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垃圾分类培训的心得和反思(四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绿色校园,从垃圾分类做起”
同学们,当你们在丢弃垃圾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之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废纸、塑料瓶、包装袋、易拉罐……把它们倒在垃圾堆里,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它们埋掉或烧掉,难道我们对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垃圾分类。这是一种绿色的环保。
垃圾分类是指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那么,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生活垃圾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应该投放在操场可回收垃圾桶内。
不可回收的垃圾:如腐烂垃圾、厨房垃圾、果壳、花草等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内。
同学们,垃圾是害也是宝,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终将有一天可以使用的原料矿藏。作为绿色学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垃圾分类存放,用实际行动保护好提供我们学习的绿色家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描写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25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40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5、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描写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您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北京每天的垃圾处理量达1.8万吨,年处理650万吨,每年要因此填埋掉土地近500亩。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快速增长。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在3-5年内全部填满,而找不到新址可以建设。为此,市政府不得不开始快速投建大型垃圾焚烧厂,来处理处于围城之势的垃圾。
而这些大烟囱,就如同人类的香烟,将用昂贵的代价使北京这座城市罹患上癌症。
因为现有垃圾没有分类,成分极其复杂,内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因为大量腐烂有机物而充满水分,热值不高而燃烧不适,且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与残留物。其中包含大量的“世纪之毒”二噁英以及重金属,部分进入大气,部分经残渣掩埋后因雨水渗漏进入土壤以及水体。日积月累,我们可预见的是,北京的雾霾将越来越严重而且毒害程度日甚,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更进一步地威胁到我们的食物安全。
按照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走过的历史来看,垃圾分类处理是唯一的出路。
现有的垃圾成分,厨余约占50-60%,可回收物约占20-40%。分类回收利用后,剩余的垃圾只剩下10-30%。这样需要掩埋处理的量大为降低,而且没有腐臭扰民和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从大自然的智慧我们也可得出,亿万年来,动物和植物死去后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有微生物将它们分解成为植物可以重新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重新进入循环体系。
垃圾分类的意义等同于此。将垃圾按照不同的成分分类,成为可以堆肥的有机物以及可以重新利用的塑料、纸、金属、玻璃等,重新进入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循环体系,这样来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才可能实现。
垃圾不分类,物质界的循环链条便被中断,资源被快速耗尽,环境日益被严重污染,人类社会无法持续。
中国台湾在数十年前,环境状况与我们今天类似,空气、水、土壤被大量污染。通过垃圾分类处理等有效管理措施,中国台湾的环境已经日益美好,天空重新再现了蓝天白云,河流重新开始变得清澈透明,食物也日益健康纯净。
日本的家庭垃圾分类手册有厚厚一本书,里面将垃圾可回收物详细分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但我们只需要做到垃圾分类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步骤——干湿分离,即把厨房中可腐烂的有机物单独存放在一个垃圾桶中,然后单独投放至小区公共场所中专门的厨余回收垃圾桶。其它各类型的垃圾存放至另一个垃圾桶,投放至公共其它垃圾桶。
这样干湿分离后,厨余垃圾将被单独收集运送至政府投建的堆肥厂,由于质地纯净,可以堆制出优质的有机肥,免于重金属污染的危险,重新回到土地上去肥沃由于常年使用化肥而日益贫瘠的土地。其它垃圾由于没有受到腐烂有机物的污染而相对纯净,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类,使其中的资源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
厨余垃圾单独收集投放这样一个小小生活习惯的改变,您就为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垃圾不再是危害环境的元凶,而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为了我们自己和孩子未来的天空、水和食物,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干湿分离,好吗?
描写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广大城乡居民朋友们: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推行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措施,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向广大城乡居民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来,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自觉将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小区内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分类垃圾桶。
二、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
宣传“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理念,主动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并带动身边的家人、邻居、朋友共同参与,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净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主动提醒周边人的不规范行为,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同时要当好监督员,发现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应及时主动告知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办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清洁美丽。
倡议人:
日期:
垃圾分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垃圾分类培训的心得和反思(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