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实习心得体会实用 创意美术实训心得(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美术设计实习心得体会实用一
根据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对学生尽早进行艺术培养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不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个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如何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根据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
通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
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大胆的创造能力。
存在问题:
1、教材水墨画内容增多,部分内容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和繁琐。
3、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给学习材料准备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部分学生作业迟交和拖拉现象比较严重。
5、上课纪律难以控制,学生太兴奋,有些散漫。
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改进评价方法增强部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责任感。
2、适当调整单元内教学内容。
描写美术设计实习心得体会实用二
美术教学设计反思
长期以来,美术一直是一门不被学生、家长、老师重视的学科。而现行的教学改革又不可能立刻解决这种矛盾。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掌握一节课的内容呢?
一次偶然给了我不小的启示。
我经过一个班级门口,有一个学生问我下节美术课上什么内容,我想了一会儿说:“你们想上什么课?”他回答我:“手工课。”我一惊,这叫我怎么办?还有两节课的时间,而我现在一点准备都没有。我急忙回办公室,着手准备。想了一会儿,我决定让学生学习剪纸。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在手,就可以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凭空剪出一幅图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发现今天学生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期待什么。一开始我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来剪纸,而是告诉他们今天制作的主要材料是蜡光纸。然后,叫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把蜡光纸剪成为一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都要高,讨论异常激烈。方案出来了,学生出乎我意料的创造性又一次让我震惊。这一节课,我知道我成功了。同时我想到了以前的课,找到了以前的误区,顿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起来呢?怎样才能激发其兴趣呢?对此,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
对于教学大纲,我先去掉枝叶,从中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说,在绘画这方面,我不给学生一个题目,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一个要求和一些工具的选择及应用。每次―上课,再对一些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有时,我―边给学生修改着作品,一边告诉学生再好的画家也不是天才,而是经过刻苦的长久的努力才成功的。
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在操场上,学生找了一片树叶,我就教学生做一幅树叶画;学生什么都没找到,我就叫他找来一些废年历纸,做成一幅漂亮的粘贴画;学生拿出一些卡纸,我就让他做一串彩色的星星和自己喜爱的书签。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还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这中劳动和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
美术设计实习心得体会实用 创意美术实训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