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ad心得体会文库实用 cad感悟总结(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cad心得体会文库实用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pcb的设计现在又很多软件,其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是protel 99se, 上一周我们主要学习了protel 99se,因为之前用过该软件,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

一、 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对protel99se的应用;

2、能在protel99se中绘制原理图和pcb板;

3、结合自动布线,自动布局,懂得手工布线、手工布局的好处以及必要性;

二、 实验内容:

用protel99se绘制双机通信电路原理图及其pcb图;

三、 实验过程:

1、 创建设计项目:

选择file » new》pcb project,创建一个项目文件,在files 面板的new 单元选择file » new 并点击schematic sheet,则在项目文件下创建了一个原理图文件,在files 面板的new 单元选择file » new 并点击pcb,则在项目文件下创建了一个pcb文件,项目创建成功;

选择file »save project,分别保存项目文件、原理图文件和pcb文件;

2、原理图的绘制:

在面板右侧点击libraries,在这里可以查找到原理图说需要的元件,常用的分立元件在miscellaneous 元件库中,一般连接器在miscellaneous 中,而其他的封装元件都可以用search在lib中搜索,对照交通灯原理图,在protel99se中找到所需要的元件,用导线将元件链接起来。

附件1:protel99se双机通信原理图,完整图参考下一页

3、pcb的设计:

1、将原理图导入到pcb图中,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更改元件的封装。适当更改其他元件的间距;

2、使用自动布局,对元件的布局进行调整,自动布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板子的美观,vcc和gnd的电气干扰等,适当调整元件的布局;

3、更改布线规则,作出keep-out层,使用自动布线进行布线,布线完成后,手动进行调整,由于作板时过孔金属化较昂贵,为降低板子的做工成本,做好将焊盘的引出线放在底层;

4、布线完成后,对板子的top layer层和bottom layer层进行覆铜,为保证线之间信号干扰达到最小,选择去除死铜。

附件2:protel99se2004双机通信pcb图,完整图参考下一页

四、制作电路板的注意事项

1、电路板边框不能规划错。电气边界应该在禁止布线层上规划;物理边界应该在机械层上规划。

2、布局时注意元件以及其编号和标称的位置。电路板上同一元件,尽量放在一起;元件的朝向要有条理,元件的编号和标称位置要合理,要靠近元件,尽量让他们朝上或者朝右,不要出现各个方向的情况都有,更不能使元件的编号和标称跑到板外的情况。

3、不要用错元件的封装。

4、不要出现布线不通的情况。执行自动布线命令后,如果板上还有飞线,则说明该线没布通,必须取消,调整好元件位置重新布线。

5、布线时最好打开在线规则检查。

6、注意电源线和接地线要加宽。

五、实验心得

在实习的一周里我发现了自己在电子cad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努力改善了很多,同时也使得自己进步了不少。固我们的知识,这样就更容易让我们来发现自己在哪一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发现问题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且还通过跟老师或者同学来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到自己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一步一步的渐进,自己还从中吸取很多精华。

总之,在这一周实习中我学到的知识很多,学到了平常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当然,这只是我们学习电子线路cad的开始,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想老师请教,在实践中学习,争取熟练掌握这门软件。

最新cad心得体会文库实用二

学习《auto cad》,需要一定的画法几何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识图能力,尤其是几何作图能力,一般来说,手工绘图水平高的人,学起来较容易些,效果较好!

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cad的

cad心得体会文库实用 cad感悟总结(三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