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培训会议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骨干培训的心得(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骨干培训会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培训中,不仅是领导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还有一线老师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拨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这里我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两点自己的感悟。
一、在读书中丰富知识,提高修养
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的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只有常读书,读好书,在书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
二、转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
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以前,我对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一点的认识,但苦于无法摆脱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知道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但在课堂上却仍然走教师讲、学生听的老路。不学习,不研究,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教的,别人在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每天守着学生,对着教参,照着练习试卷,凭着自己读书时老师给自己上课的感觉来上课。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常常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审视学生,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题海”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天的培训,几位领导和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书育人等方面的知识,以后我尽量让学生在“乐学”“探究”中自求自得,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主题骨干培训会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时光飞逝,岁月入流。转眼间,为期六天的幼教培训已经结束!在这短暂的六天学习中,老师,教授及我们的同伴们在这留下的是记忆和怀念,但更多的是回忆!似乎还是昨天,所有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呈现在我的脑海里,众多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界的前辈们,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内容,专业的知识讲座等,给我们了最大的指导理论,使我们的教育观有了更新,教学法也变得新颖,每天都听不同专家的讲课,都给了我思想的改变和认识。
在这次学习中,既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又观摩了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课,也参观了先进园所的环境。
每一次参与互动的培训活动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在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和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教学中的疑惑。我感觉作为我们这些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更应该把专家、名师的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指引我们走向教学成功的彼岸。
此次学习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很多的提升。特别是徐老师的《从观察出发,基于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有效评估与支持》让我感触很深,体会到专家引领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髓。
第一天徐老师的《从观察出发:基于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有效评估与支持》讲座,他从当前幼儿园课程遇到的四大问题和挑战为切入点,并从“当下幼儿教师的六大核心能力”“ 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注意三点”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幼儿教师如何了解幼儿并有效做好观察。
徐老师的讲解风趣幽默,贴切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的这些认识,这些思想不仅仅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思考,也值得每位家长深深的去反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和觉悟的!
下午,王禹老师以《看清孩子的当下:区域游戏观察与游戏后分享交流》为题作了专题讲座。他以“为何观察”“观察案例”“观察经验”“观察价值”四个方面解读了教师如何做好区域游戏观察与游戏后分享交流。
第二天上午,工作室开展了课题立项答辩会,特邀评审专家徐万山作为主评嘉宾,幼教教研员牛淑敏、幼教专干张玮及中原名师刘巧茹、李道玲作为评委应邀参加。大家对自己的课题一一作了阐述,徐老师都分别给予全面、细致、专业和中肯的指导性点评,为大家科学、规范、有效的进行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下午,中原名声刘巧茹以《从课程游戏化到游戏课程化》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在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好从课程游戏化逐渐向游戏课程化发展。希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注重观察与指导,让游戏点亮孩子的幸福童年。提到本土文化,这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似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又说不太清楚个中缘由。在这次中原名声李道玲作了题为《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运用》的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生动的解读。使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什么是本土文化,为什么要开发本土文化以及实施的策略。也明确了我们在教科研的实践中的方向,让自己在专业发展缓慢的困惑中豁然开朗。
听了专家的讲解,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那么我们应如何反思?怎样做到有意义有价值的反思,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幼儿的视角反思、以同伴的视角反思,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以专家的视角进行反思、以家长的视角进行反思。
培训结束后,我立即把以往在教科研中的问题和困惑重新梳理一遍。觉得自己勤勤恳恳工作18年来虽然有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专业成长较慢,收获甚微,就是缺少专家的引领;就是忽视了理论的提升与积累,缺少自己的教学思想统领课堂。
总之,这次培训中内容非常的丰富,对我的思想是一种极大的更新与冲击,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了无穷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会把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思想及时的传给我们的老师,使我们共同的进步和提高。也非常感谢名师工作室给我们搭建的这次学习的平台!最后,祝愿我们的幼教事业明天更辉煌,更灿烂!
主题骨干培训会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在长春参加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时间长约半个月,共计80学时。在这次培训中有十余位专家和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我们还到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现场观摩。我们还进行了几次经验交流,完成经回到了了六份学习作业。整个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令人感到极为充实。现在培训已经结束,我已自己的城市接着进行我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本次国培带给我的那份震撼与沉重却会长时间地回荡在我的心间。
本次培训中最接地气的专家就是李元昌教授,他在榆树市秀水中学从教,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说: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尤其要关注,要关注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发展。他说:我们的教育要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他是陶行知先生的门徒,在自己的土地上践行陶行知的思想与理论。初次见到李元昌教授,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穿的比较整齐的老农民形象,很朴实。一时间不会把他和教育专家这个名词联系到一起。他的话语就像其人一样极为朴实。但那话语就像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我的心田。
本次培训中最具亲和力的专家应是苏立康教授。73岁了仍然精神矍铄,活跃在讲台上。从外表来看,她老人家就像个邻家老奶奶。她微笑着告诉我们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要刻苦的钻研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多看点哲学书籍,学习一下结构论、方法论。这样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想着人家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最激进的当属张玉新教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心直口快,他坦然:“我这人实在比较顺利,三十三岁进了高级,现在是特级教师,评了教授。这全是托了教语文的福。”他对先进语文教育很是不满。“教了两轮高中,我快吐了。我和领导说,去教初中吧。”“在高中,我觉得学生语文学不好,全市初中老师的错;在初中,我又觉得是小学的错。”“我算品出来了,为啥初中学生不爱写作文啊?全是小学闹的。你说小学一二年级写啥作文啊?写出来也是大人语言的复述。”
最儒雅的当属宋胜杰教授。他身材高大,但讲话却是特别的温柔。他是心特别细的人。他不喜欢坐在讲台上照稿念,而是捧着麦克风站在学员面前。他的讲座看似信马由缰,但细品起来却是脉络分明。他先讲了中考作文出题的情况。又讲了语文综合性
骨干培训会议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骨干培训的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