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赤心向党心得体会和感想 红心向党感悟体会(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福建赤心向党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鼓浪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如果说鼓浪屿是个海上花园,那么菽庄花园可称得上园中之园,它始建于1920_年,是园主人林尔嘉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林尔嘉原籍福建龙溪(现为龙海市)。1874年,他出生于厦门,并在此度过其少年时期。1920_年起,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他对厦门的贡献是:发起创办了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1920_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曾多次发动华侨及各界人士捐资兴建中山路等市政设施。日本侵占厦门后,自庐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后回中国台湾定居。1951年,病逝于家中,享年77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让中国台湾给日本。林维源父子不愿当亡国奴,遂举家迁回鼓浪屿定居,林尔嘉长大后,因为思念中国台湾的家园,便仿造板桥别墅兴建了菽庄花园。
现在我们已站在花园入口处,花园由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组成,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园中,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补山就是以人工构筑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在这里,园主人的爱国之情跃然于表,待会儿我们将身临其境去领略其奥妙。
菽庄花园有三个显著特点,可归纳为“藏、借、巧”三字。请看我们前面,一堵高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圆拱门,看!!我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万顷碧波早已静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开朗,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花园“藏”的妙处,原来这堵墙只是个屏障如果进门见海一览无余,便会失去韵味,显得平淡无奇。现在,请看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眉寿堂,又名谈瀛(ying第二声)轩,门对海滨浴场,过去是园主人品茶吟诗作画的地方,现已辟为商场和餐厅。这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右边有一闸门与大海相连,将海水引入园中形成桥畔外池,再经左边那个洞口通向内池,洞口上刻“止水”两字,取海水到此不再扬波之意,这样,藏海园就构成了三个景区:大海、外池、内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内,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园中。
现在请往右边看,这座长桥叫四十四桥,可为什么叫四十四桥呢?你看它从亭畔延伸入海,全桥长约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龙,设计者能因海构园,就势取景,使小巧的花园一下拓展了数倍,此乃花园“巧”的体现。
好了,各位请随我向前,在我们面前有块天然巨石,上刻“海阔天空”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背面是园主人林尔嘉亲题的“枕流”两字。
现在我们行走在全园游览主线四十四桥上,各位是否已经猜出四十四桥的来历呢?其实很简单,因建桥时正值园主人四十四岁。各位,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当空,游此最佳,各位若有幸于中秋之际来厦游玩,不妨来此观渡赏月。
这是壬秋阁,因建于1920_年农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半建在陆上,一半支在水中,垒台建亭,围池砌阶,联以曲桥;其东南两墙各开一个圆拱门,坐政治阁中,可以同时看到两侧的风景。而从窗台眺望,四十四桥蜿蜒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为扇形,形态各异,别有韵味。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吧!这折扇型的招凉亭地处原来花园的尽头,因招来阵阵凉风而得名。绕过招凉亭,我们就到了补山园,前面这朱瓦别墅式建筑是听涛轩,在此可尽缆天风海涛。现在听涛轩已经改成了钢琴博物馆。它收藏着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提供的钢琴73架。胡友义先生出生于鼓浪屿,从小就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亚,他又不惜重金收购古钢琴。1999年,他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将这些钢琴运回故乡,开辟钢琴博物馆,并于20_年1月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这些钢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如今仍完好无损的送到胡友义先生的故乡来,成为厦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起融入“钢琴之岛”鼓浪屿深刻的文化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很多的烛台,其实这些烛台也是胡友义先生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共有50多盏精致的烛台,这些烛台大多是百年前欧洲出品的,与这些古老的钢琴放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前不久,胡友义先生又从澳大利亚运来了四十架的钢琴,也于前不久供游人开放。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那幢红色建筑是顽石山房,原为园主人读书的地方,现以开辟为招待所。我们面前的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种砂石、页岩、火山石构筑而成,是人工凿垒的假山连环洞,俗称“猴洞”,内有12个洞室,以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编列在石墙上,各动互相连通,宛如一座迷宫,又称“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场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转了,请各位随我往下。右边这座人物铜像就是园主人林尔嘉先生的全身塑像,这原是私家花园,林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孙将其献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得以一见。
好了,我们已经绕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经领略到菽庄花园她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藏”、“借”、“巧”的特点,才能在这有限的面积中造出无限的空间。整个花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和谐一体,辨证统一。林尔嘉对此也颇为满意,这从他写在亭子上的楹联“有襟海枕山胜概,以栽花种竹怡情”可见一斑。美丽的菽庄花园令人品味无穷,流连忘返!
