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 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文章(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一
的确如此,昭平湖不但有雄浑苍郁之气概,而且兼南国水乡柔美之韵味,是不可多得的绝佳去处。随着水陆两条路线,我们可以逐一领略昭平湖每一个景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叫杨家岭。据记载,公元918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屡犯中原,威胁北宋政权,为抵御外侮,北宋杨家的孟良、焦赞二位将领曾在此安营扎寨,操练人马,后人就把此山命名为杨家岭。山上现有的电视转播塔高130米,信号覆盖周围200多平方公里。
右面这座大大的圆柱形建筑物是昭平湖水电厂的调压塔,两旁亭亭玉立的翠柏掩映着道路向前延伸,颇有曲径通幽之感。王新宇同志纪念碑就坐落在此。当年修建水库时,王新宇同志任水文地质组组长。那年6月20日,沙河上游突降暴雨,洪水凶猛,王新宇同志为抢救国家财产不幸光荣牺牲,时年3l岁。
拦河大坝被誉为昭平湖的“佳境门”。大视的主坝、副坝总长7000余米,像一条巨龙横跨两山之间,大有“长龙卧波,未云何龙”的气韵。登监大坝,极目湖面,烟波浩渺,一碧万顷,视野尽头,山峦茸翠,苍郁窈冥。置身其中,恍若仙境。灵魂为之升华,五内为之一净,世俗的一切烦恼、焦虑会荡然无存。
坝北端那座山是招兵台山。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曾隐蔽此山,招兵买马。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曾在此招兵买马,“招兵台”便由此得名,后改名为“昭平台”,意为平安祥和之意。山坡平台上至今还遗留有当年招兵插旗的座孔。
现在我们看到的有2500平方米的阶梯、平台,是我们近年来开发建成的综合性娱乐广场。它依山傍水,采用本地优质石材构成主框架,顺地势自然伸至水面。广场周围是精品游乐项目:飞渡、垂钓园、人工浴场、碰乐车、儿童嬉水等,适应各个年龄层次游客娱乐,使您既能领略大自然古朴的风韵,又能享受现代文明热烈的情趣。
朋友们,前方那座好似漂浮在水面的小岛叫邱公城岛,它随着湖水的涨落时隐时现,是景区的海市届楼。它是鲁阳城遗址,叠压有仰韶、龙山两层文化遗物,是省级文保单位。讲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在我们团队中有没有刘姓人士?如果有,我非常荣幸地告诉您,刘姓发源地就在此岛。别看现在此岛这么小,却是华夏刘姓始祖刘累的故邑。据史料记载:刘累是尧帝的裔孙,原为“祁”姓,出生时手纹有“刘累”字样,因此得名。小时曾从“豢龙氏”学习养龙,后来夏后孔甲得两条龙,便请刘累前来饲养,刘累养得很好,所以被封为“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雌龙病死,刘累伯孔甲降罪逃到鲁山一带邱公城这个地方,隐姓改名。因此前在“邱”姓住地养龙,故改姓“邱”,后人称其为“邱公”。称刘累隐居的城池为“邱公城”,邱公即刘累。其子孙以“刘”为姓,是华夏最早的。邱公城岛曾有刘累墓、刘累亭。刘累仙逝迄今已4000年之久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兹全等都为此挥笔题词。自建库以来,此岛时常随水位涨落时隐时现,给游客观光及刘姓人土拜祖带来很大不便和遗憾。在刘姓人士的迫切要求和协助下,于20_年2月将刘累墓迁至招兵台山,现名“刘累祠”。“刘累祠”已初具规模,欢迎刘姓人士--刘累后裔到此寻根祭祖。
现在我们泛舟湖面。这里水域广大,水色湛蓝。放眼湖面,白露横江,水色接天。
泛舟潮面,惟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加之画舫如织,桨声蔼乃,于是便构成了一曲情味别致的音乐和一副风格独特的画卷。遇上秋高气爽的傍晚,夕阳在天边燃起万道霞光,湖上金光灿灿,闪烁迷离,似看到一只晚归的鸟,迎着霞光匆匆飞来,此时,展现在您面前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景致。
遇到开库捕鱼季节的晚上,湖面的景致,更是妙趣横生。整个昭平湖,清风微拂,水波不兴,灯光明灭,渔歌互答。若身处其境,把酒临风,您会宠辱皆忘,仙邪?人邪?您自己也恍然不能自辨。
现在我们登上的岛就是昭平湖湖心岛金山环岛,此岛海拔190.3米,面积7700平方米,由观光区和服务区组成。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名列世界前10位的伟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他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古代的墨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著经阁就是墨子著书立说的地方。据说墨子晚年,意欲著书立说,但却找不到一处清雅之地,后鲁阳公得知此事便在金山环岛上为墨子建造了著经阁。这里四季分明,环境清幽,绿水青山,互相映辉。墨子十分满意。就在这里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墨子》一书。世道沧桑,他著书的楼阁虽早已消融于历史的尘烟之中,但他“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的思想却留传于世。为纪念这位伟人,当地群众于1994年集资重建了“墨子著经阁”。若墨公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有关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二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20xx年,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湿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6%。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达94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含亚矿种为15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75种;已开发利用的86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6种。煤、铝、钼、金、石油、天然气、天然碱、萤石、耐火粘土等储量较大,其中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出三门峡后经小浪底流入黄淮平原,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全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26家,拥有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等4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开发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也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xx年底,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农村人口648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1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万人,居全国第3位。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2个乡镇,464个街道办事处,3404个社区居委会,47556个村委会。
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4.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xx美元,比上年增长13.8%,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8.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实际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双双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较多实惠。
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xx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食品、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电子等河南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526.66亿元,农业、水利、环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环节投资得到明显加强。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建成或开工,进一步夯实了河南经济发展基础。
有关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三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
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 河南疫情密切接触心得体会实用文章(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