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民办高等教育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当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实现新时期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认识依法治校的意义
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設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2012年11月,教育部就下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实施依法治校,有利于促进高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促进高校管理层、普通教职工和受教育者提升法律素质;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制度,依法保障广大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总体来说,依法治校,就是要求高校树立规范意识、法治意识,进而推动学校自身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二、依法治校的几个重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概括为“新法治十六字方针”。“全民守法”不单指全体公民,还包括法律拟制人,即除了自然人,还要包括法律拟制人,如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等法人单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工和学校本身都是守法的主体。守法的前提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