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项目范文 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示范项目范文(精)一
项目名称: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扶贫资金类别: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1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申报单位:农业局
项目立项日期:20xx年9月1日
项目审查或批复文件:
项目单位:
法人代表:
x县xx乡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一、申请理由
位于东南西部,有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x户农户,人口x人,全乡耕地面积x亩,人均占有耕地x亩,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充分利用紧邻城和国道,交通便利,水土条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这一优势条件,在x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就目前已建成大棚来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建设大棚的投入较大,单靠本乡的财政和农民集资建设有一定困难。因此,为有效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县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在建立设施农业项目。
二、项目概要
20xx年-20xx年在建立设施农业项目主要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建设,重点在喀拉巴格林(3村)、阿克库克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
恰克月库村(9村)、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升村(15村)共八个村新建温室大棚60个,资金总投入60万元,项目工期20xx年1月-20xx年11月。
三、项目提出依据
第一,地理环境好
地理位置紧邻城,交通便利,因此,很早就开展了设施农业,目前全乡有大棚总数x个,而且农户也都有一定的温棚栽植技术和经验。第二,生产环境好
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农民平均文化素质较高,乐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四、项目内容及规模
①20xx年开始动工新建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什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的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喀拉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阿克库村(5村)新建大棚10座,阿热买里村(8村)新建大棚8座,恰克日库依村(9村)新建大棚7座,每棚标准建筑面积为70x10m(长x宽),每棚预算为10000元,建筑工期为20xx年4月-20xx年10月。
②20xx年动工新建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古勒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尤喀克霍加村新建大棚7座,喀拉巴什村粮台村7座,
喀拉巴什村7座,每棚标准建设面积为70x10m(长x宽),每棚预算为10000万元,建设工期为20xx年4月-20xx年10月。
五、项目的管理方式和实施计划
1、设施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建设工作正常开展进行,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直接对此项目进行监管。
2、严格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项目建设资金由扶贫办统一管理,实行报帐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3、严格招投标,确保工作质量
对于设施农业温室的建设工程要求较高,为此,我县将公开招标,坚决使用有建设资质等级的施工队伍,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实施计划
建设项目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筹备建设x3村、5村、8村、9村设施农业土建工程,时间20xx年1月-20xx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x3村、5村、8村、9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时间20xx年4月-20xx年10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二部分: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筹备建设对x2村、7村、11村、15村设施农业土建
工程,时间20xx年1月-20xx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x2村、7村、11村、15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农业土建工程
时间20xx年4月-20xx年10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六、扶贫效益分析
我县开展设施农业已有两年,经过两年的调研得出结论:一个棚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3-4千元,两年可收回建棚投资,而农民经过培训后,种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5-6千元,加上一茬夏菜,每棚收入可突破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建棚成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高收入可大大刺激农民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效益极好,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七、结论
是一个国家三定贫困县,全县贫困人口占大多数,怎样有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致富渠道,一直是我农业部门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就目前来看,设施农业是一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没有培训过的农民每年收入有3-4千元,经过技术培训,掌握温棚栽培技术的农民年收入可轻松突破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可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民脱贫的信心和学习、使用新科技、新知识的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使农民的生产经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有关示范项目范文(精)二
一、慈母川村概况
慈母川村隶属于延庆县东南山区的大庄科乡,位于乡政府西部4公里处,南距首都北京65公里,北距延庆县城45公里。村域面积6765亩,耕地面积307亩,果园面积1472亩。全村总人口为363人,农业人口337人,其中满族人口为182人,占全村人口的50%。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慈母川村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通过实施果林改造项目,慈母川村果树种植己初步形成规模化管理,盛产板栗、核桃、仁果等干鲜果品,平均年产各类干鲜果品180吨,果品收入占村民们农业收入的82%。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实施内容
20__年,慈母川村对原有果园进行改造、扩展,发展适应本地特征的优良品种,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并制定了“树上树下园内园外”的立体发展思路,20__年1月至11月圆满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树上”继续进行优良品种嫁接改造,实行品种化栽培技术;在本村东北角沿公路边建立品种化板栗示范园50亩,按照品种化栽培要求,实施分片按品种改接,选用品种包括燕红、燕平、燕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提供的,是在延庆县首先采用品种化栽培技术。同时针对我村林果资源丰富、但品种较杂的特点,今年开始进行品种换优,为下一步开发有机生态型果品打基础。今年完成的换优工作包括:改接野山杏2万棵、梨树改良5000棵、红果改良20__棵、核桃改良20__棵、枣树(野酸枣)改良1万棵。
(2)“树下”探索立体经济模式,利用板栗示范园中林下空间,种植紫薯20亩,虽然干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紫薯生长,但也取得初、步成效,亩产约1500公斤,每亩产值达6000元。通过一年的尝试,村民认识到了发展林下立体种植可以获得更好效益,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大大提高,我村明年将充分利用林地空间,生产紫薯、黑皮花生,并尝试林下栗蘑种植。
(3)“园内”加强果园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果园灌溉工作奠定基础。利用今年专项资金,对本村果园中的一条小路进行加宽改造,长2公里,宽由1.5m加宽到3m,用土746方。改造后,机动车可以直接开到山上果园,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果树生产管理,同时也为我村下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4)“园外”指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美化村内环境,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对仙树、“回头梁”、“气母沟”等景点进行建设,将我村悠远留长的“八仙之一”汉钟离传奇故事和满族文化,同丰富的林果资源相结合,发展有满族风格特色的民俗产业,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一体的民俗旅游。
(二)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
20__年,市民委扶持我村果园改造项目50万元,于20__年11月30拨付我村,县政府投资10万元,乡政府2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1万元,村民自筹资金4万元。我村对所拨专项资金建立账本,专款专用。使用资金需召开
示范项目范文 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