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案例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案例培训心得体会一

——个别教育案例

同济大学实验学校 刘雪

一、 学生情况介绍

(一)初次相逢

刚接四(4)班,他——一个戴着眼镜,脸庞白皙的男生,就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我知道这个班的孩子纪律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就想在第一次见面谈话中,给学生们鼓鼓劲:“同学们,我们是住宿班。我们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管好自己的学习,对(’自己负责’这几个字还没有说出来)„„”班级的最后面传了“哼——呲——”的声音,班级内随后一阵骚动。我循声望去,声音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发出的。我停下了本来准备好的长篇大论,指了指他,问:“那个戴眼镜的男同学,你有什么事?”全体学生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学生小声嘀咕:“李某某,刘老师叫你呢?”“有本事你就站起来说呀!”还有的学生想看热闹。谁知这孩子还真的站了起来:“我们班是最差的班!我不会管理自己„„”阴阳怪气,全班哄堂大笑。这样,我记住了他!

(二)日常相处

以后的课堂上,他思维敏捷,可是不愿回答问题。面对别人的见解,不能静心倾听,总是用不屑一顾的样子审视别人。如果是错误的回答,他会立刻抓住机会 对别人进行攻击。行为规范方面,纪律不好,会给同学起外号,人缘不好。记得秋游时,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分小组活动,我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和他一个小组。我准备做做大队长的工作,接纳他。谁知他对大队长仍然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谁谁这不好,那不好。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别人的缺点,说什么一群蠢猪,我才不和你们一组呢。那件事之后,我知道了前面的班主任给他的雅号“李大嘴”。每当听到“李大嘴”,它就像一只愤怒的狮子。

(三)家校联系

鉴于他的种种“劣迹”,我找他谈话,我大声说,他在小声说。我说一句他有两句等着。看似很明白的事,到他那就说不清了。他多次欺负女同学,我忍无可忍打电话找到了他的妈妈。妈妈满口答应要好好和他谈谈,教育他男孩子要有宽容的心,要有绅士风度。可是,改变微乎其微。从妈妈的口里,我听到了无奈,也听到了溺爱。

一、 简单分析原因

1、孩子是独生子女,集父母和祖辈的爱于一身,在家里是“小皇帝”平时爸爸妈妈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就让他住校。只有周末才有见面相处的机会,父母怎么忍心批评?

2、孩子成绩不错,父母也没有把孩子的行为品质当回事,认为“树大自直”。因为是住校,怕孩子吃亏,所以„„还有就是他的那个绰号“大嘴”,让他自己有一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3、自主意识较强,认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对批评,早已习以为常。

二、采取措施

首先,尊敬他,从不叫他的绰号做起。每一个人(即使是孩子),都有获得别人尊敬的权利。利用班会课,我开展了一次“别叫他人绰号”的班会。班会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知道了给别人起绰号,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叫别人的外号也是对别人的侮辱。李某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老师是有所指的。讨论中,李某某激动地站起来:“老师我再也不给别人起外号了!也请同学们别再叫我李大嘴了!”我带头给他掌声,并且号召全班同学:“请别叫他李大嘴!”全班掌声一片。以后的争执中,无论是谁的错,只要同学叫了他的外号,我就不会当众批评他,只批评另外的同学。然后找时间再和他单独聊。渐渐地,对我的批评能虚心接受了。和同学有了摩擦,他会第一个找到老师,让老师为他调解。

其次,捧着他,给他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的美术作业(手工),做的很是漂亮,我拿起来,认真欣赏,并且煞有其事地说:“这个作品最漂亮,谁的呀?这么精致!”同学告诉我是李某某的,他也听到了表扬,走到我身边说:“刘老师,我一直在外边学画画。我最喜欢画画了!”我打量着他:“刘老师正好有一个难题,你能帮帮我吗?黑板报的插图,我一直画不好。你愿意担任黑板报的美工吗?”他两眼放光:“真的?我愿意!”从此以后,只要出黑板报,他都会想方设法围绕主题画插图:环境保护主题,他就画大树、小鸟;科技创新主题,他就会画机器人„„每次黑板报评比名次时,是他最专注的时刻。就这样,由于他对班级的贡献,同学们渐渐地愿意和他玩耍,对他有了包容。他的心境也在该发生着变化,愿意承担责任了,有了错误,诡辩少了,道歉多了。

再次,鼓励他,学习上要名列前茅。有了以上的转变,我觉得要想彻底改变他,还要在学习上使他有竞争力。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他赶上去、超过去。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请他回答,激发李某某的兴趣,使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此外,平时多给予关注,例如,在交往中,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让他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有地位的。

最后,家校联系中只表扬进步,不说错误。每过几天,我会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和家长聊聊他在学校的表现,比如:他负责的黑板报获得一等奖,他的字写得好漂亮,他今天有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好事,他课上回答问题很精彩„„这些电话好像有了魔力,家长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他有的错误,家长会主动打电话向我道歉或解释。现在他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不是那个多嘴多舌的“李大嘴”了,而是画画漂亮,做事认真的人。

经过一个学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期末考试李某某进入班级前十名。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个好成绩。今后,他的路还长着呢,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在班级中的位置,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嘴巴嘛,再也不发出诸如“哼”、“切”、“呲”的声音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忘记他叫“李大嘴”。

关于案例培训心得体会二

盐湖股权案

该案是涉案市值达到44亿元盐湖股权涉嫌诈骗案。这是一起民企与国企合作在资本市场上参与国企增资扩股,投资标的获得巨大增值的案例,然而在此过程中,部分当事人员被指控存在涉嫌违法犯罪、诈骗国有资产行为。

