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 家庭和睦心得(四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个家庭的家风就是这个家庭经过一代代人的积累、传承下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于所有家庭成员的言行都具有约束和指导作用。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有的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我来谈谈我家的家风。
汲取书的营养
父母虽未曾提过笔,读过书,但十分乐意我们向书汲取营养和智慧。父母虽然不曾欣赏过“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名句,却深信“读书能改变人生,读书的益处大如山”。“想买零食,我没钱;想买书,我砸锅卖铁也支持你”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家中虽然没有“书本堆积如山”的规模阵列,但也是“书日日似新”。我想“家风”中应该有一列是读书的吧。不知是否读书渐渐多了,自己的文采稍稍有长进,不再是写那些枯燥厌烦的文字了。
诚实似财富
若读书是人生的一道美景,那么诚实亦让人驻足。诚实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人在仍合场合说话,都一定要诚实讲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础。一个人若要得到他人信任,首先就要诚实;欺骗他人,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而且,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父母时常教育我们。而当自己做错事情,父母并不是一味责罚我,而是让我学会认识错误,让我学会改正错误。父母常说“诚实似财富”。我想是的。
不歧视他人
父母从来不会因为种族,国家,才学高低,相貌美丑而歧视、羞辱他人。
家是开小卖部的。偶尔会遇见几个异国风格的人来购买果汁饮品。父母未曾因为他们的肤色和国家不同,而将饮料价钱刻意提高。相反,父母会友好推荐一些味道较好、价格适中的饮品。父母认为“人类就像同在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应该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父母的言行,传授了我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环境塑造人,影响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他生长的家庭密不可分。家庭的和谐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城市是大社会。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我相信,家风是一道道德标准,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和这个家的精神融合,蔚然成风。
<
有关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了,我却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亲见状,忙问我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诉父亲冰箱里只剩下一根了。父亲听后让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热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忙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别人呢?”见到父亲这样,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当时的我哪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才渐渐懂得,不得不说,因为父亲的训斥,使我做事时想着他人,这种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儿,都会忘记父母规定回家的时间,玩得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着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单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个人耐不住寂寞,便约同学出去玩,而我却没有告诉父母,心里本想着与同学玩一会儿就回家,可是我们在一起玩的高兴就忘记了时间,天渐渐的黑了,我们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催她回去,我们才各回各家。我刚到家楼下,就撞见父母,他们问我去哪了,我说玩去了。母亲用严厉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不是已经和你讲过了吗?出去玩也要有时间观念,要按时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诉父母,你这样让我们有多着急呀!”说的我低下了头,很是惭愧,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与父母打招呼”也成为了我家的家规。
有关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三
1、画家庭平面图,标注所有逃生出口
先熟悉所住楼层的各逃生路线,在印有网格的稿纸或者图纸背面画出您家的平面图,记得把所有房门、窗户、楼梯都标注在图上,这样能够让您和家人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一目了然。同时,请别忘记标注住房周围的疏散楼梯。如果您的房子超过一层,记得每层都画一个平面图哦。
2、量画出每个房间的逃生路线
家里每个房间要设计不同的逃生路线,房门当然是每个房间的主要逃生出口。但是,如果房门被大火和浓烟封堵,您就需要另外一个逃生出口,例如窗户。所以,您一定要确保家里的窗户能够自如开启,并且家里的每个人都清楚知道逃生的路线。如果窗户安装了防盗锁,那么一定记得在家里准备锤子等应急工具。
3、重点关注家里需要帮助的成员
要提前考虑到紧急情况下家里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老年人、残疾人。
4、熟记并演练逃生计划。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要熟悉火灾逃生计划,最好全体家庭成员试着从每个房间徒步走向逃生出口,这样可以确定所有的逃生出口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家里最好每年做一到两次这样的演练,一旦火灾真的发生,家庭成员就能够在烟、火封堵逃生路线前准确、快速疏散逃生。
有关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新春佳节团聚之际,正是家风传承之时,带着女儿回到老家东北,一家人围坐,伴着爆竹和欢笑声,一起品美味、唠家常、叙亲情,少的给老的拜年,兄妹间互道关爱,感悟平凡中的善意与感动,也体会家风在家庭中的传承。千金总有散尽时,言传身教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回忆往事,我深切感到,良好的家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一代又一代人,塑造我们的人格,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这是打在我们身上的烙印,也是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生命的教育、无声的力量。
忠诚服从是军人家庭的优良传统
我的家乡四平市是一座英雄城,因为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而出名,被称为“东方马德里”。我生在军人家、长在军营里,深受红色文化的洗礼,父亲军人的形象从来都是高大威武,充满着正能量。父亲对我要求严格,按照“准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和方式教育我,也时常提醒在部队的亲友,特别是这次利用春节聚会机会,又一次就军改中要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统一家里人的思想。作为工作在最高纪律检查机关的党员,同时又是军人后代,绝对忠诚于党、坚决服从组织既是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家风的传承,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
坚持不懈是通往成功的途径
年三十吃团圆饭时,家人让我把压在床底的小提琴拿出来,拉上几曲助兴。女儿第一次看见我拉琴,也很是好奇。生涩的表演结束,几个长辈就拉开了话匣子,“3岁时你妈妈就坚持送你去学琴,一送就是快十年,我们都很佩服”。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浮现妈妈一手扛着二八大自行车,一手牵着我翻过层层铁轨送我去学琴的片段。每次在我抱怨学琴太远、总练习一首曲子太枯燥、玩的时间太少时,妈妈都会耐心地和我说,做什么事都不会一劳永逸,既然喜欢又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练习也不是简单机械地再来一次,每一次重复要有一丁点进步,这样才会累积到成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感谢母亲教给我这个道理,让我把这份坚持牢记心中,在我求学、工作和生活遇到难迈的坎时,这些话、这些事成为我的精神支柱,让我勇敢去面对、去克服、去挑战、去坚持。在路上,只要没到达终点站,就要风雨无阻,锲而不舍。
吃亏是福是长辈们的人生感悟
从小听家里人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家里有几位耄耋老人,他们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总是为其他人考虑,最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如今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一直保持心宽体健。老人常讲,做人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便宜,这样迟早是要吃大亏的。长辈树立了榜样,促使晚辈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共同认同的准则,踏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吃亏是福不是自我麻痹的良药,而是让我们在物质利益上淡然大度,在名誉面前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学会总结反思,不断成长成熟。正如刘少奇教育子女“要肯于为大家的事情吃一点亏”一样,遇到利益冲突时,把暂时的、个人利益牺牲一些,是谦恭礼让的美德,展现的是心胸豁达的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对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殷切期望。家风直接影响着民风、政风、党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加强道德品行修炼,用价值观传承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城墙,将润泽人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码转化为自信的精神力量,努力做优良家风的实践者和推进者。
家庭家风团圆心得体会精选 家庭和睦心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