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兵马俑心得体会和感想 兵马俑的心得体会(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6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兵马俑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好了,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这里共有三个坑,我们就按顺序观看一号坑吧!

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一号坑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兵马俑有6000多个。大家往下走,看,这个是武士俑,他有1.8至1.97米高,它身穿战袍,披着铠甲,相当于当年的“防弹衣”。他脚上穿的鞋很独特,前端还向上翘起。手里还拿着长矛!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武士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长着八字胡。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地屁滚尿流!

看,这边就是二号坑了。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站第一个的就是将军俑。您瞧,他的身材是多么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可以想象当年这宝剑金光闪闪,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退敌的策略。那边跪在地上的兵马俑是跪射俑,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盯紧猎物的的老鹰。

大家再跟我向左走,这个就是骑兵俑,他骑在马上,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出去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好,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现在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送大家回宾馆休息。以后您再来西安游玩,我乐意再次为你服务,我的电话1234567,期待再次与您重逢!

对于兵马俑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

>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

兵马俑心得体会和感想 兵马俑的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