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挂职期间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挂职锻炼心得和感悟(二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挂职期间个人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县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水河畔稻米香、花猪肥,**县“猪粮大县”的头衔曾令人陶醉,然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无法让跟上时代的节奏,脱颖而出!跳出农业大县的桎梏,一颗发展工业的种子在执政者的心中渐渐萌芽,20xx年3月,县政府制定了“兴工强县”首选战略。20xx年来,数任决策者始终高举“兴工强县”大旗,团结带领全县工业人埋头垦荒、负重前行,创造了“中部崛起的速度”。工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77.9亿元,连续20xx年以平均32.7%的速度飙升,在20xx年跨越千亿后,20xx年再上台阶,实现工业总产值1928亿元,规模工业总量保持全省第二,工业增速连续5年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加到78.4%,力推**县在县域经济排名中以每年赶超10多个县的速度,挺进“全国百强县”第50位,工业整体实力稳居全省第二、中部第三位。(特点:总量大、增速快、纳税多、结构优、水分少)

1、工业经济规模效益不断提升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和综合竞争力显现的主要支撑。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741亿元,占总产值的90%。规上工业企业数591家,其中,纳税100万以上的企业124家,纳税500万以上的企业42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4家。

2、工业经济产业结构持续改善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规范整合了一批再生纸业、矿产、烟花等企业,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小水泥、小轧钢、小煤矿等落后产能,重点培植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矿产、服饰鞋业、再生纸业、烟花鞭炮七大优势产业,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20xx年,三大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258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2.2%;实缴税金12.01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的76.9%。经开区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新区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推出了从“大抓工业”到“抓大工业”的转型之举,工业经济在扩量的同时更注重提质,引进、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三一重工、楚天科技、加加集团、**年纳税突破亿元。加加集团、红宇新材、楚天科技3家本土企业成功上市,族兴新材、飞翼股份、星邦重工等9家企业列入20xx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拥有“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节能环保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4张国字号工业产业金名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9个、**省著名商标105个、“国字号”企业品牌达40家。

4、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逐渐提升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导向,以园区提质增效为目标,举全县之力,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品牌化”三化建设。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以国家级经开区、省级**新区为主体,以**乡镇工业集中区、夏铎铺机械工业园、双凫铺鞋业产业园、煤炭坝门业产业园、老粮仓珠宝产业园、工业小区为补充的“三区五园”工业发展载体平台,园区控制面积达160平方公里。在做大做强国家级经开区、省级金州新区的基础上,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乡镇工业“乡乡点火”格局,促进乡镇节约集约、生态环保发展,20xx年该县启动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探索“飞地招商”新模式,致力在5年内建成一个产值过200亿、税收过10亿的省级工业集中区,打造县域经济转型新探索、两大主题园区新补充、乡镇工业发展新平台。五个乡镇特色园区保持错位、协调发展良好态势。加快园区体制理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60项县级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促进园区规模、品质、实力、形象大幅提升,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达68%。

5、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融合发展,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河西先导区的重要板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铁路贯通南北,铁路连接东西,**高速、**高速及319国道横穿县境,**大道使与省会实现无缝快速对接,八纵七横道路网、东新城、**新区建设全面推进,益娄衡、长益高速复线、岳**大道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引进的格力电器、酒业、美国新视野、新材、康师傅等一大批过10亿元的战略性龙头项目,为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 **县创建工业强县的经验

**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动力是什么呢?个人认为,除了其区位交通优越和持之以恒抓工业、厚积薄发等因素外,更主要的还是他们在加快工业发展上指导思想明确、政策支持有力、政府服务超前、发展环境优越,使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支柱作用真正得到了落实。

1、思想坚定、持之以恒,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思路决定出路,工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关键是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强县之本,始终坚持不懈抓工业,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理念,不断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xx年,工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78.4%,对财政税收贡献率达43.5%。连续十年,每年拿出一千多万奖励工业发展先进企业和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的功臣。

