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科普心得体会初中如何写 生物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生物科普心得体会初中如何写一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 教学重点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等内容。

三、 教学难点

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等内容。

四、课时分配

本册书需要36课时第一章人的由来需要5课时,第二章人体的营养6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3课时,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需7课时,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课时,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五、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健康度过青春期。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被列为10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

其中第5主题,还把第7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人的生殖和发育和第10主题中的“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整合于本单元,使“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主题更为完整。

七、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好导学案,抓好教学落实,每学完一章进行测试,每节课有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应用课堂教学媒体及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按大纲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八、成绩分析

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参加考试160人,及格率0.88,优秀率0.63,平均分80.40。其中两名同学成绩没过30分,有20名同学没及格,综合分排名较靠后。本次考试题较基础,如果加强管理学生,及时做好检测工作,落实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成绩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九、奋斗目标

这学期在开学初制定好教学计划,同时培养学生制定好学期计划,在这学期从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高效的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期末做好复习计划,带领同学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取在期末考试管局排名第五。

十、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人三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一章测试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第三节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第二章测试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测试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章测试

期中

第五章 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第六章测试 机动周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第七章测试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描写生物科普心得体会初中如何写二

>

按大纲要求七年级上册应开出演示实验4个,实际开出3个,开出率为75%;学生分组实验7个,实际开出7个,开出率为100%;学生自做实验3个,实际完成3个,开出率100%。

七年级下册应开出演示实验6个,实际开出4个,开出率为67%;学生分组实验4个,实际开出3个,开出率为75%;学生自做实验2个,实际完2个,开出率100%。

>

1、无法完成实验客观原因:我校七、七年纪共有8个教学班,6名生物教师,均为兼职教师。其中七年级教师2名(每人两个班),七年级教师4名(每人一个班)。迫于教学压力教师以自己的主课为主,加之学生对辅课的不重视、教学时间紧,所以任课教师从思想上没有引起对生物实验课的重视。

2、无法完成实验具体原因:

七年级上册学生演示实验“观察鱼的呼吸”:由于试验活体动物因各种原因无法准备,教学时间紧迫。

七年级下册学生分组实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由于该实验需要水蚤,水蚤无处找寻,没有完成。

七年级下册演示实验“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程,观察人体(男、女)细胞染色体的排序”:由于各班上课时间不一、无法找到家蚕进行试验。

描写生物科普心得体会初中如何写三

>

>

(1)了解培养基的配置原理和方法,掌握分离培养微生物的有关准备工作。

(2)掌握高压灭菌方法及原理

>

(1)培养基的制备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从营养角度分析:

营养:碳源、氮源、能源、生长素、水分和无机盐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2)湿热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

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

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实验材料与方法

配制培养基所需器材

实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实验器材:500ml三角烧瓶、蓝盖瓶、5ml刻度吸管、培养基、天平、砝码、

称量纸、药勺、500ml、100ml量筒、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平皿、剪刀等。

培养基等集中放讲台前高压桶内,送到洗刷室统一高压灭菌条件及注意事项

高压灭菌条件:121.3℃,15min。含糖培养基113℃,15min。

倒平板电炉加热灭菌好的培养基打开平皿包装倒平板(10块)注意事项: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a.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b.瓶口要过火焰。

c.左手掀开平皿小口。

d.倾注满皿底再多一点,约10ml(7cm直径平皿)。

e.推放一边要轻缓,不能晃起琼脂挂壁,易在培养过程中污染杂菌。

f.完全凝固再翻转平板放塑料筐内,4℃备用。

>

(1)如何证明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把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的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瓶),标上记号,置25℃~30℃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如果培养基没有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如果某一位置的培养基出现了杂菌菌落,可能是摆放的太紧,导致蒸汽不畅,或锅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致,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如果大部分或全部菌种瓶都出现杂菌,说明灭菌温度或灭菌时间不够,应提高压力或延长灭菌时间。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2)为什么说消毒与灭菌是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由于病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不同途径和媒介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造成疾病流行。因此,杀灭或清除存在于体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对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煮沸、火烧、日晒等方法杀灭或去除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实际上,除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需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或感染外,在微生物学实验室、食物保存、饮水净化、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等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

>

>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种工具与接种方法,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铲、接种钩、吸管、滴管、棉签等。常用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接种的关键是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的原则: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有器皿均须严格消毒,培养基应事先做无菌试验,

接种工具使用前后须经火焰烧灼灭菌,棉塞不能乱放,始终夹在手指中。在培养四大类微生物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多数细菌为专性需氧菌与兼性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多数食品腐败菌和工业用菌种,以及人和动物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并且在近中性(ph6.5~7.5)条件下生长良好。多数放线菌为好氧菌,少数为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多数适宜在偏碱性环境中生长(ph7.5~8.5)。

>

(1)实验材料:实验设备:温箱。

实验器材:毛霉、曲霉、青霉、根霉、啤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酵母菌、细黄链霉菌、pda平板、高盐察氏平板、高氏合成i号平板、塑料筐、20%甘油水溶液、镊子、接种铲、无菌盖玻片、无菌滤纸、无菌载玻片、石棉网、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等。

(2)实验方法:平板接种:毛霉→pda平板(点植法)

啤酒酵母→pda平板(五区分离划线法)青霉、曲霉→pda平板(连续划线法)

>

1、取灭菌后小室平皿。

2、取无菌pda琼脂薄层平板,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切割成0.5~1.0cm2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培养小室中的载玻片上,制作过程注意无菌。

3、用接种环取少量霉菌的孢子接种于培养基四周,用无菌镊子

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并(转载于:l灭菌的20%甘油(用于保持湿度),盖上皿盖,标记,置28~30℃培养3~5d

>

1.取粮食样品20g,放入无菌烧杯,加无菌水洗涤,

反复10次,弃去水后,将粮粒倒于平皿内备用2.镊子取粮食种入pda琼脂内,每皿可接种5-10粒。

放线菌的接种:取细黄链霉菌划线法接种,在接种的划线处,无

菌操作斜插入盖玻片数张。

>

1.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2.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3.

生物科普心得体会初中如何写 生物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