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写作文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在同学们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写作文给您的同桌。
懂你作文 篇一
父亲,有时您就像蒙了一层纱一样,总想把自己对儿女的爱盖起来,总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总以为儿女沉浸在爱中却浑然不知,其实,爸爸,我是懂你的。
从小,父亲您就是如此。那时,您由于公司倒闭,没了工作,还欠了一大笔债,家里的开销就没有一天超过十五块,为了给我们兄妹凑学费,您竟把你的那份饭给搭上了。那时,我们仍吃好,穿好的,可是,您却不知什么时候穿上了有补丁的衣服。有的时候,家里就剩一些鱼,可您却偏挑鱼骨吃,还表现出一脸的津津有味,其实,爸爸你早已不用扮演这个苦角色了,女儿也曾经偷偷尝试过,那简直是猫该吃的。虽然您的爱没有“三迁”的孟母、“刺字”的岳母表达得明显,可您的爱却一点也不逊于她们。爸爸,我懂你的爱。
上了中学后,您尤其关心我们的学习,对我们也尤为严厉。每当我们取得优异成绩时,你虽然只是严肃地扔下四个字—“再接再厉”,可是,女儿清楚的很,您夜里做梦都做的香,我知道,您就是为了让我这只飞上天的风筝不断了线;当我考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你没有想母亲那样鼓励我,而总是板着脸对我说:“你没考好,还不去复习,还在这里叹气,想要挨打呀!”然后做出要打我的样子。其实,父亲您总让人觉得那么严厉,可却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小学时,我学过《“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这篇课文,我认为我比其中的主人公来得幸福,因为我的父亲在严爱中更带着支持、鼓励,这可比作者的父亲好多了。爸爸,您为我好,我明白,我懂。
爸爸,您对我的爱总表达的像矿泉水那么淡,若没有细细品味,还不知他的好,可泉水却深深地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爸爸我是懂你的,我懂你的心,懂你的爱。
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飘雨的黄昏,不停地吹着风,我望着你摇曳的树枝,不觉读懂了你。
已到秋天,有些叶子还夹带着绿色,有些还没完全变黄,牢牢地贴在树枝上,随风摇曳。走近,抚摸你那黑得如同发焦的树干,粗糙,干燥,仿佛抚摸着一位老人那张饱经沧桑的面庞。这被虫蛀蚀过的树干,如同一块凹凸不平的钢铁,亦是一位坚强的战士,守卫着这里。低头看见你突起的根,向远方蜿蜒,好似一位娃娃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历经沧桑,你已变老,但那旺盛的生命力却让多少植物望尘莫及。你的坚持,不只是为了生长,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一抹盎然,一丝活力,一丝即使在秋冬也能感受到的活力。我懂你的生机,我懂你的顽强。
抬头仰视,你光秃秃的枝干上仅剩下唯数不多的几片孤零零的银杏叶,在风中晃动,突然感到凄凉和寂寞。一阵风吹过,将那些本就所剩不多的叶子又带下来几片,在空中跳起悲伤的华尔兹,旋转,旋转,最终,回到同伴的怀抱中去。金灿灿的叶子在空中闪闪发光,似乎想要把自己的美尽情绽放。落叶归根,我懂你,那不是对秋日来临的喟叹与悲伤,更多的是你的奉献精神。舍小求大,宁愿牺牲小小的“我”,也要成就大大的“我们”。
俯下身,在地上捡起一片树叶。边上是枯黄的,让人难以把“生机”一词用在你身上。但叶片的中间——不,一抹明亮的黄色跃入眼帘。望着地上满眼的金黄,不禁想起刚入秋时,你纷纷扬扬落下来的情景。金黄的树叶铺满了整条道路。风吹过,发出“沙沙”的悦耳的声音,生机,活力。这是多么美好啊!踩在树叶上,踏足远望,金色的大道仿佛延展到了帝王金碧辉煌的宫殿,让人心里也布满了金色的阳光。我懂你,你不想流连于腐朽的沉寂,因为你要去寻找永恒的春天。你不但装点了这一条林荫道,更装饰了人们的内心,洗涤了人们的心灵。
我懂你的生机,你的活力。
我懂你的奉献,你的成全。
我懂你的坚持,你的追求。
棵棵杏树,诠释了植物生命力的旺盛;片片杏叶,注释了生命的奉献。这一刻,看着你,读懂你。