2、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为先、规划引领工业发展的理念

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发展。“”以来,围绕加快推进经济战略转型、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促进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工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加速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和乡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扶持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编制了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矿产、服饰鞋业、再生纸业、烟花鞭炮等四个优势产业调整发展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新跨越的决定》和《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主导产业求创新、优势产业求扩张、新兴产业求突破“三位一体”、“协调并进”的工业转型发展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延伸产业规划体系,邀请国家、省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科研院所学者、领军企业负责人为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出谋划策。按照产城互动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精心组织,编制了工业发展“”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精准对接、功能互补、同步推进,以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引领工业经济向更大、更新、更强的方向发展。

3、始终坚持抓招商、上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战略

始终坚持“两个唯一”战略(“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选择”;“项目工程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唯一载体”),发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无畏精神、“盯紧不放弃的“钉子风格”、咬住不松口的“蚂蟥精神”、扯住不放的“瞎子抓老婆”做法,建立“六个一”(一个产业规划、一个承载平台、一批招商政策、一支产业基金、一套招商班子、一套考核调度办法)的招商机制,常态化推进驻点招商、节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以乡招商和小分队招商,主攻央企和上市企业,进一步加大总部企业和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决不放松优质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链关键项目的引进和培育。成立招商项目评审委员会,创新和完善项目的决策、监管、调度、服务、保障、环境和考评机制,做实项目前期,提升项目质效,形成工业项目扎堆集聚暴发效应,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4、始终突出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强化产业集聚拉动

一是提升园区硬件品质。完善园区规划,加强工业园区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产业布局规划的充分衔接。完善园区配套,加快水、电、路、气、网、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标准厂房、创业中心、孵化中心、物流园等生产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寓、医院、学校、餐饮等生活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形象,做好公共区域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道路识别系统和重点企业、建筑物的中英文标识。二是提升园区软件品质。完善政策体制,制定一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措施的落实真正实现园区与企业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思路、方法、方式,按照“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的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体制,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三是力促产业集聚。通过传统产业抓升级、新兴产业抓高端、主导产业抓集群,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两型产业体系。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传统方式向两型发展转变,着力提升现有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一改过去分散招商模式,强力推进产业招商,主动掌握产业动态,突出产业补链式招商,全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集中力量推进企业集中、资源集聚,有效促进食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5、始终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企业的前途在于自主创新,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专利、知识产权和标准。统筹调度各类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从20xx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圣得西成功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飞翼股份、红宇新材承建院士工作站;松井新材垄断动电回收领域6项国家标准;楚天科技累计拥有各项专利1715件,为全国制药装备行业之首。全县高新技术企业9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500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30%。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21个。创新创造,成为**县深化兴工强县战略,实现由“制造”晋到“创造”的腾飞着力点。

6、始终突出工业生产要素保障,强化服务推动

坚持“暖心、减负、输血、服务”8字方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包括环境优化办、政务公开全程代理中心、收费管理中心、经济110处警中心、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的“一办四中心”,一切围绕投资商服务,真正把“围墙内的事交给企业,围墙外的事交给政府”,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行“六个严禁”》的通知,切实解决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首创干部“三抓两促”(抓调查研究、抓协调服务、抓工作落实,促项目工程建设、促经济超越发展)服务经济的品牌,全心全意为项目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精心呵护和培育项目。坚持深入企业送“技术、经验、融资、培训、政策”五大服务和“双百”服务活动,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一是送专家,开展“管理、装备、技术、质量”等“四对标”活动;二是送技术,开展“装备升级”工程,从20xx年起,三年时间安排1.2亿元对工业企业购置的先进装备给予价格6%-10%的补助资金;三是送融资,搞好银企对接活动;四是送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和技工人才;五是送政策,为企业编印了一本50余万字的《工业企业支持政策汇编》;六是开展“双百”(联百大建设项目、进百强生产企业)服务。

站在看,**县工业发展的奇迹让人惊奇、震撼。跳出看,工业的变化让人深思、给人启示:

一是工业经济,创富之本,兴工强县战略贵在坚持、强化、深化;

二是政策引导,合力扶工,兴工氛围的浓厚贵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

三是产业集聚,产业链完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认识到其长期性、艰难性,贵在科学引导、精心培植;

四是招大招强,招才引智,贵在做活产业招商和龙头扶植、人才更新三篇文章!

五是转型发展,精心服务,贵在凝心聚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我县工业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县工业属于资源型工业,立足于本地自

挂职期间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挂职锻炼心得和感悟(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