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急互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总结(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应急互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一

组长:年段组长

组员:

组长负责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做好消防知识的讲解以及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切记强调心不慌张,人不挤,上下楼梯靠右行走)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任课教师负责协助班主任在各路口做好学生疏散工作。

增强师生预防突发事故的意识,培养师生消防火灾事故发生时救援的能力。

教学楼因电路漏电导致火灾时人员紧急疏散,迅速撤离现场,并快速到达安全地带。

火灾事故演练过程:

1、组长用各教室喇叭喊话指挥,紧急宣布消防演练正式开始。

2、教学楼因电路漏电起火,一位老师果断按响报警铃。

3、有关教师亲临现场指挥学生按照顺序从楼道快速撤离教学楼。

4、各班主任迅速各就各位疏散学生(大操场),具体安排如下:

各班班主任负责教室里的疏散,迅速有序的出教室。各楼道口由有关教师负责秩序。

撤离次序为:

第一序列是教学楼三楼三年级学生按班级位置分两批往建功楼两边楼梯疏散。

第二序列教学楼四楼四(1)班往宗羲楼东侧楼梯撤离;四(2)班往宗羲楼中间撤离;四(3)(4)沿宗羲楼中间大厅从建功楼中间撤离楼梯;四(5)(6)班往宗羲楼西侧楼梯撤离

5、师生进入安全区域。

6、组长宣布演练结束。

备注:因各种原因不能参见演练的学生因事先向班主任请假,提前到大操场等候。

描写应急互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二

为应对学校突发火灾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出相应处理,保证全校师生的人身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学校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并结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项预案。

1.早预防。要求学校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后勤服务工作,坚持依法办学,规范操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学校的各种消防隐患。

2.早发现。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3.早报告。要求各校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早救治早隔离。要求执行谁发现谁首先受理的制度,发现消防事故,立即组织人员疏散,拨打火警电话,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火灾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伤情或病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医院救治。

组长:蔡振军

副组长:谭忠李显红

成员:秦仕方李图良苟大林汪先琼冯仕坤赵鑫王琪张强波及全镇各中小学校(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乐山镇中心学校,由李显红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办公。

1.现场处理组:

组长:蔡振军

成员:赵鑫冯仕坤及全镇各中小学校(园)长。

职责:尽快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报告情况;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人员投入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指示。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2.通讯联络组

组长:谭忠

成员:王琪李图良及全镇各中小学校(园)长

职责:控制现场,做好人员的疏散自救工作,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组织班主任管理好学生;

3.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显红

成员:苟大林汪先琼及全镇各中小学校(园)长

职责:做好通讯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医疗救护的后勤工作;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灭火器赶到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名称、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报警人及现场火情。

3.在向学校、教育局领导报告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

4.组织师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不得组织学生抢险,教师扑救要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5.学校有关人员第一时间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切掉火区电源,带上灭火器材和使用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灭火,抢救学校财产,尽可能使学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6.领导小组成员,对校园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教育局汇报

描写应急互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三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冰雪灾害救助体系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畅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黑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黑龙江省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伊春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等工作。

2.1市应急指挥部组成与职责

2.1.1市应急指挥部组成

成立伊春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副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市公安局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办、市卫健委、市政府外事办、伊春银保监分局、伊春军分区、武警伊春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有关部门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兼任。

当发生ⅰ级(特别重大)冰雪灾害时,市应急指挥部指挥场所原则上设置在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协调和指挥处置工作。

当发生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冰雪灾害时,市应急指挥部指挥场所设置在市交通运输局,由其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应对和处置工作。

当发生ⅳ级(一般)冰雪灾害时,由各县(市)、区应急指挥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处理相应的冰雪灾害事件。

2.1.2指挥长职责

指挥协调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应急工作,在发生冰雪灾害时,负责指挥、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终止实施本预案以及其他冰雪灾害应急处置重大事项。

2.1.3副指挥长职责

(1)对灾害的上报进行监督;

(2)审定各成员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并监督落实;

(3)对灾害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提出意见;

(4)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2.1.4成员单位职责

(1)市委宣传部:引导社会舆论,组织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播报冰雪灾害预警信息和除雪除冰工作进程。

(2)市交通运输局:参与拟定、修订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及有关规章制度;负责督促指导行业管理单位公路除雪除冰防滑工作。

(3)市气象局:负责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制作和发布工作,确定降雪等级;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供气象信息,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4)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灾区公共安全;维护受灾路段交通秩序,及时疏导、分流滞留车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协助提供部分道路信息;负责受灾路段的封闭与保护,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关闭高速公路;会同有关部门处置冰雪灾害突发事件。

(5)市财政局:负责市级应急救灾资金筹集、拨付和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向省财政申请救灾补助资金。

(6)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接收、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7)市通信管理办:负责指挥协调各通信运营企业对受损通信设施和线路进行抢修和恢复;保障应急指挥系统和重要部门通信畅通。

(8)市卫健委:负责指导开展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必要时,组织市级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相关工作。

(9)市政府外事办:负责协助开展事故中伤亡的外籍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10)伊春银保监分局:负责组织指导保险企业及时做好损失理赔工作,负责组织保险企业在车流量较大路段做好快速理赔工作。

(11)伊春军分区:负责组织民兵参加除雪除冰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根据灾情需要,协调驻军参加除雪除冰救灾工作。

(12)武警伊春支队:负责组织所属武警部队实施除雪除冰救灾工作,参加重大设施和重要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护救灾秩序和社会稳定;如遇有冰雪灾害突发等情况按照兵员调动相关程序办理审批。

(13)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组织所属消防救援队伍参与冰雪灾害时突发的严重公路交通事故救援保障工作,特别是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冰雪灾害事故和特殊危害事故的处置。

