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长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简短 家规家训家风助成长家长感悟(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家长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简短一

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交流育儿感想,也非常感谢__老师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__老师认为我的孩子上课发言比较积极,所以给我这次机会。但是我的孩子__还不够优秀,我站在这里还有些惶恐。我先来发言,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经验!今天,我谈三点感想:

第一:让孩子说-----做孩子的耐心听众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其他孩子交流;而且象我们这个年龄,还正在为生活、工作打拼,少有时间同孩子交流。所以,孩子很少有说话表达的机会,显得寂寞而无聊,性格也变的内向。经常看到孩子因无人交流而烦躁。这些客观现实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我也是做教育工作的,也听到一些家长说到:“我们每天忙碌,等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下;早上起来,孩子已经上学了。一个月没几天在家陪孩子吃顿饭,偶尔有空拉孩子来说两句话,孩子又无话可说!”实际上,孩子因为很少有机会交流表达,以及不善于表达交流,最低与父母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家庭教育已显得苍白和失败!我在教育儿子方面,认为还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表达,愿意并敢于表达。

最近几次开学,__老师安排学生提前到校做卫生,孩子兴奋得直跳,原因很简单----又可以见到同学、又可以和同学玩。有人交流呗!孩子实在缺乏与伙伴交流的机会了!所以,在家长们组织的孩子集体节假日外出旅游时,只要条件许可,我还是非常乐意孩子参与的。例如去年寒假的通山隐水洞之旅,尽管不是我带儿子去的,但听其他家长说,我的孩子“还有表演天赋”、“非常活跃”!这实在是超出我的想像。看来还是孩子们在一起才有利于孩子的交流表达。再者,只要孩子们有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我都非常愿意孩子参加,哪怕是外出培优,尽管不是为了提高多少书面知识,但我还是愿意为孩子提供一起交流的机会而参加!

各位家长,还是要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让孩子健康成长!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因为生意上忙,少有时间陪孩子交流,孩子变的内向,性格孤僻厌学,最终无法完成学业,该家长最后发出感叹:钱赚的越多,离自己的目标越远!

第二:引导孩子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们成人有喜怒哀乐,孩子也有喜怒哀乐!孩子更是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犯了错误,情绪低落,不敢说出来。这时,我们可以主动引导孩子说出来。例如:一次孩子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路上半天不吱声,最后引导孩子说时,孩子绕个圈子说出原委,说“我们班上的谁谁才考92分。”我一听就知道,其实他就是想说明他自己考得不太好,别人成绩好的同学才考那么多,我考的不好也正常,您们就别怪罪我啦!我没有责备他,只是说没什么,下次认真些、努力些会赶起来的!孩子顿时来了精神!同我夸夸其谈,说起班上的各件故事!

我在教学工作中也遇到一些类似的事情。一位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趴在桌子上哭泣,我安慰他考得还不错,可是他哭得更厉害了,旁边的同学偷偷告诉我,考这么差我这说他不错,他更伤心。我发现我错了,赶紧纠正说:失误太多才导致分数不高,如果细心的话肯定会考得很好。下次认真,是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他顿时不哭了,以后更愿意问我问题,与我交流。只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三:鼓励孩子说――做孩子的崇拜者

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事情难免做不好,甚至做错,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指责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让孩子敢说敢做。__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我认为我的孩子上课爱插嘴,但在__老师的眼里认为是积极发言;我认为我的孩子好动闹腾,__老师认为是活泼阳光。也正因为是__老师的鼓励,孩子才敢说敢表达,上课发言较积极。

孩子成长的过程犯错误走弯路是正常的,我们不该指责孩子不该怎么做,而是教孩子怎么做。例如:孩子因为数学题做不出来而烦躁,我们不应该责骂他“蠢、笨”,而是应该引导他怎么去思考;孩子在获得成功取得成绩时,更应该鼓励做他的崇拜者,他才会更有信心更敢于表现自己。

总之,家长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表达欲,让孩子说出来,如果哪一天孩子不愿意与我们交流,跟我们父母无话更说,要么是孩子长大的一天,要么是我们管不住孩子的一天。

谢谢大家!

