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得体会怎么写 情感总结感受怎么指的是(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情感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仿佛是时光流转,我在那片灯影中,想起一些零碎的时光……
小时还不知事的时候,厨房里,是外婆的身影。外婆洗米,备锅,倒水……熟练的动作一气呵成。等上那么一会儿,等那粥香从锅盖与锅的缝隙间钻出,萦绕在鼻尖,外婆便将煮好花蛤粥端到我面前:“哎,吃慢点呀……小心烫,不够等会再装……”
花蛤粥的味道究竟怎样,我已记不太清了,只依稀记得,灯火温柔,给外婆镀一层柔和的金光,仿佛是温柔了一寸时光。
后来长大些,身子却也不大好,常闹胃疼。母亲心疼我,不知上哪儿找来了一个方子,说是将莲子、山药、枸杞等等的,煮熟至烂,再榨成汁,喝了对胃有好处。于是母亲当天便研究了这几样食材的药用价值,特地跑去超市,将这些买了回来。我看着母亲在灯下等高压锅,看着她将食材榨成汁,看着她有些小心翼翼问我感觉如何……我微微愣神,却也点头告诉她味道挺好。
那日的灯火也极温柔,笑靥刻在了我的记忆中,舌尖上似乎还残留着汁水的味道,仿佛是有那样一种别样的情感,悄悄拨动了我心弦。
在窗边怔愣已久的我突然回神,却在灯火之中,仿佛看见母亲的身影与记忆中身影重叠,在夜色中,在灯火里,温柔而缱绻。
“丫头,莲子汤好了,作业做久了也该休息会儿。”
母亲的叫唤声从厨房传来,我终于坐在了桌边。舀一勺莲子汤,轻尝一口,甜味便在嘴中漫开——母亲用的是去了心的莲子,想来是怕我苦着了吧。
微火熬煮的莲子汤,悠悠地冒着热气,好半晌才冒个泡,冒出来的泡有一个算一个,起承转合毫不仓促,涨到满溢方才炸开,随后香气扑鼻而来。
那是亲情的香气,闻起来让人有种无欲无求的满足感,好像这辈子都可以尘埃落定下来。
毕竟——
人会变,可情长在。
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在葳蕤而温柔的灯火里,渐渐模糊,可却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在心底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悄悄地,激起一朵浪花——
一朵名叫亲情的浪花。
主题情感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种境界被后人经常引用,当作对学问之追求和事业之奋斗历程的描述,堪称经典。
然而,如果情感也能用此三重境界来表达,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诠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情感中的最低境界。可以设想这样一种人,于浩瀚人海觅熟悉身影,却一直两眼茫然,不知香气何来。无奈中,四顾周遭,原来比邻。可想而知其情感的游移与不确定性,近在咫尺却无缘相知,待皓首白发,方揉目猛醒。此类人尚不如那种情窦初开之时就与一异性迎怀相撞,即抚掌大笑曰,就是你了,来得痛快。因后者也许从此低眉收目,不为远景所惑,亩地头牛,其乐融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中等境界。此类人堪称情种,举眸凝神,目无庞杂。即使山岳有奇观,流水含媚声,自岿然不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方为上上境界。
同处西楼,境界几何?须看谁人在如钩月下。低者:仰视月宫,艳羡吴刚,恨时运不济,肩无双翅。中者:似临其境,手擒巨斧,展腰挥臂,虽美眷在侧,却未能同船共渡。高者:如沐仙境,尽情尽兴,醉天籁于耳,伴嫦娥舒袖。
诚然:隔层相望总要抬起目光,平视前方才会不卑不亢,登高俯瞰方能大彻大悟。
主题情感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3月16日和17日,我有幸聆听了陈延军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和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魅力》,并认真学习和思考了他们的现场报告。虽然周末两天都坐在大会堂里,但是我没有感到一丝倦意,陈老师和窦老师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精神盛宴,让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有种柳暗花明的快感。
一、语文课堂怎样才能高效
陈老师做了《谈有的放矢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报告,他深刻地评论了目前语文教学状态不容乐观。有的老师不重视教学的梯度,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即老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咏少。仔细想想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有时我们过度担心学生不理解,把课讲得太琐碎了,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的放矢更加高效呢?听了陈老师的报告,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掌握语文各学段的学习要求
《语文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是否都落实了呢?陈老师在报告中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加深了我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哪些词句刻画乡下人家自由自在的情景?”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重点体会“或……或……或……”学生理解课文描写的情景后,也尝试运用这样的句式。有的同学说:“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或你追我赶做游戏,或来到花园找春天,或举行激烈的足球比赛。”学生说得多好啊,陈老师还例举了好多课堂句式练习的案例。我不一一列举了,我的感受是这才是有的放矢地把语文落到实处,语文课堂就是发现语言,练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的过程,只有抓住了语言文字,语文课堂才会具有语文味。
第二、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价值
一节课短短35分钟,我们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应当十分精简,抓主干,去枝节。如果提一些无需动脑筋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低估他们的智商。比如学习儿歌《做操》,有的老师提问:“小朋友们,谁在做操?在哪儿?怎样做操?”这样的问题,不用老师说孩子都知道,还怎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我们不妨可以这样问:“为什么小露珠在荷叶上就滚来滚去做操呢?”通过“滚”字让学生体会小露珠的调皮可爱,也符合小露珠圆圆的特点。也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小鸟在树枝上跑来跑去做操?小鸟是什么心情呀”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上也会有更多可爱的“小露珠”,快活的“小鸟”积极参与进来,我们的课堂怎能不活跃呢?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含有技术性,比如讲比喻句时,有时会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而不是把技术性的知识强加给孩子们。
二、我们要回到教学的原点
窦桂梅老师是我一直崇拜的名师,今天我终于走进窦老师的课堂,我用心聆听她的讲课和报告。窦老师身上爽朗的个性、风趣的语言、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一、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样的味道。
窦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好一节课必须反反复复研读教材,深刻把握文本,才能把不同文章读出不同的味道。比如窦老师执教的《魅力》这一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是理解“卡佳嚷道要出二百买了汤姆”时卡佳的心情。窦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正如她所说教师要在课堂上放得下。通过与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让学生品味人物的语言,学生体会到卡佳坚定、决心、请求、自信……这所有的感受都是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主的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当然,不同体裁的课文教师所讲授的情感味道也是不同的。《魅力》一文是一
情感心得体会怎么写 情感总结感受怎么指的是(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