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健全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
摘 要:近年,我国逐渐推进及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工程项目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承担行政管理功能,也逐渐承担了社会服务功能。但是由于行政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经验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健全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部门和单位,它不仅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等职能,而且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经济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的预算内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收入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旧的财政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需求。因为,必须对原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其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以期能够达到财务管理的效率最佳。
1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中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建设项目的体制不明确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性质形式比较多,但是管理体制却比较单一,而且执行的范围也比较狭隘。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出谋划策,下级的单位则负责执行安排,单位形式很多,但是对单位的管理形式却太过统一,千篇一律,不能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够明确责任主体,而且对责任的划分也不够清楚。在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中, 预算会计往往不能选择最佳优化方案,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的支出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在处理财政问题时,财务人员容易受到财务领导的影响,在行政压了和利益诱惑下,容易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财政部门不能对财政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尽职尽责。总之,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财政管理无章可循,违章难究。
(二)对建设项目的财政管理过于流于形式
在对项目进行申报时,一些事业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对项目申请过度积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项目申请上,但是申请后,却不重视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的考察不够清楚和彻底,这样导致在对项目财务管理的设计方案不够清楚和具体,所提出的财务管理方案根本不适用于建设项目本身,从而对建设项目造成极坏的影响。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生超标准、超投资及超概算的现象。另外,在进行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能按照日常的施工程序制订出合理有效、随建设情况的
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健全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