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实用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5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2、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3、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

教学准备:

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

1、我的课余生活)

(二)小辩论

1、教师播放明明的录音。

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师生之间开展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

4、师生辩论的主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

(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

(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

6、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

1、我的课余生活)

(二)小辩论

1、教师播放明明的录音。

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师生之间开展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

4、师生辩论的主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

(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

(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

6、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

7、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陈词,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只是读教科收,做习题,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习、娱乐、休息、锻炼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学习

娱乐

休息

锻炼……)

(三)小调查

1、同学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

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

3、请每位同学填写书上第4页的调查表。

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

5、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得合理?哪些方面安排得不够合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有些游戏该玩,有些游戏不该玩。

2、学生追求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积极,有益。

3、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做到爱玩,但不疯玩,玩得有度。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社会上因儿童玩了不该玩的游戏,而发生悲剧的真实事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设计的假日方案,家长能接受吗?

2、进行全班统计,统计选项分为:(1)接受,(2)部分接受,(3)不接受

3、请家长不能接受方案的同学说说家长不接受的理由。

4、集体帮助再次修改方案。

(二)开展辩析活动

1、我们同学都乐于帮助班上的同学,请你们也来帮助下面两位同学。

(1)聪聪是电脑高手,打开电脑,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2)乐乐爱玩打卡游戏,家里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卡,一有机会就趴在地上打卡。

2、请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帮助,我们该怎样劝劝他。

3、全班进行交流。

4、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老师板书:

玩要有度

玩要有品位

(三)开展讨论活动

1、请学生各人发表高见,怎样才能玩得有度?

2、集进行归纳,老师相应板书。

3、在生活中,有哪些游戏,活动是健康、积极、有益,值得我们玩的呢,四人小组进行归纳,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4、全班进行交流。

5、选择

一、两个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玩一玩,体验体验这个游戏好在哪里。

6、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该玩的游戏,学生一旦玩了不该玩的游戏,会给自己带来很坏的影响,甚至是恶果,请大家读一读中列举的例子《不该玩的游戏》。

7、讨论:这位同学玩了赌博游戏后,给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8、有些不该玩的游戏带来的影响更加恶劣,补充事例《救救游戏厅里的孩子》

9、听了这个真实的事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彼此交流。

10、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游戏是不该玩的?并说说这些游戏的危害。

11、总结:玩是有学问的,我们一定要玩得有度,玩得健康、积极、有益,不该玩的游戏坚决不玩。

(四)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向自己的家人做一次生活调查,了解他们以前都玩哪些游戏活动,并向他们学一学玩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的年代里,游戏的变迁。

2、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3、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造新的游戏,自己制作玩具。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向家中的长辈了解游戏的变迁历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们课后向家长做了生活调查了吗?

2、全班进行统计,得出课后完成调查作业的人数,提出表扬。

(二)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生活调查,你们都了解到什么呢,请告诉你四人小组中的同伴。

2、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做交流发言。

3、过渡: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家人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和我们现在玩的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其实,游戏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缺点,请大家读一读书上第6页的《游戏的变迁》,做进一步的了解。

4、在这么多游戏中,大家原先自己玩的游戏有哪些?

5、通过向家长学习,自己学会玩的游戏有哪些?

6、请向家长学到的新游戏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大家玩一玩。

(三)开展辩论活动

1、通过调查了解,你们认为是自己现在玩的游戏有意思,还是当时家长们玩的有意思?

2、按照学生所持观点的不同,自然分成两个组,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加入其中的一组参与辩论。

3、辩论围绕的主题是:

(1)现代游戏的利与弊。(2)过去游戏的利与弊。

4、过渡:其实,每种游戏都有自身的特点,它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甚至孩子们长大了,对自己儿时玩的游戏,还会恋恋不忘。

5、请学生读一读书上第7页的新闻链接《久违了,“弄堂儿戏”》

(四)开展游戏活动。

1、你们羡慕这些叔叔阿姨玩得快乐吗,让我们一起也来玩一玩。

2、宣布玩游戏的要求:

(1)自由分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游戏活动。

(2)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是现在的游戏,也可以是家长们当年玩的游戏。

(3)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3、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活动。

4、回教室交流自己玩完游戏后的感受

(五)开展设计活动

2、学生动脑、动手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与制作,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

3、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六)总结全文

愿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大家过得健康、快乐而有意义!

2.不和烟酒交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学生自己周围人的吸烟状况和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着“烟民”人数多,危害大的问题。

2、通过学生的环境调查---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看一看有多少烟头,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3、懂得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并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学准备:

进行有关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调查结果展示与讨论(机动)或调查学生家庭中爸爸(爷爷、外公)抽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家人的态度等。

1、将学生课前调查资料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

(1)统计

被调查人对吸烟的态度:

(2)结论与启示

2、分小组讨论结论与启示。

3、每个小组在白纸上写出本组同学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4、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

(二)结合书本资料及课前调查情况讨论“吸烟的危害知多少”。

1、学生阅读书本资料p8-9。

2、同座位同学相互讨论。

3、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

(三)画一画,你能将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或对环境的危害画出来吗?

