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医院感染控制心得演讲(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处,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

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次。

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

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督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项目,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核一次。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

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2022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201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时间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须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4、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等检测。

5、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6、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

1、加强口腔科,换药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2、加强手术室管理,三区布局合理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3、级爱情那个供应室管理,启动以消毒供应室为助中心环节的消毒灭菌工作。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

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制管理。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2022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三)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

(四)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五)加强感染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六)做好清洁消毒管理。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七)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拥挤,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八)加强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九)加强感染暴发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增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一)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6.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7.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

(二)急诊。

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

4.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5.采取设置等候区等有效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

4.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5.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并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进出隔离病房,应当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

(2)应当制定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制作流程图和配置穿衣镜。配备熟练感染防控技术的人员督导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防止污染。

(3)用于诊疗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应当专人专用。若条件有限,不能保障医疗器具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

4.重症患者应当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收治重症患者的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不得收治其他患者。

5.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6.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

(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诊区、病区(房)的通风管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二)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情形,做到以下防护。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防渗隔离衣。

3.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时:

(1)采取空气隔离措施;

(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

(3)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

(4)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戴手套;

(5)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

(6)房间中人数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三)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

(六)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

(七)每位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一)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区。

(二)患者进入病区前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三)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四)加强对患者探视或陪护人员的管理。

(五)对被隔离的患者,原则上其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减少患者的移动和转换病房,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止患者对其他患者和环境造成污染。

(六)疑似或确诊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更换干净衣服后方可离开,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七)疑似或确诊患者死亡的,对尸体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家。

2022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每半年对各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分层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计划培训以下内容:

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

2、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

3、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的分类、职业暴露防护;

四、强化手卫生管理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卫生安全职业防护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认真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安全。

六、加强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

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使用及证件进行检查。

七、病区环境卫生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管理要求,病房地面拖洗工具专用,各病房不交叉使用,对病区清洁用具要求:每天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并定期进行保洁效果评价。

2、对病区环境保洁工作开展全面考核和监督,制定室内、室外卫生检查考核表。

3、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与考核。

4、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2022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24小时     b.48小时     c.36小时      d.12小时

2、按规定,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洗涤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混合清洗、消毒 b.混合消毒、清洗    c.单独消毒、清洗 d.单独清洗、不消毒

3、130.按规定,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4、按规定,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住院病人 b.门诊病人  c.病人陪人  d.探视者

5、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6、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8、按规定,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的时限为(   )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9、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是(   )

a.带菌者     b.已感染的病人     c.环境储源   d.动物感染源

10、《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界定为(   )

a.管理科室    b.业务科室    c.综合科室      d.赋予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

11、.按规定,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12、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原因是(    )

a.病人自身抵抗力增加,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降低

b.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

c.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降低

d.病人自身抵抗力增加,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

13、按规定,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    ) 

 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既可

14、《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为(    )

 a.混合放置、一起装运   b.半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c.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d.封闭运送、一起装运

15、82.戊二醛属灭菌剂,常用灭菌浓度和对医疗器械浸泡灭菌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

a.1%;.8h ;       b.2%;10h;       c.3%;5h;      d.0.5%;6h;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由那些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

a.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   b.临床相关科室  、检验科、药剂科

c、供应室、手术室、预防保健科、设备科、后勤科室、人事科 d.党办、保卫科

2、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               )

a.高度危险物品    b.中度危险物品    c.低度危险物品   d.无菌物品

3、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

a.2%戊二醛       b.0.5%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   

4、输血相关感染有(           )

a.爱滋病、梅毒、疟疾     b.乙肝、丙肝、戊肝  c.巨细胞病毒   d.甲肝

5、采用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               )

a、麻疹        b、腮腺炎        c、流脑         d、甲肝

6、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        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7、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8、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b、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c、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d、使用厕所前后

9、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10、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1、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12、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                       )

a、血液及血制品   b、输液制品   c、药品及药液   d、诊疗器械和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1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包括(           )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b.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c.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d.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14、《消毒技术规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d.表皮葡萄球菌   

1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落实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

 a.对病人作适当治疗 b.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c.必要时隔离病人 d.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立即转院

1、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2、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和感染性废物一起收集。

3、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交监控医师登记后报告医院控感办。

4、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5、自身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其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

6、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7、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

8、新生儿在住院48小时内出现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属于医院感染。

9、爱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爱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0、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11、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

12、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

13、高效消毒剂是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14、碘类、醇类消毒剂是中水平消毒剂。

15、体温表、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但消毒要求并不同,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1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17、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20小时。

18、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19、病人的易感性主要包括年龄、免疫力、所患的疾病及所应用的诊疗方法。

医院感染控制心得体会范文 医院感染控制心得演讲(五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