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法治精神文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在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中应着力践行法治精神,推动公正、民主、平等、诚信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在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当中入脑入心、内化于行动,为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育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公民。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治精神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04-03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高职院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担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任务。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正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法治精神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和方向指引,对校园法治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中,应着力践行法治精神,推动公正、民主、平等、诚信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在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当中入脑入心、内化于行动,为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育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公民。
一、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意义
关于“法治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代表性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的精神即为法律的核心观念和核心价值。我国当代著名法理学专家张文显教授认为:法治精神是指人们持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法律至上理念,
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路径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