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及感悟 论文选题总结与心得体会(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动江苏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创新发展,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司法现代化研究中心将联合举办“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鉴于您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实践经验,特诚邀您拨冗撰文并莅临会议。
一、会议主题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主要参考论题:
1.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情况的总结与思考
2.司法责任制下司法办案活动新型监管机制的构建
3.司法业务管理与司法行政事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
4.司法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5.法官检察官员额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6.司法职业保障制度研究
7.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估与推进改革的相关问题研究
8.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研究
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与司法问题研究
10.司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问题研究
11.司法体制改革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问题研究
12.司法体制改革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研究
13.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其他问题研究
二、会议时间
20__年10月19-20日。19日(周五)上午报到,19日下午-20日上午开会,20日下午离会。
三、会议地点
南京市华东饭店(北京西路67号)。
四、会议论文
请拟参会者依据以上主要参考论题,或根据会议主题自拟题目撰文参会。
1.参会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具体格式参照《中国法学》杂志的要求(包括200-300字内容摘要、3-5个关键词、体现文章逻辑结构的分标题、要素齐全的页下注释等)。
2.请于20__年9月30日前将参会论文发送至本次会议联系人电子邮箱:
五、会议费用
与会者交通费原则上自理,住宿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
六、会务联络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 强卉
电子邮箱:
主办单位:
对于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专家、教授、同志们、朋友们:
热烈祝贺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南分会的本届年会在我校召开!对于朋友们的到来,我校师生非常高兴,非常欢迎!早在中国现代史开端的年代,青年毛泽东还是一名中等师范的学生。他有这么一个特点,只要听说外地的名流学者来到长沙,他总要想方设法前往拜访、聆教。1917年2月,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到了长沙,毛泽东与同学肖植藩联名致信:“远道闻风,令人兴起……今者愿一望见风采,聆取宏教。”当今的长沙学人,仍然是这种求教的态度,我们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到这个会上讨教来了。
与会的`中国现代史同行,来息中南6省―从黄河到珠江,从洞庭到南海,正是我国现代史上的风云际会之地。就说我们这岳麓山下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您一抬脚就可能踩到毛泽东的脚印。
离此不到1公里的地方,是蔡和森的老家,也就是新民学会的旧址。当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热血青年,抱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志向,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学会进行注意潜在,不出风头”,三人相遇即举行“学术谈话会”,“交换知识,养成好学的风气”。新民学会的会风,至今仍是我们办好学会的楷模。
近10余年来,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取得可喜的进展。继续开展学术研究,是我们史学工作在一个方面的任务;我想,还有一个方面的任务也有待于我们的努力,就是运用近现代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一部中国现代史,雄辩地
证明
“四项基本原则”是历史的结论,特别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的历史选择。因而,好好宣传现代史上的这些历史经验,同样是我们史学工作的光荣任务。
作为本届年会的东道主,我们算是“近水楼台”,既望见诸位风采,又很快要聆取各位的宏教,也就“先得月”了i因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同仁,以地主的身份,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大家!
对于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文化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通过对这一时期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以及毛泽东文化观产生的渊源、特征、文化领导权等研究成果的梳理,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文化观;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2-0016-03
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文化观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学者从毛泽东文化观产生的渊源、特征、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成绩斐然。本文旨在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这一阶段出现了研究毛泽东文化观的热潮,对毛泽东文化观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对毛泽东早期中西文化观的研究
杨伟认为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是在近代中西文化论战的广阔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列主义文化观,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其主要特点。[1]蔡四桂指出毛泽东深刻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特点、明确地提出了对待中西文化的基本方针、形成了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2]汪澍白在《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演变》一文中,对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的演变进行了一番探讨。陈增辉对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索,指出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是在运用中西文化中的精华正确回答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产生。[3]黎永寿认为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综合了当时先进人们文化观的时代特色、时代局限和毛泽东本人的个性特征,作者进一步指出五四时期毛泽东文化观本质上是中西文化比较观,破旧出新是其
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及感悟 论文选题总结与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