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少年说心得体会实用 《少年中国说》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3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少年说心得体会实用一

热爱运动,爱上足球

我是一个爱运动的少年,在上五年级钱,喜欢打羽毛球,兵乓球,篮球,就是没有接触过足球。学校有一个“足球特色学校”的称号,每学期都要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足球班级联赛。看着足球队员奔跑在赛场上潇洒的身影,灵敏的动作,合作团结的精神,我从内心深处喜欢足球。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足球场上训练那该多好呀!

到了五年级,期待已久的班级联赛终于到来。我和哥哥早早开始准备,选拔班级的足球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场上练习。没有接触过足球的我早到校观察足球队学生的脚法,射门,传接球……然后再教给班里的其他队员。在我们班这些足球队员的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下,我班获得了第一次年级的足球冠军。常教练看到我和班里的队员有足球方面的潜质,下午就把我们招收到学校的足球队里,我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手舞足蹈。从此,我深深的爱上了足球。

爱上足球,持之以恒

进入学校足球队,我听从教练的安排,早上积极到校参加训练,足球的技能是很多的,有:大腿颠球、脚背颠球、头球、脚内外侧倒球、踏球等许多技能。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足球技能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需要刻苦地练习,才能掌握这些足球技能。就说“大腿颠球”这一项足球技能练习吧,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只能颠一两个,感觉动作非常不协调,总学得球不听使唤,足球好像一只调皮的猴子,在我的腿上上蹿下跳,总是落到地上,有时球还磕到了我的脸上,我总是不停地捡球,一会功夫我已是汗水淋淋,精疲力竭。

我很困惑也很沮丧,我想,我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掌握这个足球技能啊?于是请教常老师一边耐心地给我做示范,一边告诉我:“大腿垫球”这个动作是需要两条腿互相协调才能颠得好。观看了老师的动作,我发现球好像有了魔力似的,老师一颠起球,就像铁片贴住了磁石,球在老师的腿上上下跳动,就是不落到地上。

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也要练得像老师那样出色。我利用早上、放学训练的时间,刻苦练习足球基本动作,我试着模仿老师的动作,可是一到左腿,总觉得不灵活,足球总是飞出去,动作缺少连贯性。于是我想先练习单腿颠球,等练习熟练再练习左右腿交替进行练习。渐渐地我找到一点规律:最开始颠球颠得不要太高,大腿要尽量放松,腿要尽量抬高,和地面呈九十度。虽然天气很热,但我仍然坚持着,两个……五个……七个……

我一遍遍练习,不停地捡球,不停地颠球,一会功夫衣服都湿透了,汗水几乎蒙蔽了我的眼睛,我仍然坚持着,一个星期后,最后我竟然颠了30个!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通过练习足球技能,我感受到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需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喜欢他,就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努力拼搏,硕果累累

两年的足球训练,足球的基本技能掌握扎实,团队配合默契,射门脚法扎实,俨然一个名副其实的足球人。在我和哥哥的带领下,学校每学期组织的班级联赛,我班均获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我们努力拼搏的结果,是我们积极向上的体现,是我们集体团结的展示。代表学校参加的足球比赛,取得男子“市长杯”第七名,区男子足球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冲破迷雾,扬帆远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热爱足球的阳光少年贾宇轩,会对足球一直执着的追寻下去。

主题少年说心得体会实用二

邵帅今年16岁,2019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邵帅一岁时父母离异,跟随妈妈邵丹生活,2019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19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1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1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抢救过后,医生都离开了,帅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给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儿了。”说到这里,邵丹大声地哭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着恐惧,还有急切以及无助。”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2019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

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

少年说心得体会实用 《少年中国说》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