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线上听课的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主持人2: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主持人合:下午好!
主持人1: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主持人2: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主持人1: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主持人2: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主持人1: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2: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主持人1: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主持人2: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主持人1:下面我宣布七年级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担任今天“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评委有高校长,冯校长,蔺主任,七年级组长刘文军老师,严俊国老师,范学栋老师,石银娟老师,欢迎他们的到来。
主持人2:为了朗诵比赛公平公正,我们特邀请部分校领导和七年级组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比赛采用百分制,最终得分按参赛选手现场表现由评委即时打分,评出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主持人1:朗诵者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表达准确、流畅、自然;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富于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朗诵的内容。——满分40分。
主持人2:朗诵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朗诵效果。——满分40分。
主持人1:朗诵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身体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朗诵者应举止大方,富有艺术表现力。——满分20分
2022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我参加了庆阳电大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的在线学习,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
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2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青少年一生的文化资产。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因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为了让诵读经典之风浸漫每个班级,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性情,培养优良品德,我们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借助国学经典、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等)、语文课本中的古代经典作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现将一年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校领导对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张艳芬校长为组长,宋长海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及全体语文教师、全体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诵读小组。由学校教研组组共同拟定诵读方案,年级组长、语文备课组长管理检查,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具体组织负责,将诵读工作落到实处。
1、明确活动目标。
经过学习,学校诵读领导小组的成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诵读活动的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一年来,我校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利用语文早读、每天课前10分钟时间进行诵读,坚持每周诵读不少于五次,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还坚持利用每周星期一班会课开始时十五分钟,各班由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高声诵读;此外,还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年级组长每天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诵读成效。
经典诵读除了以分班齐诵外,此外我还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经典诗词钢笔书法比赛,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我们还结合学校“书香进校园活动”建设,将经典诵读与读书征文结合在一起,在各年级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总结诵读心得,提高诵读成效,营造书香校园。
4、经典诵读与背诵唐诗宋词相结合,扩大学生知识面。
除了按区教育局要求,利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电视专题片开展诵读活动以外,我校还结合语文课文内容,开展唐诗、宋词名篇诵读,并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开展低年级诵读《弟子规》,中年级诵读《笠翁对韵》,高年级诵读宋词、(《论语》等经典,并通过课堂学习,初步了解经典的文化思想精髓。
5、将经典诵读与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年来,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非单纯地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事,而是借此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因此,我们要求语文老师要对诵读内容进行阐释,各班班主任利用其中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召开有关国学经典的主题班会,将经典诵读与民族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也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学精髓。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勤奋上进,自立自强。
在诵读熟背中开拓视野、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也主动参与,广泛融入,师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师生们在活动中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营造浓厚的经典阅读氛围,从而打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
2022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1 我的未来不是梦 张雨生
《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张雨生演唱的一首励志歌曲,由陈家丽作词,翁孝良作曲。这首歌曲是张雨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在飞碟唱片于1988年推出的群星合辑《六个朋友》中。
2010年,“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于12月12日广州影音展揭晓,张雨生的代表作《我的未来不是梦》入选“30年30歌”。
2 隐形的翅膀 张韶涵
《隐形的翅膀》是台湾电视剧《爱杀17》的主题曲,由王雅君作词作曲,张韶涵演唱。2007年,该歌曲获得第四届音乐之声中国top排行榜点播冠军和第14届北京流行音乐典礼(中歌榜)2006年度金曲等奖项;张韶涵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该歌曲;2009年北京春季高考作文题目由该歌改编而成。
3 蜗牛 周杰伦
