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中国精神的心得(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提高中国精神心得体会一
【关键词】个人修养;六艺
个人修养是个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任何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
孔子礼的精神深邃而丰富,对个人来说,礼是做事准则。体悟礼的精髓,可以提高修养、铸造品格,立足于社会。在古代,一个人的礼仪训练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论语?子张》说道:“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嗯!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严格说来,古代的小学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小孩子们还要学习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社会大众交往。帮助父母洒水扫地,迎接客人,问候长者,以及学习如何在别人家里做客,这些日常礼节也是小孩子在未来社会交往中必备的常识。只有从这些礼节开始,慢慢磨练小孩子的性情,才能让他们养成勤劳、孝顺、敬爱、仁慈以及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文雅的言行等美好品质。
到了一定年龄,儿童就要接受正式的成人教育,主要有六门科目:礼、乐、射、御、书、数,也即儒家讲的“六艺”,这时就进入了大学教育。虽然“六艺”远比幼儿时期所学的“礼”复杂深妙,但仍然是植根于人性内部的真实需要,是一个人成为“成人”的必修课。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证明这一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就是到了三十岁才懂得了礼的内涵,言行都很恰当,为社会所接受,可以在社会上立住脚跟可见,“成人”是一个人在身心修养方面达到的阶段性成就。一个人要成为正式的、标准的、真正的成人,不仅仅是要行成人之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冠礼,而是要真正学礼、知礼、立于礼,在道德修养上严格要求自己。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只有一个人的心智达到了足够成熟的程度,已经充分地社会化,可以成为完全的社会参与者,并且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算成人。
总之,不管是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还是六艺之礼,都以培养人的德性为旨归。而“礼”作为一种涵盖面极广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感,它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仪表方面,“礼”对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衣冠、饮食、行止、揖让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如“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矣。”(《论语?泰伯》)在竞技的礼让方面,孔子说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在与人交往方面,与长、幼、上、下和朋友相交,皆有一定之礼。如对长者之礼贵在尊敬,对上级之礼贵在忠诚,对下人要宽惠,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子夏也曾转述孔子的教导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等等。可见,《论语》中“礼”是对人们立身处世道德修养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现代,人们在一心追逐经济利益,追逐权力的时候,而淡化了对个人修养的提升。甚至不顾自身的名声,最终害人终害己,臭名昭著,得到应有的惩罚。
参考文献:
[1]《礼记》[m ] 中华孔子协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
[2]《论语》[m ]中华书局 20xx
[3][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克里斯蒂亚娜?克拉比什-朱伯尔,《家庭史》(第一卷上册)[m ]袁树仁,姚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儒家家庭伦理及当代价值》[j] 河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79.
[6]《孟子》[m ]中华书局 20xx
[7]《荀子》[m ]中华书局 20xx
[8]宋.释道原撰《景德传灯录》[m] 广陵书社 20xx
[9]臧文轩《关于孔子思想中“礼”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探析》[j]文史在线 20xx年4月刊
[10]周和《古礼今谈》[m ] 厦门外图中国台湾书店有限公司 20xx
关于提高中国精神心得体会二
我是一个平时很不喜欢动电脑的人,所以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掌握非常不好,结合自身因素以及根据测评结果,使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对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非常欠缺。现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
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并且要非常熟练地操作常用设备,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课堂。环境分析: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属于农村学校,缺乏配备必需的硬件设施,所以缺乏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资源库。平时教学中更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应用。
发展目标:通过本次培训,我希望能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两反面得到显著的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
1、提高技术素养。了解相关知识。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2、掌握有正确方法,
提高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中国精神的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