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赶考日心得体会实用 3.23赶考日心得体会(三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县长赶考日心得体会实用一
刚才,听了衢江区政府和市农业局等单位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总的感觉,各项工作抓的很紧、很扎实,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春耕生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呈现良好态势。二是服务深入。全市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供应基本能满足需求。三是任务正在落实。全市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种粮大户扩种意愿强烈,“机器换人”速度加快,据种植意向调查统计,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67.41万亩,比上年增加1.72万亩、增1.04%,高于省下达162万亩的指标任务。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春耕生产落实好了,今年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就有好的开头,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就有了好的基础。下面,我就抓好春耕生产等工作再讲五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春耕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曾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1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69号),推动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李强省长作出重要批示:这是一项政治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细化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杜世源市长批示要求把李强省长的意见落到实处。省政府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预计近期发文。3月13日,全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开展了“五送服务”活动。3月19日至20日,省人大副主任程渭山专题调研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工工作,这说明中央、省市对粮食生产工作都高度重视。作为我们分管农业的领导和农口部门、乡镇,要按照全国、省、市农业农村会议和有关文件要求,切实进一步强化对春耕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助农支农意识和为农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切实做深、做细春耕备耕工作,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广泛宣传,进一步抓好粮食产销政策的落实。日前,浙江省农业厅、粮食局、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抓好20xx年粮食产销工作的意见》(浙农技发〔20xx〕4号),对今年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予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扩大政策的知晓面。与往年相比,今年更加注重“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适度规模导向。目前浙江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率约为25%,潜力仍大。根据粮食生产效率发挥、经营主体效益保障和浙江土地资源供给状况,浙江明确现阶段规模经营一般以50~500亩为宜。为引导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今年浙江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起补标准,由20亩提至50亩。二是突出资金整合。为改变粮食补贴政策过多过散的现状,浙江今年起将省级粮油种植大户直补、农作物统防统治补贴等统一归并为规模种粮补贴,资金整合后,对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直接补助,对散户则提供粮食生产服务组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补助。还明确规定,今年对临时拼凑、假合作的农民合作社,一律不予补,且已享受直补的大户不能再重复享受社会化服务等补贴。三是突出统分结合。《意见》明确指出,今后省级只重点加强工作指导、提出原则性意见和确定最低起补面积、补贴标准等政策,规模种粮补贴资金将直接切块转移支付到各县、市、区,至于具体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这些补贴政策的制定均由地方说了算。
就衢州而言,在抓好省里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早稻生产,并大力发展旱粮生产,这是我们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围绕这两个重点,各地的扶持政策措施要及早出台,发挥作用。
三、上下联动,进一步深化春耕生产服务。要弘扬“四种精神”,凝聚各方合力,按照“市县联动、条块互动、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春耕生产服务工作。一要进一步宣传发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运用“佳佳农话”、农家报、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把各级粮食政策、措施、价格、服务等,宣传到村、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要进一步强化扶持。要抓紧落实粮食订单,让农民吃下“定心丸”。要抓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及时足额发放政策性补贴,扶持政策资金要尽早拨付,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三要进一步深化服务。涉农部门、镇村干部要充分发挥春耕备耕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广泛动员、迅速行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大力开展“五送”等惠农服务活动,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搞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及时做好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的组织调运、供应和服务。
四、加快转型,进一步推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化发展。当前,我们要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主要抓手还是农业“两区”建设。特别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只有走规模化生产才有出路、才有效益,才能稳定粮食生产、实现粮农增收。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这一粮食生产的主平台、主阵地。要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两区”基础设施配套,对用于晾晒、烘干、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给予支持,提高农业“两区”经营规模水平,推动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的衔接,实现育秧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服务全程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要充分发挥粮食功能区的示范辐射和长期管护机制作用,大力度推动粮食生产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有序。要加快“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收益,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效。同时,要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粮食生产经营模式
县长赶考日心得体会实用 3.23赶考日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