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预案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制定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或保障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预防和应对冰雪灾害的各项应急机制,同时密切配合,形成应对和处置工作的合力。

2.1.5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市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1)传达、落实市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指挥、督促全市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2)收集、汇总冰雪灾害信息,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雪情、灾情,提出冰雪灾害预警方案、除冰雪和灾害处置建议方案;

(3)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除雪除冰和应急处置工作;

(4)组织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呈报、宣传报道等工作;

(5)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

(6)完成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现场指挥部组成与职责

2.2.1现场指挥部组成

现场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成立,由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组建,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市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担任,下设9个小组。

治安保障组:由市公安局组织干警组成。

应急抢通组:由市交通运输局、伊春军分区、武警伊春支队组织技术人员组成。

抢险救援组: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事故救援人员组成。

医疗救护组:由市卫健委组织医疗救治人员组成。

综合协调组: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组成。

通信保障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善后处理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总结评估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各小组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分工落实责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治安保障组、应急抢通组、抢险救援组、通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在决定终止灾害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解散;综合协调组、善后处理组和总结评估组在相关工作完成后,由市应急指挥部宣布解散。

2.2.2现场指挥部总指挥职责

负责统一领导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应急队伍调度和应急机械及物资调配。

2.2.3各工作组职责

2.2.3.1治安保障组

负责组织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秩序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2.2.3.2应急抢通组

负责进行公路除雪除冰抢通工作;拟定公路绕行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公路抢通工作;负责协调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承办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3抢险救援组

负责对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救援、抢险;交通阻断、车辆被困施救;为过往车辆提供应急救援服务;安全引领护航。

2.2.3.4医疗救护组

负责组织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2.2.3.5综合协调组

负责传达上级指令以及收集各组信息及时向上级反馈;负责调查取证,及时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报送有关情况;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对外发布信息等。

2.2.3.6通信保障组

负责保障通信网络畅通;保障市应急指挥部向各成员单位、县(市)、区应急指挥部和各有关部门下发应急工作文件及信息传输工作。

2.2.3.7后勤保障组

负责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包括抽调交通工具、救援设备、人员食宿等;承办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8善后处理组

负责公路受灾情况统计,组织灾后调研工作;负责拟定公路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承办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9总结评估组

负责编写应急处置工作大事记;负责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承办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专家咨询组组成及职责

专家咨询组是由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公安交警部门、气象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应急咨询机构。专家咨询组具体职责如下:

(1)参与拟定、修订与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章制度;

(2)负责对应急准备以及应急行动方案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

(3)负责对应急响应终止和后期分析评估提出咨询意见;

(4)承办市应急指挥部委托的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有关事项。

2.4各县(市)、区级政府职责

(1)各县(市)、区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结合自身情况分别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制定本职责范围内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相应冰雪灾害事件;

(2)发生冰雪灾害时,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国省干线公路冰雪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3)启动和终止相应级别的应急处置;

(4)其他相应级别重大事项的决定。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预警和预防是通过监测与收集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并作出相应判断,发布预警信息,采取预防措施。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明确影响范围、信息渠道、时限要求、审批程序、监督管理、责任制等。

3.2预警预防行动

在防御关键期,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有关成员单位要建立预警预防日常值班制度,做好冰雪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及影响分析,并及时通报各成员单位。同时,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检查、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传达市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拟定相关应急工作通告。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冰雪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督促有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冰雪灾害防御措施。

各相关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积极采取交通管制、设施维护等预防和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置措施,将冰雪灾害消除在萌芽状态。

(1)确保和提高冰雪初期的路表抗滑能力,以便提高和改善行车安全。

(2)为冰雪防治措施的实施,如除冰化学物、撒盐等争取时间。

(3)防治黑冰,阻止结冰和桥面(或路表面)粘结,以方便除冰。

3.3预警级别及发布

3.3.1预警分级

预警分为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和ⅰ级(特别重大)四级,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3.3.2预警分级标准

ⅰ级,特别重大级别,红色标志。预计未来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5毫米以上的暴雪量级(或者已达到15毫米以上的暴雪量级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

ⅱ级,重大级别,橙色标志。预计未来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0毫米以上、15毫米以下的暴雪量级(或者已达到10毫米以上、15毫米以下的暴雪量级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

ⅲ级,较大级别,黄色标志。预计未来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6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的暴雪量级(或者已达到6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的暴雪量级),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影响。

ⅳ级,一般级别,蓝色标志。预计未来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4毫米以上的大雪量级(或者已达到4毫米以上的大雪量级),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影响。

3.3.3预警信息发布

ⅰ级(特别重大)预警信息由省政府批准发布,省应急指挥部发布。

ⅱ级(重大)预警信息由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ⅲ级(较大)预警信息由伊春市政府发布。

ⅳ级(一般)预警信息由县(市)、区政府发布。

4.1分级响应

根据冰雪灾害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共四级。

省政府负责ⅰ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省交通运输厅负责ⅱ级或省政府责成处理的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市交通运输局负责ⅲ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负责ⅳ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

各级应急领导机构在启动实施本级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将应急响应情况报送上一级应急领导机构备案。

4.1.1ⅳ级响应

4.1.1.1启动条件

当冰雪灾害达到ⅳ级预警级别时,受灾地区县级交通运输部门立即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市级交通运输部门报告。

4.1.1.2响应措施

当达到ⅳ级响应启动条件时,由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县级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管理。县级气象台参与加密预报指导;如需跨市协作,由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报请市交通运输部门协调。

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县级气象台站自动进入应急状态,观测岗位应急人员要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工作,全程跟踪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路政部门应立即上路巡查,及时上报路况信息。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应及时通知养护、应急部门。

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对道路积雪立即清扫,随下随

应急互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总结(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