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怀老人心得体会感悟如何写 对关爱老人的心得体会(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关怀老人心得体会感悟如何写一

1.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20__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在陈教授、许大爷这样独居空巢老人身上的悲剧。

2.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3.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爷曾因高血压两次昏倒在家,“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柳大爷常说。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__年将达到80%以上。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政府和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爱显然不尽如人意。

1.子女照顾不周

一项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家庭关系融洽的仅仅50.1%,对子女的照顾表示满意的仅9.2%。经济支持、精神赡养等方面,子女对独居父母亏欠不少。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但在农村,由于子女自身经济压力,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还得不到子女的经济救助。以厦门市农村空巢老人为例,只有43.0%的空巢老人主要靠子女赡养,

50%以上的老人只能依靠自己劳动和养老金等度日。

经济支持之外,许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据全国老龄办统计,仅10%左右的子女能注意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如上文提到的福州空巢老人,其儿女在经济上很宽裕,经常给老人寄钱,每次都说:“想吃什么尽管买,钱不用担心!”却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

赡养父母、关爱双亲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面对空巢父母,作为子女是否应该自问“做了多少”?

2.政策保障不足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 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3.社会帮助缺位

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通过开办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医疗和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目前,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超过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够居家养老。

英国等国非常重视居家养老服务,政府依托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物质支持、整体关怀等,具体提供服务的有政府雇员,还有大量的志愿服务者。近年来,我国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始兴起,各地也在逐渐摸索有效的服务方法。例如,杭州依托社区,以志愿者行动、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时间银行”互助、邻里关照、托老服务和无偿或低偿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为居家养老构建“生活照料网络”。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人们最需要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分别达到了22.2%、20.5%、18.8%,17.1%和16.8%。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换句话说,仍有84.1%的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

空巢老人中或许就有你我的父母、你我的长辈,有一天,你我也会老,可能也会成为空巢老人中的一员。尊老爱老,既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所以,请伸出关爱的手,陪他们一起走,在他们老了孤单了的时候,远离困苦和忧愁。

有关关怀老人心得体会感悟如何写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亲朋、各位好友: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在元旦佳节之际,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分担我们的哀思。

20xx年12月31日19时15分,我们亲爱的父亲在与疾病进行不屈的抗争过程中,走完了他坎坷而又积极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离开了他相依相伴50年的爱人,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的儿女,离开了他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孙辈。

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与他告别。

在此,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弟弟、姊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在我父亲生病住院期间,承蒙长沙车站的领导和各位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由衷感谢。

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长沙铁路公安处、株洲机务段、长沙客运段、长沙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长沙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广州市海川达建材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我们全家居丧期间给予我们悉心的帮助和关照。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各位邻居和父亲的好友,多年来给父亲的关怀和带来的快乐。

父亲的离世,带给我们深深的悲伤。

一位曾经的军人,一位曾经的铁路建设事业的奉献着,一位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老者,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了。

我们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同时为失去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万分悲痛。

亲爱的爸爸,您就放心地走吧,我们自会化悲痛为力量,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母亲,让她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身体更加安康;我们一定像父亲一样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定会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才,像您所希望的那样,一定不让您失望。

敬爱的爸爸,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您了,您的生前好友们都来送您了。

您知道吗?尽管您身前表示不愿劳烦大家,可他们都来送您了。

此时此刻,我们想对您说:爸爸,您安息吧!愿您在天国有一片明亮的`世界。

一路走好!

最后,我再次代表我的母亲和家人,向出席今天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同事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有关关怀老人心得体会感悟如何写三

1、孝敬父母,为"仁"之本,做人之本。

2、敬重老人,孝顺父母,是个人素养、文明高尚、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

3、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4、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

5、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6、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7、赡养老年人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8、市民敬老人,社区满园春;村民敬老人,共建文明村;儿媳敬老人,喜报送娘门;家家敬老人,社会更温馨。

9、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10、应对白发的浪潮,弘扬敬老新风。

11、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12、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年德俱馨、颐养天年。

13、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14、让一让,好榜样。

15、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6、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应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17、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

18、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19、迎接老龄社会挑战,创建多元养老体制。

20、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本理念,本质上体现了对老人的敬重和关爱。

21、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22、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23、你如何对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将如何对待你。

24、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5、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

26、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7、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28、品德高尚,孝贤为先;家庭和谐,关爱为基。

29、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30、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年要当敬老的先锋。

关怀老人心得体会感悟如何写 对关爱老人的心得体会(三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