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22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总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和其他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安全设计)。该系统基于B/S 与C/S 相结合,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充分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管理。
  [关键词] 教务管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c)-0000-00
  
  1系统概述
  本系统基于复合型网络结构,利用结构化开发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过程。系统的构建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结构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C/S模式由客户机和服务器两个层面构成,其形式逻辑和事务逻辑放在客户端,数据逻辑和数据存储位于服务器端。客户端软件一般由应用程序以及有关的数据库接口组成,当系统的应用程序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事务处理逻辑时,每个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也都需要更新,系统维护比较麻烦。
  B/S 结构模式是一种以Web 技术为基础的新型MIS 系统平台模式,它把原C/S 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及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即Web 服务器)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系统: 浏览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浏览器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负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因此,本系统将采用B/S结构模式。
  该教务管理系统的系统规划总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要能够对学校的日常教务活动进行管理、分析、控制以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水平;二是对外要能够及时发布日常信息,方便外界了解学校的教务状况,在校内、外之间建立一个高效、快捷的沟通途径。
  由于外部系统涉及许多关于网络编程、系统构架、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等许多内容,而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内部教务管理的数据库系统构建。
  2系统设计
  进行系统设计前需要进行用户的需求分析,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项目组了解到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和处理流程。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登记教师档案,对学生登记学生档案,以及对变动进行档案修改;教学管理人员对每个学期考试进行考试安排,结束后由教师登记学生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统计;每个学期末,学生根据各系提供的下一学期所开课程选课,教师接受下一学期教学任务;每个学期末,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评比,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各级领导还要随时查询各类教学信息。
  通过以上功能分解,完成对系统概念模型设计,其中包括9 个实体,12 个联系。之后,需要进行概念模型向数据模型的转换,其中9 个实体转换为9 个关系表,而12 个联系中,有2 个包含关系,另外,填写、变动及考核分别反映在基本信息表、学籍档案及教师考核表中,所以概念模型经过转换后得到如下关系模式 (加下划线的属性为主键):
  ①院系(系号,院系名称,院长)
  ②专业(专业号,专业名称,辅导员,学生人数,备注)
  ③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学生类别,班级名称,备注)
  ④登录信息(登录ID,学号,登录密码)
  ⑤学籍档案(学籍档案ID,学号,姓名,入学成绩,学生类别,班级名称,综合成绩,奖惩记录,毕业去向,备注)
  ⑥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系,职称,工资,备注)
  ⑦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数)
  ⑧成绩(学号,课程号,分数)
  ⑨教师考核(ID,教师号,教师备课质量等级,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综合评价)
  代码设计事关全局,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代码必须具备:唯一性、通用性、可扩充性、简洁性、系统性和易维修性。常用的几种代码主要有:顺序码(如本系统中的课程编号);层次码(如本系统中的学生编号);助记码(如本系统中的存储表编号)。
  二、输入、输出设计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输入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好的输出设计可以为管理者提高简捷、明了、有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环境。
  输出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
  输出方式的选择:系统的输出方式根据输出信息的使用要求,信息量的大小、输出设备的限制条件来决定。
  输出报表的设计:报表内容要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对不同的用户,应当提供详细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报表。
  输出设计说明:输出设计说明包括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
  输入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输出需要的前提下,做到输入方法简便、迅速与经济。输入设计要遵循最小量、简单性、早检验、少转换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输入方式的选择:输入方式根据数据产生的地点,时间,周期,数量及特性,处理要求的确定。
  输入数据的活动及输入格式的设计:原始数据的获得需要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确定收集的时间和方法;了解数据产生的周期,平均发生量及最大量。此外,输入的格式还需仔细设计,本系统为方便管理人员输入信息,设计专门的输入记录单,按屏幕填表或对话发生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的校验输入设计:输入数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校验是保证输入设计的重要环节。
  虽然教务管理系统不像其他企业系统或银行等金融系统那样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高,但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为使系统能良好的运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对突发性物理破坏能做到应急处理;对突发性大量访问和查询的控制;严格控制不同级别用户的权限,以防后台数据库手的恶意破坏;防范人为的破坏;对于数据库要在前后台都有日志记载,使得系统故障后能向前恢复,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3结 语
  本系统针对当前高校的发展状况,就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教务管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多方位的系统分析,较准确的把握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在此理论基础上有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
  开发一个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项目组成员的能力有限,所以本系统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本系统主要对教务管理的校内管理功能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而对于基于网络的前台界面设计却未提及;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中也有很多欠缺。这些都督促着项目组成员在今后的研究学习中,逐步完善对本系统的外部设计以实现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还要争取经过不断的努力,使本系统更加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卫红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2).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2).
  [3]孟彩霞.《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8).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冯琰君学 历:本科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总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和其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