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鱼儿懂得水的清澈,花儿懂得雨的滋润,鸟儿懂得天的宽广,马儿懂得地的辽阔,而长大的我,懂得你的辛劳,你的付出,你的苦与累!“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好,你想干什么!”爸爸那怒火来势凶猛,让我呆呆的望着他,随即他立即将那份考了73分的数学试卷扔在我的面前,怒视着我,我无法面对爸爸的目光,因为数学是我的强项,也是爸爸对我最满意的地方,然而数学的下降让爸爸对我失望。
而那接下来的一个月,伴随我的只有汗水和泪水。
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成绩,爸爸买了一大堆的试卷,那时年仅十三的我,从未有过那么多的题量,那么多的作业,像数沙漠里的沙子一样,怎么数也数不完,常常通宵达旦,深夜里没有人们的喧闹,有的只是我手中的笔与试卷表面摩擦的声音,和那灯光下,我与爸爸的身影。那时正值夏季,夜晚虽有空调给我打气,但耳边的“嗡嗡”声却不断的打断我的思路。烦躁,不解,委屈充斥着我的脑子。但不敢侵犯爸爸的威严,只好默默的写着试卷。
经过一个月的卧薪尝胆,终于,数学报我以满分的成绩,那时,我的心里充满着激动,兴奋。回到家首先将好消息告诉了妈妈,但我又说:“妈妈,这件事你别告诉爸爸。”妈妈不解,想到我一个月被爸爸逼着写作业,便劝我向爸爸说。可我固执的拒绝,妈妈生气的说:“儿子,你知道吗,你这满分有一大半是你爸爸帮你拿的,你爸爸为了把你数学分数提高,天天泡在书里,眼睛都熬疼了。”
我一怔,心中被什么东西触到了,接着便是满心的澎湃。想到爸爸夜夜陪伴在我的身边,眼眶不禁盈满了泪。突然一阵熟悉的敲门声,我擦干眼泪,打开门,眼前是那熟悉的身影,我微笑的说:“爸,我数学满分。”
那年那月那天,那时那刻那句,彻底让我读懂你。
那些消逝的时光总是如水般的澄澈,轻轻拭去岁月里的尘埃,让我将你真正读懂。
懂你优秀作文 篇四
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了投在我身上的赌注永远收不回。
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要将你终日的辛勤化为六月的泡影。
或许是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要增加你的磨炼,锻炼你的意志。
但无论如何,你从没有抱怨。你告诉我应该在努力了后,接受既定的事实,但我知道你不会默默接受,你终会继续努力,直冲云霄。
高三时,你成了我的辅导老师,第一次见面,你就夸奖我:思维敏捷,勤学好问。可我何尝不知,我从来平庸。也许你已从某一个细节上发现了我的虚荣:喜欢活在表扬中。于是你用那甜美的语言及后来的谆谆教诲帮助一个女孩子,也许这是因为我成绩好,但又何尝不是因为你有一颗慈父般的心。
我的作文向来马马虎虎,而我又太自负,每次我行我素,写出一些没有文采,没有思想的文章来。可你给我的批阅总是鼓励。每篇中总要找出一句“好”的来点评。在同学面前,也从不批评我文章的糟糕与态度的恶劣。从你身上,我领会到了一个老师的伟大。记得你说过让我永远别做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你的真心话。如果你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怎么会一站就是几十年,怎么会有那么多尊敬你的学生。
还记得你写给我的高考赠言吗?“自信、好问是你性格的亮点,你的优秀是不容置疑的,与你接触多久,对你的欣赏就会有多久。”我不禁想问这是真的吗?你教过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从你谈到他们的表情,我知道他们是你的骄傲,与他们相比,我又怎么会优秀?但我相信你这句话是发自真心。因为你在用父亲审视女儿的眼光审视我,没有哪个父亲会认为自己的女儿不优秀。
老师,现在我坐在一个没有你身影的教室里,每当我想偷懒时,我就会记得你告诉我的话:你可以不在这里复读,但无论在哪里,一定要尽力做到最好,明年争取考上北大。老师,我知道你认为我可以考上北大,因为你说过我的悟性之高让人惊奇。但你怎么会让一个可能成材的学生,尤其是你曾对之付出过的学生成为别人的成绩呢?我想这是你作为老师的良心的选择。
如果说我是华贵的丝绸,那你就是春蚕;如果说我是沙漠里一朵盛开的花,那你就是浇灌的清泉;如果说我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你就是支撑我的信念……
面对我的苦难,你隐起自己悲痛的泪水,面带微笑的告诉我: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
