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之浅见
摘要: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运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乃至师生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行政管理必须摆脱先前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合理设岗设编,明确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培训,充分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行政管理 改革
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指高等学校依凭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学校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行政管理质量在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众多弊端,如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构臃肿,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淡薄等,这些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稳步进行。
一、树立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份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工作,但多数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这种管理理念,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行政管理无非是为他人打杂、跑腿之类的粗活,无须用心和动脑;还有的认为学校本身就重教师和教学,轻行政人员和管理工作。由于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为教师服务的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过于看重权力,以为担任一品高官,便可高人一等,呼风唤雨,从而出现滥用权力、工作作风败坏等不良现象。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教师和学生是行政管理的主体,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围绕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如果行政管理人员长期持这种不正确的管理理念,势必会损害师生和学校的利益。由此,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之浅见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