该案件经过云南省公安及检察机关长达一年多的调查后,由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向昆明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昆明市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克强、宋世新、罗峰、董晓云、崔伟、曹迅毅、李苇被控诈骗罪,董晓云同时被控受贿罪。

一、盐湖股权案事件大体经过:

●1997年,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控股的青海盐湖钾肥(32.05,0.56,1.78%)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盐湖钾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6年9月,宋世新代表兴云信与盐湖集团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

●2006年11月24日,兴云信的股东与华美系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以7030万元转让兴云信全部股权,当时尚未取得盐湖集团股权。

●2006年12月5日,s*st数码()停牌,12月30日,公司公告称,盐湖集团将对其进行重组。

●2006年12月18日,青海国投向兴云信转让了其持有的盐湖集团3818.78万股股份。

●2007年2月,华美系与兴云信签订信托协议,将其实际投资形成的盐湖集团股权权益委托兴云信持有和管理。

●2006年11月~2007年7月间,华美系合计向兴云信支付3.288亿元,兴云投资出资4000万元,兴云信将合计3.688亿元资金支付给青海国资委和盐湖集团。

●2007年12月,华美系以8050万收购兴云信100%股权。

●2008年3月,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盐湖”,)正式复牌。

●2008年5月,媒体报道了兴云信被华美系收购之事,6月,兴云信通过st盐湖发布了“致歉”公告,称公司所持st盐湖股份系信托财产,实际权益人为华美丰收、王一虹、深圳禾之禾公司和兴云投资。

●2008年11月17日,禾之禾向深圳市中院提起确权诉讼。次年1月4日,深圳市中院作出生效《民事调解书》,确定各方对st盐湖的股权分割。

●2008年底,盐湖钾肥公告为减少关联交易,拟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控股股东st盐湖。

●2010年4月11日,宋世新、董晓云等人被刑事拘留,随后被正式逮捕。

●2011年1月14日,张克强被云南省警方刑事拘留,不久被批准逮捕。

●2011年5月,在完成吸收合并之后,盐湖钾肥改名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4日,在因“44亿元盐湖集团股权案”被羁押将近1年之后,张克强、宋世新等人被控以涉嫌诈骗,在昆明市中级法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庭审。

二、 四大重要事件

● 事件1   华美入股盐湖集团

张克强所控制的华美集团以教育、主题地产及股权投资为主业,他本人也因教育成名,曾获“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据华美方面表述,华美参与盐湖集团增资扩股,主要由华美集团子公司“华美丰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世新牵线搭桥。

宋世新是期货圈内有名的投资高手。据传,宋早在1999年就认识上市公司盐湖钾肥(000792)及其母公司青海盐湖集团的高层,曾花大量时间研究钾肥市场。

2006年,盐湖集团建设盐湖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出现10亿元资金缺口,经青海省国资委批准对外增资扩股。其中8亿元由中化集团入股,剩下2亿元待接洽。后来检方认为,当年盐湖集团明确设置了准入门槛:投资者只能是国有企业。

但是,在宋世新的运作下,张克强所控制的华美集团,与深圳民企“禾之禾”、自然人“王一虹”一起入股了,而且投资额高达3.69亿元,共购买1.7亿股盐湖集团的股权,这些股权全部挂在一家名为“兴云信”的国有企业名下。

● 事件2 华美与“兴云信”的联盟

“兴云信”公司原是“兴云投资”驻深圳办事处,而兴云投资又是云南中烟下属从事资产管理的子公司,子孙三代均属国企。

兴云信与华美集团的连接点,便是投资高手宋世新。1998年,宋担任华美集团投资部经理,后来又成为集团子公司“华美丰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6年末,实际与青海盐湖集团签订入股协议的,便是兴云信公司。当中的主要推手便是宋世新与“兴云投资”总经理董晓云,他们均看好此项投资。然而,入股协议约定投资额为2亿元;后来的补充协议中,盐湖股价还有所提高,注册资本仅有6000多万元的兴云信拿不出这个钱,云南中烟也无意入股。

宋世新开始游说自己的老板张克强,还与深圳“禾之禾公司”的彭胜文、唐冬元等人商量合作。最终,宋世新以妻子王一虹的名义出资2000万元,兴云投资出资4000万元,加上华美集团(含内部集资)、华美丰收与禾之禾的资金共3.69亿元,用于收购盐湖集团近1.7亿股股权,价格约为每股2.8元。

这些股权全部挂在兴云信名下,属“委托代持”;其中只有兴云投资的4000万元来自国有阵营,剩下为民营资本。

● 事件3 惊人的财富裂变 

张克强、宋世新刚刚入股,盐湖集团的股权突然就变成“香饽饽”。当年12月4日晚上,青海国资委名下上市公司s*st数码(000578)发布公告,称公司重组事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股票自12月5日起停牌。坊间猜测多时的“盐湖集团借壳s*st数码上市”看来有眉目了,这意味着张、宋等人手里的股权将可在二级市场变现,价格很可能暴涨。

当时盐湖集团旗下已有上市公司盐湖钾肥(000792),按一般惯例,集团整体上市多将资产注入旗下上市平台。然而盐湖集团却取道s*st数码,有人认为是青海国资委想保住“000578”的壳资源。(起诉书称张克强等人诈骗取得“盐湖钾肥”股份,实应为“盐湖集团股份

案例培训心得体会 案例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