《蜗牛》是周杰伦作词、作曲的'歌曲,是世界展望会的公益活动饥饿三十的主题曲。 [1] 1999年,由许茹芸、齐秦、动力火车、熊天平首次合唱,收录在专辑《真爱无敌》中。2001年,歌曲创作者周杰伦重新演绎了《蜗牛》,收录在专辑《范特西plus》中。
4 飞得更高 汪峰
《飞得更高》是汪峰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其2004年6月29日发行的个人专辑《笑着哭》中。该歌曲是汪峰的代表作之一,歌曲入选2005年中歌榜中国年度最受华人欢迎十大金曲。
5 阳光总在风雨后 许美静
《阳光总在风雨后》是陈佳明作词作曲,吴庆隆编曲,许美静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都是夜归人》中。这首歌成为中国女排的队歌,也因为女排队员的演唱而风靡一时。
6 倔强 五月天
《倔强》是由阿信作词作曲,五月天演唱的歌曲,收录在五月天2005年发布的专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中,是专辑中的热门歌曲之一 。
7 年轻的战场 张杰
2006年莱卡·加油好男儿主题曲。
这首歌是东方卫视为加油好男儿在这个战场上奋斗创作的主题曲,最初是由毛方圆,钟凯,程显军,张飞飞四人合唱的,之后孙楠,张杰都有演唱;之后06,07两届好男儿都有大合唱。2015年东方卫视跨年,06好男儿重聚,再现《年轻的战场》。
8 海阔天空 beyond
《海阔天空》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黄家驹作词、作曲,beyond、梁邦彦共同编曲,收录在beyond1993年发行的专辑《乐与怒》中 。
1993年,该曲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叱咤乐坛流行榜“我最喜爱的创作歌曲大奖”。
9 壮志在我胸 成龙
《壮志在我胸》是1991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剧《江湖再见》的主题曲,由成龙演唱。收录于1991年12月31日发行的专辑《第一次》中。
10 奔跑 黄征
《奔跑》是由羽泉、黄征填词谱曲,胡海泉编曲,羽泉、黄征演唱,于2003年3月1日发行的一首流行歌曲。
2004年,该歌曲获得音乐风云榜内地十大金曲。
2022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鲁: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钟: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鲁:纵横几万里,千古遗韵响彻神州
钟:诵读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
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合:平江二中,“ 雅言传文明,经典润人生”国学经典诵读汇演,现在开始。
钟:首先,请平江二中单威雄校长为本次经典诵读汇演致辞
钟: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鲁: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钟:蒙学基石《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广为吟诵。让我们也一起吟咏这部经典,记住古人的谆谆教诲。
鲁:请全体起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道德文章”,预备开始!
鲁: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
钟:今天让我们重读《论语》、《孟子》一起感受这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
鲁: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李白、杜甫、范仲淹,领略历史名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钟:下面请欣赏344、345班精彩的国学经典朗诵。
钟: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少年时代便有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宏伟大志。
鲁: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用不朽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他就是毛泽东,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合:请欣赏338、339班朗诵的毛泽东词两首。
鲁: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钟: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养育我们的灵魂。
鲁:让我们共读经典,在书海中徜徉。
钟: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在书香中感受人生的乐趣。
合:下面请欣赏由356班朗诵的《劝学》
钟:李白,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
鲁:他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代最强音。
钟:正是这个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鲁:下面请欣赏342班为我们带来的《蜀道难》、《行路难》
鲁: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
钟: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鲁: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钟:下面让我们跟随351班朗诵的《沁园春·长沙》,再一次去追寻伟人闪光的足迹,探问伟人崇高的心灵。
钟:白居易的《琵琶行》弹奏了一千多年,成为奉献千秋万代的艺术精品。
鲁:一曲天籁之音,淹没了多少人间冷暖,半壶浊酒,是否忘却生灵疾苦。
合:下面请欣赏349班朗诵的《琵琶行》
钟: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
鲁: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钟:浪漫诗人李白的诗,奔放豪迈,纵横驰骋,一气呵成,以气夺人。
鲁:请欣赏348班朗诵的《李白诗两首》
鲁:流水东逝,在雄浑中激情回荡。
钟:黄花淡酒,在婉约中百结愁肠;
鲁:340、341班为我们带来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宋词:
钟:《赤壁怀古》和《声声慢》,请欣赏。
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是长江的悲歌。
鲁:然而,历史的激流掩盖不了美丽的智慧,纷乱的世情稀释不了书香的底蕴。
钟:接下来有请343班同学为我们带来诗词联诵。《短歌行》 、《定风波》、《望海潮》
鲁:上下五千年,思天地之悠悠,念华夏之久远。
钟:多少先辈志士,青史留功绩,凝重的历史丰碑,高耸着民族的气节。
鲁:下面请欣赏由354、355班带来的《满江红》。
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钟: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合: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钟:请欣赏352、353班班同学的朗诵《少年中国说》。
钟:穿竹打叶, 雨落草长 ,一席蓑衣平生无妨。
苏轼无疑是一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智者
下面请欣赏350班朗诵的《苏轼词四首》。
钟:穿越华夏文明,那里写满了爱国的豪情;
鲁:走进国学经典,那里澎湃着建功的壮志。
钟: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去了解它,继承它,发展它。
鲁:作为青春少年,我们应该传承精神,把梦想与祖国紧紧相联。
合:请欣赏346、347班朗诵的爱国建功组诗。
宣布比赛结果,请获奖班级班长上台领奖。请各位领导上台颁奖
结束语:
合: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老师,送给我们自己。
鲁: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钟: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鲁: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钟: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鲁: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钟:愿中华五千年经典文化永久传唱。
鲁: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乐章。
钟: 平江二中,“ 雅言传文明,经典润人生”,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到此结束 。
鲁: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经典诵读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线上听课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