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周长的认识听课心得(2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周长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一些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周长的意义。
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师:多媒体课件、测量周长记录单
学生:直尺、软尺、线、纸杯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蚂蚁沿树叶边线爬行一周的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蚂蚁爬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上,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问题:在数学上,蚂蚁爬过的这一周的长度叫做什么呢?
教师顺势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利用视觉,感知周长
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出示情景图(例1左图)。
提问: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镶在什么地方吗?
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桌布边沿。
出示模拟桌布并演示镶花边,引导学生发现花边围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
出示情景图(例1右图),指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并指
周长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周长的认识听课心得(2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