老师,苦难时你陪我走过,你快乐,是因为我的成功。
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话不假。你可以从人的眼睛中看出他的喜怒哀乐、心情变化,甚至可以看出他内心的世界:可能是鸟语花香,可能是流水清风,也可能是自由欢乐的`天堂。动物也是如此,你可以从它的眼睛中读懂它的内心。
我从一只鸟的眼睛中看到了这些,也读懂了它——它渴望自由,渴望享受翱翔天际的自由,和与伙伴追逐飞翔的欢乐。可是鸟的主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虽拥有了它,却没有懂它。只是把它当做为自己提供音乐和欢乐,且玩弄于掌心的玩物,仅此而已。
初见这只鸟,浑身披满了白色的羽毛,纯洁得没有一丝杂质,也极其光滑。如果藏在雪地中,很难被发现;即使翱翔在蓝天上,也只会在那纯蓝色的画布上增添一抹耀眼的白。
鸟的嘴是深红色的,小小的,很难想象每天早晨它是怎么唱出高昂又婉转的曲调,也许这就是鸟的独特之处吧。
最吸引人的还是鸟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又黑又亮,说它像桂圆的核,一点也不过分。黑亮的眼睛仿佛是雪白的羽毛上镶嵌的两颗价值连城的黑钻石,富有灵气,却又不显得华丽。这是最美的点缀,也是通往心灵的窗户,更是让我进入它内心的门扉。
当这只原本属于蓝天的鸟被我的邻居残忍地捉进了笼子里的时候,它显得很愤怒,也很不耐烦,不停地用头撞击铁笼子,并且发出尖叫似的鸣叫声,似乎不满意人们打破了它原来快乐的生活。几天下来,它一口饭也没吃,眼里满是倔强,也满是顽强,仿佛它的眼睛变成了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哦,鸟儿,我懂你。
渐渐的,这只原本固执的鸟熟悉了这囚犯似的不自由的生活,也开始啄食笼中的谷粒了,眼里的倔强少了许多,似乎那黑钻石里的更多能量被平静所占去——它已经习惯了。眼里写满了无所谓的样子,但从它的眼睛中,可以看见蓝天、白云,和它过去的伙伴,只是显得灰暗了许多,但它还是向往投入它的怀抱——哪怕这个梦很遥远,很遥远,或许不可能实现。哦,鸟儿,我懂你。
此后,这只鸟的眼里便充满了羡慕。它常常呆在笼子的角落里,望着天空,一动不动。从远处看,活脱脱得像一尊和平鸽的雕像。偶尔有几只鸟飞的离笼子近了点,它便会扑到笼子的边缘,大声鸣叫着,眼睛随着鸟飞翔的弧线上下跳动,眼里满是兴奋,当这只鸟一飞过,它便又卧在了那个角落里,眼里映着的,依然是蓝天白云的美景——那是它的家。如今,它想家了,想回去了,不,应该是它从没忘记过想要回家的这个念头。这是它的一个梦,惟一的梦,已经在它心里扎根,并且根深蒂固,这梦的花似乎马上就要绽放——它从未怀疑过它能见到这花。哦,鸟儿,我懂你。
这只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望着天空,和那已经微微泛黄的树梢,以及随风飘零的落叶。不久,落叶已经全部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冬天到了。往常的这个时候,都是候鸟南飞的季节,邻居家的这只鸟也不例外。可惜,它飞不走了,也见不到蓝天了,更等不到它心中那梦的花绽放的时机了。它把这遗憾留在了悠悠落下的秋叶中,留在了随风摇摆的雪花间,但它的灵魂却把它那永恒的梦带走了,带到天堂去实现。哦,鸟儿,我懂你。
望着它微合的双眼,和它离去的姿势,很惬意,又像是飞翔前的征兆。它的肉体虽不存在了,但在它的未完的梦里,也依旧是朝着天空的方向。但愿在梦里,它能永远翱翔,它心中的花,也能永远盛开。哦,鸟儿,我懂你。
鸟儿,你的眼睛里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心,却从未停止飞翔。我从你的眼睛里读懂了你,也读懂了你的梦。你的眼睛里分明写着你想要自由,但你的主人却从未知晓,也许,他从未认认真真的看着你的眼睛,读懂你的一切。
望着飘零的雪花,我仿佛看见了你洁白无瑕的身影,随着雪花一起飘扬,向着蓝天……
在你的眼里,更在你的心里,懂你……
懂你初二作文 篇六
奖品多种多样,大多都已忘却,可我意外中得到的奖品却既给我惊喜又让我难忘。
一个初冬的清晨,我怀着一番美好的心情来到学校参加散学典礼,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得到了奖状和奖品。
