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故事5个心得体会及收获 讲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心得体会(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红色革命故事5个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九大精神是基层党组织行动指南,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无不流淌着红色基因,蕴含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当今迅猛发展的科技时期,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英勇向前,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员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人民的事情无小事,我们党正在经受各种考验,但始终要牢记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每一名共产党员在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应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和人民。
坚守忠诚理想信念。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的失败,还是漫漫长征路、八年艰苦抗战,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弘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独有的标识。建国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如今新中国正在崛起,更需要传承和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前辈们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一切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现如今艰苦奋斗精神更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所靠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是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现如今我们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众,只有工作符合基层的实际和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金一代代传承下去!
2022红色革命故事5个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遗失了方向
和道路。中国关工委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顾秀莲主任在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活动的重大意义、内容和做法,为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广西正按照中国关工委的部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在八桂全面展开。
(二)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内涵是什么?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熔铸锻造的伟大精神,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百色起义精神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拓荒牛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以及带有综合性质的中国精神,等等。在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无数共产党人、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都是红色基因。
我们广西这片土地同样流淌着红色基因。广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广西是一片红土地。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革命老区县有85个,老区乡镇777个。老区面积156549.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66.14%。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参军参战369813人,支援前线1739143人,被杀害群众203991人,有名有姓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1094人,还有很多很多无名烈士。光是韦拔群一家就牺牲了17人。广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多少伟大的历史事件,孕育了多少伟大的历史人物。1929年12月11日,也就是89年前,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后来又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同时锻造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20周年后,也就是1949年12月11日,红旗插上凭祥镇南关(现在的友谊关),广西全境解放。整整20年,不多一天,不少一天。莫文骅将军参加百色起义时担任红七军参谋,以后与红七军转战江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又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的战斗。后来他写了一本书《二十年打个来回》。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历史也许是偶然,历史更是必然。历史总是由这样的若干瞬间组成的,历史更是由这样的若干瞬间影响的。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讲:革命老区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日,1949年12月11日广西解放日,后来,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12月11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日。12月11日,是书写历史的日子,12月11日,是红色的日子。从百色起义、龙州起义走出来的人,许多成了共和国的栋梁。邓小平同志成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韦国清同志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张云逸同志成为共和国十名开国大将之一,20人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22人成为省部级领导。其中有7人担任过省委书记、省长、国务院部长。这真是将星璀灿,英雄辈出。也有不少人成为百岁老人。这正如共产党人老祖宗说的那句话:“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正如《长征红歌》那句诗:“革命理想高于天。”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宝贵的红色基因。我在百色地区工作时,有幸参加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建设。到了韦国清家、张云逸家等老将军家里征集革命文物。那时,莫文骅将军、吴西将军还健在,在访谈中,我亲身感受到这些出生入死的老将军对广西这片红土地的深情和牵挂,对广西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和牵挂,对年青一代接好红色革命班的嘱托和期望。老将军或老将军的亲属们把许多珍贵的文物捐献给百色起义纪念馆,大家在参观时会看到了。我们常常为之感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将军悠悠右江情》,发表在广西日报上,许多人看了都说好感动。
(三)
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中,要“讲好三个故事”。
一是讲好红色故事。从4月5日开始,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开辟“为了民族伟大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每天都介绍一个英雄故事,希望大家好好读。要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党史国史资源,广泛宣传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造就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所熔铸锻造的伟大精神,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党史国史故事,缅怀党史国史人物,接受精神、思想上的洗礼,增进对党和祖国的感情,更加知党爱党、知国爱国。青少年朋友们应自觉将红色基因贯穿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从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讲好广西故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们自治区成立60周年。要组织五老以“谈祖国新成就、话壮乡新发展”为主题讲好广西的故事,讲好广西的变化,使青少年亲身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所发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感受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从而更加坚信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更加热爱广西、热爱家乡、热爱多民族的大家庭,立志从小学好知识,学好本领,长大后建设祖国、建设家乡。
三是讲好当代故事。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等殷切希望,帮助他们深刻领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准确把握正确的人生坐标,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广大青少年要好好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这个平台,认真学习红色历史,不断汲取精神营养,补足“精神之钙”,点亮“信仰之灯”,熔铸“信念之魂”。
2022红色革命故事5个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我们商丘市睢阳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党员一起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参观学习,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们穿上了红军服,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长征历程,追忆难忘战争岁月。
我们穿着红军服,走志仁小道,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一路唱着红歌,在山顶上胜利会师。参观革命旧址,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进入我们内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光荣的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我们走进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体验革命的苦难和辉煌。这些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次红色教育时间虽短,却使我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两个字的内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大别山走出的那3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仿佛再现眼前;郑维山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令人感慨万千,顿生敬仰之情;许世友同志一生忠诚、三跪慈母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箭厂河乡红田那300多名忠魂让我肃然起敬;“志仁小道”那崎岖的山路让我在红色拓展训练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淳朴民情。
一、我近距离感受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不来新县,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这里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3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不来大别山,不能深刻感受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新县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5.5万人,占一半还多,可以说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
正是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战火纷飞的年代
红色革命故事5个心得体会及收获 讲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