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简史心得体会如何写 化学简史读后感1500字(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化学简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已经教了快三个个月了,但还没有必须的经验,主要有点是课堂气氛很活跃,我比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又感觉我是新教师,上课有些松,导致他们上课不能认真学习,只是浮在表面而已,自我的缺点很多,对教材的分析不够,不能bawo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也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离我的期望相差太大。
一、对学生学习引导的反思
初中的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可是“化学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初三的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主动学习化学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化学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景选择提高。经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经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可是,我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知识的构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样能怪学生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化学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我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化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好学”的假象,我都是成功的。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本事、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如果对“配平”讲解的不透彻,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配平的现象;对学生本事的训练意识要加强,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的思维本事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事的没有提高;还有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近。总之我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齐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到达的质量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十分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对学习本事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即要分层教学。异常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注重学法指导。学生仅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主角,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往往能较好地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供给很多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要扬长避短,认真听取陈教师的课,认真备课,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一堂课,把握好重点与难点,多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研究中考趋向,是自我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
2022化学简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1、
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
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引入新课
2.5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观看】
【思考并回答】略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复习回顾交流
4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布置任务】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燃烧事例?请与大家交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提问】燃烧具有什么特征?
【交流汇报】略
【思考并回答】略
【思考并回答】略
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总结交流
12min
【提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布置任务】同学们根据以上猜想通过自己10分钟的探究活动寻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将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点评】学生探究报告
【介绍】着火点
【小结】燃烧的条件
【思考并回答】略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与讨论】
【倾听】
【思考并回答】略
【倾听】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研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课堂练习
2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示意图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
【思考并回答】略
【倾听】
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水火相容》
4min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分析小结】
【观看并思考】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
课堂练习
3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回顾交流
5min
【演示实验】多次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
【同学代表上讲台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并思考】略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3min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4幅与灭火有关的图片。
【分析】
【观看并思考】略
【思考并回答】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分析小结练习
2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总结
回顾总结
3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回顾总结】
播放录像
4min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
【观看并思考】略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结束语
0.5min
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七、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两方面入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在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学习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活动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各占50分。
(1)学生活动评价(分值50%)
“燃烧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班级姓名学号
评价项目
质 性 评 价
量化评价(等级分)
具体评价内容
填写具体事实
满分
自评
互评
师评
1
提出问题
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
6
2
做出假设
1、
物质可燃;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6
3
设计实验方案
能否自行设计合理的
实验方案
10
4
实验操作
能否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有效
10
5
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推断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6
6
表达和交流
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6
7
反思、提出新问题
物质在其他气体中能燃烧吗?
6
等级
总
分
50
评语(教师填写)
(说明:1、等级分的评价标准:单项表现 优——6或10分,良——5或8分,中——3或6分,需努力——2或5分,特优——加2分; 2、等级评定标准:7项总分50以上为特优、45—50为优、40—45为良、30—40为中、30以下需努力)
自评(×40%)
小组互评(×30%)
教师评价(×30%)
总 评
(2)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分值50%)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笔试测验的方式进行。本课题设计了10分钟测试题(课内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结果给学生打分。两次评价的总分即为学生该课题的总成绩。(附《燃烧与灭火》的10分钟测试卷)
《燃烧与灭火》10分钟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1.
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3.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为什么?。
4.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
化学简史心得体会如何写 化学简史读后感1500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