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 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怎么比较(八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一
感官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门户,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冰块、热水袋、石头、毛线这些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比较熟悉。有目的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而进行的。感官运用的灵敏度、感官运用的技巧都需要通过练习、培养才能提升。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摸一摸》。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特征,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物游戏,体验皮肤的触觉功能。
2、说出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体验触摸游戏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毛线、石头、热水袋(内装40°左右的热水每组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乐意用手来感知各种物体。
活动难点:
用语言描述触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
活动过程:
一、游戏“摸人”感知手的触摸功能
1、请两名幼儿进行表演,一名幼儿蒙上眼睛,用手摸另一名幼儿身体,边摸边说摸到部位的名称。
2、刚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能知道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讨论)
二、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冷热)
1、教师出示冰块,问:这是什么?出示热水袋,问:这是什么?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给予充分肯定)
3、教师小结: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块摸起来是冷的、凉的。】
三、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毛线: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石头:这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
3、教师小结:毛线摸起来软软的,石头摸起来硬硬的。
四、游戏“找一找,摸一摸”
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摸一摸。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
活动延伸:
准备多种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多做触摸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摸一摸、猜一猜”游戏,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本次活动教师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以三个触摸游戏贯穿全过程,游戏最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能保持长久的活动兴趣,学法有:触摸法、观察法、讨论法、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经验。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三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关系:大小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方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根据实验、分析研究结果,“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
教师:水槽、木块、石头、玻璃片、天平、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小刀等。
学生:第一组材料:木块、土豆、泡沫塑料、蜡烛、橡皮泥、曲别针、石头、抹布等。
第二组材料: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
一、创设情景,感知沉浮
1.观察现象;将木块,石头,玻璃片放入水中,会是什么现象?
2.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今天我门就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收集事实推测探究
1.(出示更多的物体)师:大家先猜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再把它放入水中观察.把推测正确的放成一堆,把推测错误的放成一堆.
2.学生分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单.
3汇报小组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猜测错误的?你们是根据什么猜测的?
4.师: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是讨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三、观察事实,实验证明
1.师:物体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利用上一组材料来进行再次研究,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看看沉浮有没有规律,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观察沉浮有没有规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事实说话):你们小组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师:刚才我们用大小不同、轻重也不同的物体看不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假如我们用轻重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看它的大小对物体的沉浮有没有影响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教师演示轻重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情况。
①教师演示称物体的轻重,然后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列,最后点名让学生猜测物体的沉浮情况。
②师操作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③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大小有关吗?(改:什么情况下有关系?)
④:轻重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板书)
6.师: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进行研究呢?
7.教师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学生以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8.汇报: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板书)
9.投影片出示4个问题
讨论:
①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②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用轻重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④我们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四、全课,拓展延伸
1.你感觉这节课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如何?有什么收获?
2.关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研究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谈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不能改变?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呢?)
3.以小组实验材料。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五
一、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放大镜的特点是 、 ,所以也叫 。
2.借助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
3.世界是由 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会伴随一些现象,比如: 、 。
5.在1969年7月,美国的___ ____载人飞船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2007年10月24日,中国的_________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重要一步。
6.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7.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8. 当今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等。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
2.瓦楞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强是因为它靠改变纸的形状来增加了厚度。 ( )
3. 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翅膀的构造有关。 ( )
4.荷兰的胡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 )
5.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 )
6.纯铁锈是能被磁铁吸引,但不能导电的。 ( )
7.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 )
8.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北极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北斗七星。 ( )
9.宇宙太遥远,太神秘,对它的探索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先学好知识,将来有机会再去关注。 ( )
10.填埋场填满垃圾后,既可以在上面修各种建筑,也可以种各种植物。 ( )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等机械原理。
a、斜面、轮轴 b、杠杆、斜面、轮轴 c、杠杆、滑轮
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 )(多选)
a、有环形山 b、没有水 c、生活着许多的生物 d、没有生命
e、有引力 f、温差变化不大 g、会发光
3.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 )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
a. b. c.
4.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 b、玻璃 c、碱面
5.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看到的视野最大。
a、 b、 c、
6.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7. 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飞船上的宇航员( )实现了“太空漫步”。
a、翟志刚 b、刘伯明 c、景海鹏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宇宙在膨胀 b、恒星是运动的 c、光年是时间单位
9. 污水需要经过( )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沉淀、过滤、消毒 b、消毒、沉淀、过滤 c过滤、消毒、沉淀
10. ( )是从源头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a.焚烧 b.填埋 c.减少丢弃
四、连线题(8分)
1.请用线连接相应的月相。(3分)
十五 廿二 初八
2.垃圾通常采用焚烧、填埋的方法来处理。一般的垃圾填埋场是否有效呢?我们来做一个垃圾填埋场的模拟实验。(把实验中各部分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5分)
细石子、河沙 填埋的垃圾
清水 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 土层
喷水 地下水被污染了
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 下雨
五、实验题(18分)
1、显微镜(6分)
(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2.画图: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前后,在下图中画出月食时月球的位置。(2分)
3、铁生锈实验(10分 ),如图所示: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甲中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
丙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原因。
(4)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请写出两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 b、 c、
六、实践应用:(16分)
1、在某一建筑工地的一角,碎砖头,破瓦片,吃剩的饭,用完的电池,喝过的酒瓶、扔掉的药品,塑料袋,腐烂的蔬菜等垃圾随处可见!(10分)
(1)如果这些垃圾就这样堆放着,你认为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 。
(2)请你将上述垃圾分类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2、针对我过现在的淡水资源情况,请你制订一个节约用水的计划。(至少写3条)(6分)
一 、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 2、显微镜、细胞 3、物质、变化
4、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 5、阿姆斯特朗、嫦娥一号
6、太阳、水星 7、月相 8、大气污染、白色污染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b 2、cfg 3、c 4、b 5、b 6、c 7、a 8、c 9、a 10、c
四、连线
1、(3分)
十五 廿二 初八
2、(5分)
细石子、河沙 填埋的垃圾
清水 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 土层
喷水 地下水被污染了
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 下雨
五、实验题
1、显微镜(6分)
(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每个1分)
(2)目镜 (1分) (3)右下方 (1分)
2、(2分)十五 图如下
3、(10分,每空1分)
(1)水 空气 (2)甲 乙 丙 (3)水 空气
(4)涂油漆 放在干燥的地方 涂上食用油
六、实践应用
1、(10分)
(1)土壤污染 白色污染
(2)请你将上述垃圾分类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喝过的酒瓶
塑料袋 用完的电池
扔掉的药品 吃剩的饭
腐烂的蔬菜 碎砖头
破瓦片
2、(6分)(1)沐浴时,抓紧时间!