1、分小组讨论、设计。

2、展示设计结果,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设计意图。

(四)谈一谈,吸烟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

(1)阅读课本第十页小资料---危害知多少,(2)同学自由发言谈感受。

(五)模仿表演

(六)怎样帮别人戒烟

1、阅读课本中有关资料。

2、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方法多。

3、说一说:你有帮助别人戒烟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做的?

(七)法律宣传员

1、阅读课本第14页“法律看台”。

2、说一说有没有违反这些法律条文的现象,应如何对待?

3、设计一段小品宣传“法律看台”中的内容。

(八)课后作业。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戒烟方法,帮吸烟的爸爸(爷爷、外公)戒烟,帮身边的人戒烟。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

1、你是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戒烟的?

2、别人怎样对待你的戒烟帮助?

3、你觉得你的做法成功吗?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通学习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吸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行动宣传戒烟,除了吸烟以外,还有很多人有着另一个不良的嗜好,这就是酗酒,据统计,我国每年酒的消耗量相当于一个西湖,十分惊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酗酒的危害有多大。

(三)大家谈---我见过的醉酒人

1、同学们家庭及父母的朋友中有没有酗酒者,他们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

2、自己有没有饮酒的经历?

3、用一句话说明酗酒的危害。

(四)相声欣赏或表演

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形式,目的就是寓乐于教,使学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知道酗酒的危害。

4、分工---绘画小组和文字抄写小组

5、如果当堂课内完成不了,可在课后继续完成。

(五)远离毒品

1、我们了解了吸烟、酗酒的危害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另外一种更可怕的东西---毒品。

2、放有关资料录象片或图片展片:吸毒的悲剧下场。

3、展示毒品危害的统计数据(参见课本第16页有关资料)。

(六)了解毒品是什么

1、什么是毒品?

2、毒品有哪些危害?

3、殷汉林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4、为什么说毒品是“白色瘟疫”?

(七)想一想,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吸毒危害的事例。

2、你知道为什么一日吸毒,终生想毒吗?

3、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4、你知道有关禁毒英雄的故事吗,向大家说一说。

(八)表演

1、分组根据课文中“科学告诉你”编制节目――如何拒绝“毒招”。

2、表演、欣赏、点评(由学生自己完成)

2、教师总结、引导。

(九)课后作业——做一个远离烟、酒、毒品的社区宣传员。

1、漫画、标语设计:主题――远离毒品或毒品的危害;要求:主题突出,简洁明了;

2、大家一起出黑板报:主题:我们对烟酒亮“红灯”。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篇二

1、为自己喝彩;

2、我坚持,我成功

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自信,从而通过积极的努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勇敢地追求理想。

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通过指导孩子们从自信做起,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自己能成功,充满信心地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努力做一个自信的、积极向上的人。

1、两套活动表格、书法条幅、学生照片。

2、搜集有关坚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资料。

两课时。

1、师:如果别人现在碰到困难,最需要你的鼓励,你对他说什么?

2、假设你碰到了同样的情况,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

3、谈谈听了自我鼓励的话之后的感受。

4、师小结:经常鼓励自己能使自己变得自信。

1、提问:我们还有什么方法使自己变得自信,不怕困难了?

2、出示男孩想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的图片,问:他是想什么办法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的?

3、总结方法一,自信从点滴做起。

4、出示表格范例,指名读一读。

5、提要求:孩子们,你们能像男孩一样定下自己改掉缺点的目标吗?做得怎样呢?

6、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7、学生汇报

8、老师的奖励:把有进步的同学的名字照片贴在“队角”的“我进步了”栏目中。

1、演示情境故事,提出面对山的难题,想一想,一休会怎么做?

2、出示父子情境对话,想一想,孩子该怎么做?

3、讨论回答,说方法。

小结:如果事情本身难以改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4、总结方法二,自信就是勇于改变自己。

5、活动:列出自己面对面的问题,谈谈你曾经想过什么办法进行改变,效果怎么样?

1、师讲述情境故事,贴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横幅,解释意思。

2、打出小珊的“计划书”,提问:小珊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3、实践:我们也像小珊一样写下自己的计划,为自己的计划和梦想去奋斗。

4、学生写计划书。

5、总结方法三,自信就是相信梦想,马上行动,尽力做好每件事。

出示结语:为自己喝彩吧!成功就在我们的身边!

继续按照三个表格的内容完成对自己的反省、总结,把它们收集到自己的“成长档案”里面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篇三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实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