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学常新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学常规工作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教学常学常新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有艺术家贝多芬,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
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作者用文字再现了人们听到的、看到的一切;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综合性学习,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3、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比较顺利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3、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实行主体和客体互促的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8、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9、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0、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1、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周次
时间
课
题
计划进度
执行进度
课时
备注
1,2
3.2—3.7
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
2.28—3.2
3
爸爸的花儿落了
3.3、3.4
2
3
3.11—3.15
丑小鸭
3.7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8
1
未选择的路
3.9
1
4
3.18—3.22
伤仲永
黄河颂
3.10—3.14
3
5
3.25—3.29
最后一课
3.21、3.22
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3.23
1
土地的誓言
3.24
1
6
4.1—4.5
木兰诗
3.25—3.29
3
邓稼先
4.6、4.7
2
7
4.8-4.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8、4.11
2
音乐巨人贝多芬
4.12
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4.13
1
孙权劝学
4.14、4.15
2
8
4.15-4.19
综合性学习:我也追
4.18、4.19
2
9
4.22-4.26
期中复习
4.25-4.27
3
10
4.29—5.3
期中考试
4.28-4.29
2
五一假期
5.2-5.6
11
5.6—5.10
社戏
安塞腰鼓
5.9-5.11
3
12
5.13-5.17
竹影
观舞记
5.23
1
口技
伟大的悲剧
5.24
1
13
5.20-5.24
在沙漠中心
登上地球之巅
5.25-5.27
3
14
5.27-5.31
真正的英雄
短文两篇
6.3
1
15
6.3-6.7
猫
斑羚飞渡
6.6-6.7
2
16
6.10-6.14
华南虎
马
6.8
1
17
6.17-6.21
狼
综合性学习
6.9
1
18
6.24-6.28
期末复习
6.10
1
19,20
7.1-7.14
期末考试
6.13
1
关于教学常学常新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余小莹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的第一步。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然而拼音教学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拼音只是一些符号和规则,没有实际意义。让一些七岁左右的学生用几十天的时间来死记这些抽象的符号、呆板的规则,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件多么枯燥无味的事。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故事起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学习时学生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学儿歌、背儿歌,兴致很高。上拼音准备课时,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听得入了迷,接下去告诉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阅读有趣的拼音读物,能了解许多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到过的事情,甚至可以去编故事,写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劲头很大,有效地激发儿童学拼音的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学说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第一课拼音“a、o、e”的整幅图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画面上大公鸡在喔喔(o)啼,阿(a)姨带着小朋友在河边看鹅(e)在水中的倒影。从一开始学生就被吸引住了。我先让学生自己看、说图上的事物,在他们已有感受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认识单韵母a、o、e的音、形,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又如在教学g、k、h时,教材插图中有两只蝌蚪游到一条水草旁休息,组成了声母k的样子,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画面时,学生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记住了“k”的样子,并借助“蝌蚪”的读音,又顺利掌握了“k”的发音。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为教拼音而教拼音,应把拼音教学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拼音教学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大胆想象,用完整的尽可能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教学声母“zh”时,我先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谁,她在做什么?”学生说“图上画了丁丁的妈妈在织毛衣”时,我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说话:“妈妈坐在哪里织毛衣”“妈妈织的毛衣怎么样”“妈妈怎样织毛衣”“穿上妈妈织的毛衣感觉怎样”。我充分注意到教材中的人文主义色彩,不但引导学生在浓浓亲情的体验中学会了拼音,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巧记音形
怎样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呢?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同桌讨论编顺口溜,记得准,记得牢。如“鲤鱼跳跃 t t t ,拐杖倒放 t t t ,一枝铅笔 l l l ,像个1字 l l l ”。教学声母f时,我让学生想办法记住音形,学生在投影的启示下,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一尊佛像f f f”、“伞柄朝上f f f”、“像根拐杖f f f”。这样通过学生动脑、讨论而编出的顺口溜,不仅学生容易记忆,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儿歌是儿童最喜欢的歌谣,唱起来琅琅上口,一个个摇头晃脑,好不得意。如果你能把拼音字母或规则编成儿歌,让学生去唱一唱,学生就兴趣十足,如“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y,赶快把帽摘”。“有ɑ不放过,没ɑ找o、e,i、u都有标在后”,像这样复杂、抽象的规则,如果利用儿歌,学生在无意识中就学会了,记牢了。总之,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学会了汉语拼音。
三、说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后,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拼音读读写写做做,在实践中巩固,在巩固中发展。汉语拼音
教学常学常新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学常规工作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