(2)刷牙的时候,不要开着水龙头,平时随手关紧水龙头。
(3)洗米水可以用来拖地,洗手等。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六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蓦然回首,顿觉一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为了总结得失,以利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现将近一年工作述职如下: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切实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想为学校所想,急为学校所急。
本年度,我主要负责三、六年级的科学课。回顾起来,主要作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科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走上工作的半年里,教研员就给了我一个上公开课的机会,经过准备上了一堂三年级的《比较水的多少》。虽然只是秀洲区“王店”片的,不是全区的,但我也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
针对学生作业情况不佳问题,我除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首先从字迹上严格要求,让他们明白写一笔好字可以终生受用,要从小练起,不要怕耽误时间,用王羲之练字的故事鼓舞他们。这样一来,作业质量提高了一大块。而后,针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作业质量难以提高的学困生,我坚持每次作业都写评语,刚开始用连笔字评价,后来一次无意识的小实验给了我启示,心血来潮的我决定用正楷字写评语,如:“你愿意把字写好吗?”“你进步了!”等等,虽不经意,但效果确是惊人的,再交上来的作业大多模仿我的评语的笔记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这个意外给了我启示,于是决定继续沿用,无论工作量再大我都坚持用正楷字写评语,为学生做出榜样。
针对学生不懂得改正作业中的错题,我要求学生写完每一项科学作业后进行自查,从字迹、正确率、作业态度等方面给自己评定等级,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项举措收效良好,作业质量又得以提高。通过一番对作业评价改革的实践,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教师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想,作为教师,知识面越广,自己的感觉也好,学生对你的感觉也好。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七
睁开眼,我惊奇地看到了这充满科学的天地。
我的背上,竟然奇迹般地“长”着一双金翼,看到这座城市,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与好奇。
带着这双金翼飞向各个城市,我突然感觉到了飞是一种多么享受的事,但我突然落到了地面上去,想运动一下。可刚下来,却发现地面上大多数的,人都在天空上的“云朵健身房”里锻炼身体呢!
所以我也展开双翅,飞到“云朵健身房里,看到每一位健身顾客们都是独自一个“云朵屋”里面还有一位机器健身教练,在健康的指导那些顾客们健身。
我的家在哪儿啊?
哦,原来我的家,不,是所有人的家都在中层的、天空中,那里有一个很长很长的梯子,也可以说就是天梯,而对面就是学校,一座很大的学校,而一座城市只有那一个学校,但他们分成32个学校,可它们的距离也不远,就在自己家的下面,一个小学校里的房间很多,一共一千多个,哎,一个房间里只有五个学生,老师就是机器老师,而我们所用的所有学习用品都是电子产品。
同学们,每一周都会去一次森林园,因为那里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有机器讲解员带领大家一起认识树木的类型、特点,以及名字一起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
这就是一场梦,就像是几年后……
描写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穿梭机,可以穿越到自己喜欢的时代,于是我踏上了穿梭机。穿梭到了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开启了冒险之旅。
一道光闪过,我来到了恐龙时代,我下了穿梭机去寻找恐龙了,这个地球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仿佛到了人间仙境。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恐龙的叫声,我急忙赶过去。
哇,地上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我走过去从书包里拿出语言翻译机对恐龙说“你们好啊,恐龙朋友,我们是人类,来自6500万年后是来和你交朋友。”
一只小霸王龙来跑过来说:“你好,人类朋友,我的牙齿很疼,你可以帮我治治吗?”
可以,看我的,我从书包里拿出医疗器具,让小霸王龙张开嘴,我先给它打针消炎药,然后再把坏的牙齿拔掉,不一会儿它的牙齿不疼了,真是太神奇了,让霸王龙惊叹到,其他恐龙看到了也都来找我治病。
我们缝好了甲龙背上撞破的壳,包扎好了剑龙的腿。
忙完之后天黑了,我跟所有的恐龙告了个别,然后就依依不舍的走了,穿越到了我们的世界。
其实6500万年前的恐龙没有我们想象的可怕,他们很友好,如果恐龙没有灭绝,我们一定也可以和恐龙成为友好的朋友。
科学物质与能量心得体会简短 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怎么比较(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