促进校园安保工作法制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管理;法治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一日千里,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随即在校园内安全事件和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数量双双出现不断攀升态势。虽然各教育部门和各高职院校施行了不少校园安保举措,但多数无法达到治本之效。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特殊产物,其发展过程及管理方式大多受缚于工科的经济基础式思维,许多院校常提“依法治校”,但具体管理中却未能在全面理解“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这种上层建筑式管理思维,导致日常校园安保工作开展事倍功半。
一、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思维方式的现状剖析
(一)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思维和方式传统化、机械化、表面化。现在的高职院校主要是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逐步从原有的中专或中职院校发展而来,因此往往存在学校级别层次提升,管理方式却原地踏步的问题。面对高职教育不断社会化,校园安保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的压力,诸多高职院校在日常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依然延用中专院校特有的半开放半封闭管理模式,仅靠严管、重罚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学生群体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做出不服从管理、无视安全隐患,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
(二)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缺乏“讲依据,重证据”思维。学校为保障校园安全乱规定、乱处罚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某传媒大学为保障校内女学生
试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工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