推荐家长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简短二

张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是蔡炎桦妈妈,承蒙老师抬爱,今天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家长分享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心得体会,实属难得。

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她能够认真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兴趣爱好广泛,活泼又善良。我想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但即使这样,我个人也觉得很辛苦,有时还是会偷偷懒。

听说班里有的孩子非常优秀,语文、数学、英语门门功课都很厉害;放学后除了上写作、英语、奥数培训班外,还有其它兴趣爱好。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孩子的父母肯定比我们付出的多的多。

虽然我们对炎桦的要求并不高,但学习上对她还是有标准,注引导的。一到二年级,我们给她定了两个标准:第一,是要求她上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转,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不能放过。也就是要求她要有效利用课堂效率。这方面我举过例子,她也能理解:情况是这样的,有道数学题,她不会做,问我怎么做,我做得出来,但是我不会表达,也就是我说的她听不懂、她不明白,理解不了。我就告诉她,老师之所以能为老师,就是因为他们很专业,他们有讲述的方法能让大家一听就懂。如果你课堂上专注地听明白了,回家作业就很简单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五分钟的知识点你没听明白,回来后爸爸妈妈跟你讲五十分钟都讲不清楚。第二,就是要求她,回家作业要在我下班接她之前完成。回家基本不打开书包,回到家里就看看书,弹弹琴,下下棋。这也是为了培养她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就这样,一二年级还是比较轻松的过来了。

应该说,二年级到三年级这个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的要求都有所提升。起初我也没在意,后来英语老师来电话说炎桦默写不理想,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触动。回到家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跟她分析错误的原因。这里,我倒有点想法,也许不对。二年级默写英语单词错误率很高,这里面存在普遍性,我分析这跟孩子们接连学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的发音有关,特别是英语中的“e”、“i”默写时容易与汉语拼音混淆。但三年级不应该了,如果说是因为没有学习音标的话,仅凭小家伙们的记忆力死记硬背也应该没问题。关键还是放松了要求,孩子没背,我们作家长的也没督促。

三年级,感觉最轻松的就是数学了。回家作业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我们也很少花心思。听说数学老师很辛苦,把数学回家作业批完后才回家。

至于语文,主要就是写作了。从二年级时的“看图写话”这较为简单的方式,到现在比较宽泛的作文题目(最近几篇我看了下,更是加深了难度),孩子们的进步真心不小。小范围的我们几位家长也交流过,有的让孩子独立完成,孩子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有的帮孩子买些同步的作文书籍,让孩子看,照着思路写;有的说个大概的意思,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写作。

说实话,蔡炎桦的作文一直是我辅导的。从开始的命题为“我的”,我跟她一起探讨写谁的问题,分析每个人物的特点,爱好,哪个人好写。一起组织语言,提示她怎么分段落。到后来带着“我发现了……”这个作文题目,全家一起去亭林公园找发现:炎桦带着纸笔记录了她一进公园闻到的桂花香味,顺着去找到的桂花树的形态,年龄。我们提示她听到了什么,顺着笛声找到了堪称专业的吹笛人。回来整理撰写时,以她为主,偶尔会出现我口述她听写的情况。再到最近的几篇作文,有一篇是课堂上完成的“穿越时空的电话”,一听到这题目,我都愣了,问她怎么写的,她说自己描写了给未来的自己打了个电话,大概意思就是考试的时候有道题不会做,想问问未来的自己怎么做。未来的自己告诉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当时我觉得很不错,表扬她很有创意。但最近翻看了班级主页上孩子们的作文,真是惊讶,孩子们想像力怎么这么丰富,本来觉得炎桦写作上有所提升,内心有些自满了,但看到陈雯羽写的选题同样为“穿越时空的电话”这篇作文,有些坐不住了,想来雯雯的父母一定没少花心思。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前两天我出差回来,炎桦正在写“我喜欢跳绳”,虽然内容还比较稚嫩,但结构清楚,语言真实,结尾时我帮她提练了一下。其他的基本没改动。感觉真的一篇一个样,篇篇有进步。我参与的越来越少了,她自己完成的越来越好了。

罗嗦了这么多,总的来说:学习是个连续叠加的过程。我跟炎桦这样比喻,她很能理解:我告诉她,学习的过程,就如同搭积木。只有下面每一层都搭得很整齐很稳当,才能再往上搭,才能搭得高。只要有一层没搭好,就搭不高,就会塌。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发现说教对孩子没用,她听不进去,有时还会有厌烦情绪。反而是生动的举例说明和现身说法很管用。教育孩子是门大学问,也是伴随父母毕生的功课。

教育孩子,实属不易。这中间,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孩子自身的努力,当然,家长的引导也少不了。我们把它分为三个三分之一:课堂教育三分之一,自我努力三分之一,父母引导三分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将父母引导的三分之一在小学阶段完成,初中以后叠加在孩子自我努力三分之一上,使其成为三分之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的深入,终有一天孩子的知识面会超越父母,到时我们就有心无力了。

我相信,用我们的“爱心、耐心、信心”来引导孩子,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以上,与大家共勉,也期待大家传授经验,相互交流。

推荐家长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简短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良好家风助我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我们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我们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我们都在模仿。

近日在很多法治栏目中都看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但在这令人痛心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而家长——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和引导者,他们又有着什么样

家长家风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简短 家规家训家风助成长家长感悟(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