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参观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观精神病院感悟(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精神病院参观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接下来我将从硝烟弥漫,铸就初心;投身建设,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接续初心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开始,共产党人就立下了宏图伟志,锻造了一颗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初心。自此,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践行了初心诺言。在敌人的严刑面前,年仅38岁的李大钊同志用生命呐喊,“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只有短短28岁生命的夏明翰留下了那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闪光的篇章。烈士赵世炎同志在26岁的美好年华,面对敌人的叫嚣,镇定自若地走向刑场,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太多的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是高昂着头颅,坚挺着脊梁,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形象。
风雨兼程,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未改。当年上海石库门里燃起的星星之火已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燎原之势,曾经只有58人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8900多万人的世界最大政党。在熠熠生辉的党徽之下,新时代的领路人字字千钧,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大家都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只有保持始终如一的初心,最后才能够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做到坚守初心,善始善终。
革命建设时期,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我们党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13亿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共产党对人民的深情表白,更是对未来的庄重承诺。
和平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党的事业,为了那份初心,奉献青春年华,无怨无悔。26岁的邓稼先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34岁,他回家告诉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明天走。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做什么?你要去多久?他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从此,从他的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整整28年,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躺在病床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得太远”。61岁,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了国家奖金——特别奖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两弹元勋”邓稼先以倾其所有的方式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人生信条,令人肃然起敬。类似的榜样还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当代愚公”黄大发等等。我们党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始终相信党,用一辈子去追寻党的人,才一直辉煌到今天。
历史的画卷,翻到了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应接续初心,砥砺前行,勇担时代责任。
接续初心,就要做到对崇高理想持之以恒的追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不要忘记出发时的理想信念,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爱上这份工作,释放出共产党人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时刻牢记初心,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把单位当成家来建,当好时代的圆梦者,以高强的本领、过人的才干、创一流的成绩,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接续初心,就要做到对责任担当舍我其谁的热情。古人常说: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深刻认识到“无功就是过,庸碌就是错”,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豪气,逆境而进、后发赶超的志气,干出新成效,体现新担当。
接续初心,就要做到对勤政干事慎独慎微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严格自律、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道,做人之要,正气之源。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人生出发的原点,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永葆共产党人清廉干净的本色。
97年,南湖红船精神不变,共产党人初心不改;97年,圣地延安精神不灭,共产党人使命不忘。同志们,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新时代的使命催人奋起,让我们不忘初心,汲取先辈们的精神力量,不畏浮云,击水中流,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党员的芳华与荣光。
2022精神病院参观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29.6万人,其中精神病人285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2004年2月,我们对**、**、**县这三个率先进行精防工作试点的区、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两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从1996开始的,2001年下半年**县精防工作全面铺开。截止2004年底,我市精防工作试点覆盖总人口约216万人,其中精神病患者10964人,占总人口的5.1%,监护精神病人数为9958人,监护率90%;显好精神病人数7518人,显好率79%;肇事人次数67人次,肇事率为0.005%;建立工病站105个,参加工疗人数742人;建立家庭病床1605张,精神病中现有用药人数3789人,在院治疗病人2139人,平均每年投入精神病防治经费约27.5万元,救济贫困精神病人每年投入约20万元。
1、建立健全组织。三个试点区、县均成立了以政府牵头,残联、民政、卫生、公安、财政为成员单位的精防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残联,为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完善技术指导网络。**区成立了以精神病医院为主的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本地区精防康复工作中的疾病鉴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医疗网点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建立了精防康复站,每个康复站培训了一名专(兼)职精防医生,为辖区内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治疗和随访服务。在居委会成立监护小组230个,在区、街道(乡镇)、居委会建立工疗站53个,参加工疗的精神病人232人。技术指导网络的建立完善,为精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3、建立精神病人工疗站。精神病患者最大的弱点是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精防工疗站针对这一特点,给患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治疗精神病人——解决治疗经费困难——回归社会参加劳动——促进家庭和睦——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之路。**区现有精神病人533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7‰。针对精神病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区残联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治疗和管理精神病人的新路子,即把轻度和恢复期内的精神病人就近安排在社区内现有的小厂里,融入正常人一起工疗,疗效显著。以2001年为例,该区把220名轻度精神病人安排在草坪纸盒厂进行工疗,现已有132人基本痊愈,治愈率高达60%。工疗期间精神病人可以从事简单的工艺劳动,这样既创造了财富,又减轻了家庭负担。
1、精神病发病率凸现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精神病发生率上世纪70年代为5.4‰,80年代为10.5‰,90年代上升到10.67‰。根据湖南省“95”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摸底情况统计,我省的精神病患者达4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之多。有人预测,21世纪,精神病发生率显著增高,精神病将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疾病之一,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为此,我们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将精神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齐抓共管。
2、工
精神病院参观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观精神病院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