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第五课(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3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第五课篇一

《练习二 》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一组描写景物的成语。

4、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竖”。

1、字: 漾、蔫、挎、蹑

2、成语: “高堂广厦” 等八个成语。

3、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课件 图片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学习方法。

2、书写“异、齐、养”三个字中的“撇”和“竖”两个笔画。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出示:

漾: ① 水面轻微动荡。

② 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5、指名说应选哪一种解释并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钟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懂题目要求。

② 小组成员合作,并选择确切的解释。

③ 由组长记录下答案。

2、组织学习小学汇报

3、师引导其他学生评议。

蔫性子: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篮子:胳膊上挂着。

蹑着脚:踮着脚,动作很轻。

第三部分

1、小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出示:

漾: ① 水面轻微动荡。

② 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5、指名说应选哪一种解释并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钟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懂题目要求。

② 小组成员合作,并选择确切的解释。

③ 由组长记录下答案。

2、组织学习小学汇报

3、师引导其他学生评议。

蔫性子: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篮子:胳膊上挂着。

蹑着脚:踮着脚,动作很轻。

第三部分

1、小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

2、我的十分钟

出示8个成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准字音,把成语读正确。

② 结合课前的预习,小组成员合作理解成语的意思。

③ 组长记录下自己小组成员不理解的成语。

3、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4、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并提出以下问题全班同学交流。

①每一行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八个成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5、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② 针对不同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小组内讨论。

③ 小组内成员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表演。

组织学习小组汇报

3、师相机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①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②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

5、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6、教师总结

三、教学第六题:学写毛笔字

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

① 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② 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

③ 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

3、学生练习书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第五课篇二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3课时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第五课(四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