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的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资产管理心得总结一句话(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资产管理的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一
管理队伍健全 组 长:宁春芳副组长:赵杰 成员:朱红波 连纲领 各部室管理人员
学校的固定资产包括设备、交通、房屋、土地、家具、图书五 大资产类别,不论购置时间先后,不管经费来源渠道,都列入此次清 查范围。
(1) 、全面动员,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关于资产管理 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2) 、自查与核查相结合。校内各管理部门首先进行自查,自查 主要是依物对帐、依物对卡、依物建帐。各单位各部门在自查的基础 上由学校组织核查小组进行核查,核查按“以帐对物,以物查帐”的 方式进行。1 (3)清查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
20xx 年 11 月 10 日—15 日为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
①成立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②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的文件、法规,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固定资 产清查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20xx 年 11 月 16 日——20 日为清查阶段。
主要任务
学校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按责任划分到各相关部门核查。
第三阶段:20xx 年 12 月 1 日——30 日为统计汇总整改阶段,工作报告《幼儿园资产清查报告》。
主要任务
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进行整改。
②检查验收这次清产核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完善。
(4)清查的主要成果
①全面落实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及低值易耗品的各项基础信 息,对每一件资产进行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特别是 针对一些实物信息与资产下转资料不相符的情况, 以现场实物盘点为 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修改。
②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固定资产卡片以及使用部门的使用台帐的 信息登记,做到帐实、帐卡、帐帐相符。
③ 清查出一批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报废课桌 50 张,学生方凳 130 张,在此次清查后汇总上报教育局、申请报废。
④摸清了家底。根据清查结果,我校现有固定资产总量截止到 20xx 年 12 月 30 日,总资产金额为:143.0300 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资产总计:126.4800 万元;通用设备,资产总计:7.6000 万元;专用设备资产总计 4.0500 万元;家具、用具、装具资产总计:3.9000 万 元;图书档案资产总计 1.0000 万元,
(5)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一、个别具体财产负责人对报损财产没有及时填报损单,造 成账面有此设备,但是实际无法使用,使帐物不符。学校将定期检查 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设立专职人员定期维护, 出现故障, 及时维修, 切实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与完好率。
第二、由于认识及能力上的原因,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多不到 位的地方。依据新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我们将严格规范资产规范资 产管理流程,细化管理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学校全面可 持续发展。
1、完善制度。今后我校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结 合信息化管理,制定适合我校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 责和权限,定人定位,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 责的新管理机制。
3、加强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严格遵循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 规范程序,把好出入关,健全账、证、卡,加强核算,确保帐账、帐3 证、帐表、帐物、账卡一致。
4、 严格检查。
各部门对各自管理的固定资产每学期进行一次盘点, 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更新与维护,对 固定资产做到低耗高效。对盘盈、损失、待报废资产及时处置, 对 出现的违规情况进行通报并进行相应处罚。
5、抓好落实。重点做好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实工作,固定资产管 理部门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的督促检查,搞好 协调、衔接,督导各部门抓好落实,努力把我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于资产管理的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了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进一步强化我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夯实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县有关要求,乡政府决定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乡财政所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分单位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㈠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核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奠定基础。
㈡完善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建立健全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充实和完善全乡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财政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㈢实现“三个结合“。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与国库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编制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㈣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资产清查发现和暴露的问题,全面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㈠清查基准日。以20xx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的基准日。
㈡清查范围
1、20xx年12月31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乡财政所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㈠乡财政所组织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各单位按照财务隶属关系,组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原已清查的资产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并更新有关数据后,按统一要求上报。
㈡各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按规定报送乡财政所,资产清查数据应与同年度资产报告数据、财务会计决算数据进行核对。
㈢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所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或复核。
㈣经过清理核实后的资产,要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资产账卡,完善管理信息,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规定,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㈤各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对资产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并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前清后乱”和“清管两张皮”现象。
㈥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乡财政所将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和实际情况,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批复。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及省、市、县等有关规定,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财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㈠准备阶段(20xx年4月)
1、研究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2、组织开展宣传及业务培训。
㈡实施阶段(20xx年5月—7月)
1、各单位自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要求,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自查工作完成后,各单位将申报文件、资产清查报表、专项审计报告和资产清查报告等材料,报送政府办公室,审核汇总后于20xx年6月30日前报送县财政局。报送资料包括:纸质的正式文件、本单位资产清查汇总表和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等;电子材料除提供纸质材料电子版外,还包括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盘点单、资产清查明细表、资产清查报表、资产清查汇总表、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等。
2、20xx年7月25日前,乡财政所对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审核,各单位根据审核通过的资产清查结果开展资产核实工作。对于需要报送县财政局审批的资产核实事项,单位应当将申报文件、资产核实申请表、资产清查报表相关证据和经济鉴证证明等材料报乡政府同意后,由乡政府统一报送财政局审批。
㈢总结阶段(20xx年8月—9月)
1、乡财政所对全乡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向乡政府报告全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为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奠定基础。
2、乡财政所将根据资产清查结果,研究制定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3、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完善资产管理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乡政府按省财政厅及县财政局统一部署,组织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单位具体开展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
各单位法(定)人代表是资产清查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帮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㈠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单位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配备强有力的力量,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㈡各单位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文件,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办法,保证清查工作顺利完成。
㈢严肃纪律,各单位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对于资产清查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㈣工作督导,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上报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乡政府对全乡资产清查工作情况予以通报并组织监督检查。
关于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资产管理心得总结一句话(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