我高兴极了,一想到回家后妈妈一定会夸奖我,那种激情更使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不久就到了家门前,我站在门前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打开门,我把奖品往桌子上一放,急切地等待着妈妈的夸奖,可妈妈却说:“快把奖品收起来,吃饭了。”这时,我感觉如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是那么冰,那么凉。可是,我还是鼓励自己:“不碍事,妈妈吃饭时一定会夸我的。”我又充满希望去吃饭了。
吃饭时,我不停地望着妈妈的眼神,感觉屋里是那么静寂,那么安详,连一丁点儿的声息都听不见。午饭渐渐接近尾声,我的心也在不停地跳,好像快要蹦出来似的。
饭吃完了,可妈妈压根就没有要表扬我的意思,我犹如掉进了冰窖。我还是再次鼓励自己:“有希望的,有希望的……”可是,接下来妈妈却叫我去写字,这时我再也忍不住了,一头钻进卧室趴在书桌上,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委屈,眼泪夺眶而出。
突然,我眼前映入一份荣誉证书。打开仔细一看,原来是妈妈早出晚归的硕果呀,妈妈被评为“优秀干部”,可我从来没听妈妈提起呀!这时,我才明白了妈妈的苦心。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一次考试成功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我一定要得到表扬吗?为什么不能像妈妈一样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呢?
又是一年期末考试,我再次得到了奖状及奖品,回到家里我再没有拿给父母看,而是放进了抽屉。没想到吃饭时,我却得到了妈妈的夸奖。
看着妈妈信任与鼓励的目光,我懂了,也笑了。
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 篇七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合上《稼秆长短句》,我又想起了你。你,相貌堂堂:“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你,忧国忧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却“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劝你,不必如此!为何?因在9800年历史长河的对岸,我懂你。
懂你,懂你的忧国忧民,你投笔从戎,弃家投南,你组建义军只为驱除鞑虏,使九州得以一统。你盼朝廷能厉兵秣马挥师北征收复失地,可你错了。当朝只图偏安,不念国破一新粉饰太平。正值上元佳节,你“众里寻‘她’千百度”,“她”是何物?是你想象中的南宋,那个驱除尽鞑虏,使九州一统的大宋!但当你苦苦寻觅得“她”时,“她”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望而不可及。你不解、你忧虑、你彷徨,你只能独坐账中,用蘸饱墨的狼毫,把你满腔的压抑、彷徨、失落倾泻在白纸上,长句短句层层交织,是你纷乱的心绪;白纸黑字黑白分明,是你一生的写照。
你,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我,懂你。
懂你,懂你的豪迈洒脱,你没有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悲苦,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无畏,更没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悱恻。你有的是中国独有的豪迈奔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何等的壮阔!“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是何等的豪迈!看来你与苏东坡并称“苏辛”真是恰如其分。
你,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将东去。我,懂你。
再一次翻开《稼秆长短句》,流连在长短不一的句子里,耳边隐约又传来你的声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以懂你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