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孝顺感悟心得(五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孝顺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一
孝敬父母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孝德就被人们当作“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用小草比喻儿女,说明做儿女的无论怎么样孝敬父母,都难以报答父母深厚的恩情!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周朝负米养亲的子路、汉朝“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的皇帝刘恒、宋朝精忠报国的岳飞。在母亲病后,天天守在母亲的床前,为母亲倒屎倒尿洗衣服的朱德元帅等都是孝敬父母的典型
今天,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首先就要关心自己的父母。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吗?孝心需要行动。父母身体不舒服时送上一杯水、一句问候;妈妈买菜回来,自己主动接一接;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行动,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带来幸福。事不在大小,关键在行动。
随着我们身心的发展,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我们希望摆脱成人对自己的控制。一些同学对父母的干涉非常反感,厌恶父母的唠叨、批评,这种逆反心理导致和父母关系紧张。面对这种.种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使父母精神上得到安慰;孝敬父母,还应该表现在对父母的理解上。无论父母对你说多么过头的话,我们都要深深体味其隐藏着的一片深沉的爱,不应该让他们生气、伤心、失望,更不应该存有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批评教育,千万不要顶撞,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事后心平气和地予以解释,绝不能向父母发脾气;父母如有过错,在规劝时也要态度诚恳,言辞委婉,使父母乐于接受,因为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义务,没有指责他们的权利。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像大海一样深厚。当我们很小时,父母一滴奶、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上学了,父母在照料生活的同时,还要操心我们的学习;我们病了,父母求医找药,日夜守护。为了我们,父母可以作出一切牺牲。
可以这样说,学习成绩再好的学生,如果不孝顺父母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学生。每一个中学生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首先要在孝敬父母这一项考核中争取满分。
一个不能孝顺、尊重父母的人,一定是个品德低劣的人,他不可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他一定会被有良知的人所歧视,他也一定会被这个社会所唾弃!孝顺、尊重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我认为,能勤奋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孝顺、尊重父母最好的表现!我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儿女、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有关孝顺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二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是我们的恩人,也是我们的亲人,养育了我们,也教导了我们,而且为了让我们更好成长,努力工作。他们不求回报,也不在乎我们知不知道,只是在我们的背后默默的帮助我们。
父母之恩永生不忘,作为儿女,这份恩情,我们不但要铭记在心,同时也应该做到孝敬父母,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不给爸妈添麻烦,让爸妈开心,做好子女该做的事情。或许有些同学会说,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让他们高兴?只需要我们平常的时候,帮爸妈端茶倒水,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简单却也属于尽孝心,也能够为爸妈减轻压
孝顺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孝顺感悟心得(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