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暴雨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河南暴雨感悟(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河南省暴雨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河南概貌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0__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3.3%。河南的生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动物418种,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出三门峡后经小浪底流入黄淮平原,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全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26家,拥有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等4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开发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也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最新河南省暴雨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鬼谷子文化圣地、全国最佳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庠”所在地。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在这里隐居,聚徒讲学,创办军庠。先后到此拜师学艺者达500人之多,培养出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缭等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是当时七国争雄的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云梦山云蒸霞蔚,泉涌涧飞,险奇秀幽,九道蜿蜒而来的山梁,宛如九条从天而降的神龙,聚汇于此,人称“九龙聚汇”。云梦山景区发展至今,游览面积越来越大,旅游景点越来越多,可游览面积达38平方公里,现在发展成为四大旅游板块:古军庠遗址、鬼谷清溪、山顶草原、大峰门。
云梦山战国军庠历史悠久,现存与鬼谷子师徒有关的景点50多处,最负盛名的当数水帘洞,水帘洞又名鬼谷洞,是鬼谷子当年隐居讲学处,位于九龙汇聚的云梦山盆地南山之阴,洞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可容千余人。石洞深幽,内有泉潭,清莹甘冽,泉水每每溢出,在洞外形成飞瀑,地涌天悬,啸声充谷,十分壮观。当年鬼谷子常乘牛车出入,现在洞内还保留有车辙和牛蹄迹,洞内钟乳石变幻出千姿百态的造形,配以朦胧的灯光,优雅的古典音乐,使人如梦如幻,恍如进入仙境。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摩崖题记和碑刻。现存最早的是元代留下的摩崖,另外明代孙征兰、窦文等人也留有摩崖题记,1994年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20xx年全国首届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20xx年全国第三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召开之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原外交部副部长符浩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为云梦山泼墨题词。其它诸如孙膑洞、毛遂洞、鬼谷祠、舍身台、鬼谷墟、孙膑墓、一线飞瀑、龙泉、《鬼谷子》摩崖等等,都是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云梦大草原位于云梦山景区东北约1500米处,是当年鬼谷子及其弟子活动的又一个主要场所。云梦大草原是一个中原地区罕见的山顶草原,这里骏马秋风、大漠风光,有异域之美。生活于都市的人,乍一来到这里,恍若进入内蒙茫茫大草原,顿时心旷神怡。在这大漠之中,有一片桃园。相传当年孙膑在云梦山从师学艺期间,每逢春季,日日早出晚归,登山植树育桃,久而久之,布满山顶。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云梦山顶像披了粉红的柔纱,蝶飞蜂舞,馨香漫溢,令人陶醉。云梦大草原地域辽阔,景点很多,另外还有八卦城、南天门、望子归、将军峰、天池、王母大殿等等。这里景色壮观,山川秀美,极具开发价值。
五里鬼谷,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大峡谷,每当夏秋季节,五里鬼谷绿草茵茵、蝉鸣声声,左前方崖壁上的,我国著名书法学家谢德萍来此游览时曾书“清溪”二字。当汛期时,山谷里的溪水清澈晶莹,曲曲弯弯,时隐时现,非常秀美。
是当年鬼谷子送徒下山的一条必经之路,在第五里处还有一眼五里井,每每送徒下山,鬼谷子也在那以水代酒,会和徒弟们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同时,沿途还有石门峡、孙膑墓、天书崖、天坑、魔壁、华严寺等景点。
鬼谷子作为一代奇人,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思想学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和弟子们活动留下的遗迹遗址,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云梦山战国军庠,将成为中西军事文化交流的纽带。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广大游客的不同需求,景区结合实际,推出了春季踏青赏花节、夏季清凉避暑节、秋季观草采摘节、冬季民俗旅游节四季旅游品牌,精心打造了古代军事文化游、峡谷风光探险游、草原风情体验游、大峰门生态休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倍受广大游客青睐。
最新河南省暴雨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他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1分钟】
从文化意义上讲,河南是一块我们无法忽视的地域。 湟湟千年华夏文明,正是从这块黄土地上发源流淌,继尔漫延全中国的。河南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意义,套用一位河南作家的妙语:“河南人就是咱中国人的妈”来解释最为恰当。拂去历史的尘埃,沿着时间的长河,从春秋走来,从秦汉走来,从唐宋走来,从近代走来的那些河南人,一个个都是人格茁壮,性格鲜明,或察天观道,或倚剑长笑,或游刃权谋,或诗笔作刀,无不热血滚烫,豪气冲天,一肩担天下道义,一肩负百姓福利。那么,就让我们顺着地域文化的长河,从个体文明的源头开始,沿着祖先的足迹,一起来感受河南独有的魅力吧。
【过渡 30秒】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是仿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原样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现出宋代开封繁华如梦的盛景。清明上河园在1992年7月开始动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园占地面积600亩,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国家旅游总局给清明上河园的价值定位是:“步入画卷,梦回千年”。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开园仪式,蔚为大观,不可错过。
【开园仪式 1分钟】
清明上河园的开园仪式隆重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大家请看,首先出场的是马队。骑手们个个身着宋式短装,手擎彩旗,在一片冲天锣鼓声中呼啸而来,分列场地两旁;紧接着奔腾而出的是欢迎盘鼓,盘鼓手也是宋装打扮。大鼓悬在腰畔,动作整齐划一,鼓声震天,鼓点欢快;最后出场的是在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簇拥下上场的一代名臣包拯包青天。只见他铁面黝黑,双目有神,大步向您走来,欢迎您到清明上河园游览。接着,马队骑手们手中旌旗挥舞,盘鼓手中大鼓齐鸣,游客们在“包青天”的带领下,共同走进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游览的序幕拉开了。
【张择端雕像 1分30秒】
现在请走进迎宾门,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xx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清明上河图石雕3分钟】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园方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
河南省暴雨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河南暴雨感悟(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