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初探
摘要:依法治校是高校对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贯彻和具体实施。辅导员工作使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的规章制度得以在学生中执行和实施。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高校辅导员在依法治校中承担着重要的主体责任。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工作 法治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201
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将辅导员的管理方式、教育方法、服务内容纳入程序化、正规化、制度化轨道,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教育能力,对于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所面临的挑战
(一)作为辅导员工作对象的高校大学生涉法问题屡屡出现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涉法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是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据北大教授康树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比例达到了17%。部分高校大学生存在盗窃、诈骗、抢劫、故意伤害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高校大学生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时有发生。高校大学生所受的违法犯罪侵害既有发生在校内的,又有来自校外的,既有人身伤害、被偷盗等不法侵害,又有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盗用QQ账号、手机卡等方式的诈骗侵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受到诈骗侵害呈现出高发态势。三是学校日常管理事务中学生权益受到侵害。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表现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过重,特别是退学、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等处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切身重大利益,对学生、学生家庭产生重大影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例如,随意拍摄学生随地吐痰、勾肩搭背、恋爱亲热的录像并公开曝光。四是学生家庭涉法问题日益增多。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学生家庭出现涉法纠纷、违法犯罪、权益受损等问题日益增多,极大影响学生思想稳定。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法治意识淡
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初探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