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温传统心得体会总结 优良传统心得(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重温传统心得体会总结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2021年4月16日,我院党史教育培训班在东江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我有幸作为首批学员,参与了为期2天半的“重温党史守初心”主题培训。在重温党史的过程中,让我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汲取精神“钙”营养,锤炼党性,收获良多。

首日,我们换上红军装,戴上八角帽,精神抖擞参加了开班仪式。神圣庄严的奏国歌仪式后,我院党委书记邓明辉作了动员讲话。邓书记指出,我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第二支队健康医院,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希望大家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党史教育,重温革命历史,真切感受先烈的坚强党性与家国情怀,领会高潭革命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开班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中洞改遍雕塑广场,参观百庆楼、百祥楼、湖山书社、红军医院等。在百庆楼门前,我们在带班领导骆立荣同志的带领下,庄重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带着崇高的敬意,我们参观了周边的教学点。在当地戴姓后代居民(以下简称为“戴叔”)的讲解中,我了解到,中洞百庆楼是中洞革命纪念地主要建筑之一,属东江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原为戴姓民居,是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里面展览了张善铭、董朗等领导人的卧室及警卫室、储藏室及陈列文物,张挂了当时组织机构序列、领导人像、简介、文物图片等,结合戴叔的讲解,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百庆楼丰富的历史内涵。戴叔带我们来到红军井边,看着清澈的井水,手捧起一丝清凉,心中不禁马上有了“饮水不忘挖井人”的万千思绪......戴叔还现场教我们制作红军茶,戴叔说,当年百姓接待红军,采集了新鲜的薄荷叶、香叶,加入芝麻、炒米花、花生等,提取清澈的井水,制造出“红军茶”,为当时红军解渴消暑。这种茶的做法,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现在成品类似于如今潮汕地区的“擂茶”。戴叔说,无论他去到哪里,做红军茶的材料会一直带到哪里,这是茶的清香的传承,家族的传承。我们细细品味着自己制作的红军茶,口中甘香一直回味,听着戴叔的话语,我想,这更应该是革命优良传统的一直传承吧!

下午,我们的体验任务是“重走红军路,高唱革命歌”。我们沿着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开始了7公里的徒步。一路上党旗飘扬,彩旗招展,我们在山路密林间,体验当年革命者血与火般艰苦的战斗生活,感怀红军战士的革命情怀。

次日,我们依旧整装待发,早早来到了高潭革命纪念亭,参观了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到,东江地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精神源远流长。在这片热土上,澎湃、周恩来、徐向前、聂荣臻、董朗等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英勇斗争,留下光辉足迹!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无数东江儿女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谱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英雄赞歌!看着听着一个个洒满热线的历史故事,我们不禁感叹“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中,我印象最深、最为感动的是“革命母亲”陈二的故事:当时大茂乡农会秘书张娘先带着母亲陈二从中洞送信到海丰,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威逼利诱他们说出山里的红军和群众隐藏的地方。他们只说自己是讨饭的,一点实情不透露给敌人。敌人残忍割下了张娘先的头颅,让陈二用衣襟包着,一路押送到高潭圩,陈二满怀悲愤,坚决不透露实情......怀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从陈列馆出来,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牺牲的烈士有8828位,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而有名字留存的只有200多位......我的眼眶再一次湿润,我们默哀一分钟,并进行了鲜花仪式。献上鲜花的那一刻,我们内心都深受触动,大家心灵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涤——先辈们敢于奋斗,甘于清平,为了劳苦大众,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生命,在恐怖的环境中,宁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用顽强惊人的毅力同敌人不懈的斗争,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

培训班结束时,我们举行了结业仪式,看着结业证书,百感交集。短短2天半的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开展党史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我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我将在平时岗位上更加严于律己,进一步维护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我将继续端正学习态度,寓史于理,寓史于情,一定争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模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新时代的开端,我们要用心感悟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为人生注入昂扬精神,为事业插上强健翅膀。让我们一起学好党史“必修课”,书写梦想“新答卷”

最新重温传统心得体会总结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迈进了李大钊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灰白黑三种色调组成的民族建筑,显得格外威严、庄重。

穿过八根功绩柱,我缓缓踏上了象征李大钊革命生涯的38级台阶,步入瞻仰大厅。在这里安放着李大钊同志的汉白玉塑像。雪白的汉白玉象征着李大钊同志高风亮节、光照千秋、大公无私、一尘不染的品格,沉静、深思的神态,再现他忧国忧民的心境。他的双眼凝视着前方,他炯炯有神的目光,穿透的是黑暗的笼罩,看到的是未来的光明。他注视着华夏神州,时刻提醒后人,要“冲决历史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站在先烈的塑像前,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让我的心灵再次得到洗礼。

我聆听着讲解员对李大钊生平事迹的介绍,仔细地观看着记录李大钊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实物资料。一幅幅图片不时在脑海中浮现,激迫我的思想再一次放飞,回到那黑暗万恶的年代,去追寻先烈的足迹,体验一下革命志士为苦难中国寻求出路的艰辛。

1889年10月29日,一个伟大的生灵悄然降生在河北省乐亭县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青年时代的李大钊,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他顺应时代的要求,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传播革命真理,唤醒民众,同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从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推动北伐战争;从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到为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李大钊的一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生。他为人谦和、高风亮节的道德品格令我钦佩,他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令我振奋。

作为李大钊故乡的后来人,我一定会继承大钊的遗志,学习和发扬李大钊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一定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浩然正气,用自己的工作业绩,告慰先烈英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振兴祖国!

最新重温传统心得体会总结

同志们:我们:

根据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今天我为大家上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今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合会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迎来新春佳节时,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全党不忘初心,记住使命,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奋斗历程,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加强

重温传统心得体会总结 优良传统心得(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