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讲座心得体会及感悟 粮食培训后的心得体会(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粮食讲座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3、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耗子还存三分粮。粮头不俭,粮尾喊饭。
6、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7、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8、请记住:粮食来得不容易!
9、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10、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对于粮食讲座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2、相互谦让,亲如一家。
3、《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4、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5、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6、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7、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8、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9、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10、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11、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列宁
12、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3、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14、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15、虽有千金,无如我斗粟。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8、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19、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20、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21、民以食为生。
22、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23、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24、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25、无粮不动兵。
26、一朝无粮兵马散。
27、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28、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29、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30、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31、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32、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33、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34、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35、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36、自备碗筷,保护环境。
37、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38、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3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40、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对于粮食讲座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根据市局(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在“七一”前上一次党课,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我想借这个特殊的日子组织大家学学党史,通过对党史知识的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历史,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将从更新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概括性地讲一讲中国共产党这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愿我的发言对大家学习党史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我认为,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有过坎坷,也成就了无数辉煌。这90多年的无数辉煌,可以归纳为“三件大事”。说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是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三任总书记分别在党的一些周年纪念日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
到底是哪三件大事?我想通过梳理这三件大事,让大家了解到党领导人民走过了三个不同的伟大行程,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的历史。所以,我想以这三件大事为线索展开我们党的90多年历史。
第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件大事)中国经历了什么大的变动,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段中国近代史。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古老的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渐深重。一方面,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1883年开始的中法战争、1894年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践踏中国的主权,通过勒索“赔款”、强占租界等,把近代中国当成令人宰割的对象,中国被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另一方面,民族危机的加深不断加剧着社会矛盾,从而引发更为深刻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大清帝国已处于封建末世的危机之中。
举个例子说:1900年,中国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爱国反帝运动——义和团运动。但是由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对义和团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义和团被镇压以后,1901年9月7日,11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单就赔款一项就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本息相加近十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政府12年财政收入总和。可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不仅接受了这样的苛刻条件,而且还感激涕落。感激什么?感激帝国主义列强还承认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慈禧太后公开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惜一切地讨好帝国主义。可见,清政府已经堕落到何等程度!
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之下的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为此,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我们知道比较大的救国运动有五次,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那时,率先奋起的是中国的农民阶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和皇权主义的束缚,不可能找到一条新的救国之路,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起步标志的洋务运动,是由晚清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内,它企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工业、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当时的危机和困局。但是,洋务运动既不能越封建专制制度的雷池,又不能摆脱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依赖,无法在封建制度内找到自救之路,其最终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改良派和革命派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进行了戊戌维新的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最后也还是失败了。其中,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路在何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
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和中国的富强,孙中山仿照欧美的经验,实行三民主义,以为将中国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就可以使中国成为强国。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发展历程看,结果都是失败的。
所以,毛泽东在1949年6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当时的中国走资本主义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
总结学习西方屡遭失败的教训,并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一批爱国志士最终抛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幻想,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批爱国人士从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中发现,俄国革命之所以胜利,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俄国的工农大众集合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二是因为俄国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于是爱国志士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上海成立。虽然当时没有任何消息见诸报端,但这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当时,中共只是拥有50多名党员的很小的党,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谁都没想到,到2015年6月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经达到了8779.3万名,是世界最大政党。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那是因为,中共一大的档案资料在延安时找不到,1938年毛泽东、董必武等在延安确定党的生日时,只记得当时是夏天,天很热,于是就把7月的首日即7月1日确定为党的纪念日。其实,经苏联早期的一些史书上记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改革开放后党史界经过考证,也认定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7月23日召开。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确定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从此,7月1日这个平常的日子,就具有了新的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我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回顾,讲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由于时间关系,要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问题来系统阐述,这样讲这是一个概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初期领导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开拓中国革命新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为民族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初期领导
在大革命(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大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当时的口号叫“打倒列强除军阀”。大革命所以能迅速发展和取得伟大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
党的“一大”、“二大”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在这些工人运动中,以1923年2月的“二七”大罢工最有影响。“二七”大罢工惨案之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二七”大罢工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生动的一课: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和武装力量,靠两手空空去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的。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所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联合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建立起了统一战线。
可惜,当时的陈独秀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这使得蒋介石有可能制造了1926年3月的“中山舰事件”(蒋介石获得军权)、1926年5月的“整理党务案”(蒋介石又获得党、政权力)等,让蒋介石垄断了党、政、军三大权。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动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1927年的大屠杀,使共产党员人数由6万人减少到1万人。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严重
粮食讲座心得体会及感悟 粮食培训后的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