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章程建设研究
摘 要: 由于章程的制定是为了合法成立、合法存续,而并非是为了改革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的章程多流于形式,缺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素。完善大学章程是民办高校守正创新、科学发展的保障。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因办学资金来源的私人性与单一化决定了市场化因素对其影响更大,而民办体制的制度环境及因此形成的特殊性,也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活动中会遭遇到更多的困扰,更需要有一个承载着现代大学制度的章程。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原则,清晰的办学定位和稳定的发展路径,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严谨的程序,正是大学章程的价值所在。基于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的章程建设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体现改革原则,力求自主原则。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3-0041-07
大学章程是上承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的自治性文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是高等院校依法治校的基本准则。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加强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作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目标。此后,学界对大学章程的研究迅速升温,但相关研究集中于公办高校章程,对于民办高校章程的研究却“门可罗雀”。即使是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主要是针对公办高校的。由于办学体制及法律依据的不同,使得民办高校章程与公办高校相比,具有许多独特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办高校不仅要面向社会举办“高教”,同样也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而且,由于其历史发展积淀的负面因素以及与公办高校不同的“民办”特征,章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鉴于制定章程是民办高校设立的必备
民办高校章程建设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