对于福建赤心向党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贵宾:
怀远楼建于1905至1920xx年,是旅居缅甸简氏16世孙简新喜兄弟献资所建,她是福建土楼中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文化内涵最丰富双圆环土楼,20xx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就是优美地理环境、第二是高超夯土和建筑技术;第三就是丰富儒家和传统文化内涵!
大家请看大门上联:“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下联是:“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横批怀远楼。
上联是儒家思想中心内容是德与仁,下联则是道家山水自然观,可谓相得益彰!
孔子云:“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君子关心是德行和规范;小人在乎是产业和利益!
怀远意思是,建楼主人希望子孙后代都要行君子行为;要继承先辈高尚品德,才能成就大业,家族也才能世代兴旺!所以,怀远楼可以说是怀德楼,也是道德之门!门头悬八卦图文,是镇宅避邪作用,与门前广场上鹅石铺成阳八卦图案互相对称,祈求世代平安吉祥!
这座土楼*1384.7平米,建筑面积近3468平米;直径42米;楼高四层13,5米,每层34间;楼内设有四部楼梯,匀称分布。鼎盛时期容纳30户居民,人口达150多人。楼顶四周共建有4个了望台,用以防御,眺望远处“敌情!”(不是抛绣球用喔!)楼门顶部设有3个防火灌水道。
它是充分利用大型鹅石与夯土墙两种材料不同特征,采用成熟“倾壁造”技术营建鼓形土楼,可以增加中层空间与美感!是中原夯土版筑技术几结晶。
楼内雕梁画栋、楹联诗词反映了传统建筑与闽南民居融合,以及浓厚儒家文化内涵!
100多年来从怀远楼走出海外宗亲每年都会回乡寻根谒祖,故土乡情源远流长。
好,各位团友,我们一起走进道德*大门,参观学习一下吧?
大家已经知道土楼只有一个大门: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常坚固,对!上面有灌水槽!您看,还有枪眼呢!
在这,我要考问一下各位团友,请问土楼*大门每天晚上是由谁来最后一个关上呢?请大家思考,回答不出来?等会参观结束出来时,再向我求救吧?
门厅两侧有两个对称石碓子,对!左边是银元宝造型、右边是金元宝造型!这是土楼人家舂米用,逢年过节还用来做糍粑,可好吃了!又香又哽,绝不会粘牙。
大家注意这边过道上有几个牛鼻子,啥用呢?原来,这是原始排水沟,下面有水缸,楼内污泥经过水缸时沉淀,便于清理;另外,我们聪明老在水缸里还放养了几只乌龟,通过它们爬行,疏通水道。建楼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堵塞呢!真是劳动模范!有一年中秋节,有人看见三只龟同时爬出水道,到祖堂天井里看木偶戏,和土楼主人共同赏月呢!
请抬头看这通廊门口上,有“宝田”“玉树”二字联,字面意思是希望儿孙们爱护田地和树,实际上也是出自古文,指十年种树,百年育人重要,四周有四种花:梅、兰、竹、菊;也称“四君子”,代表培育后代,就要培养具备四君子品格!
我们南靖刚好是兰花和竹子之乡,是否也意味着我们人杰地灵,君子之乡呢?
请大家小心台阶,我们迎面建筑就是怀远楼中心---诗礼庭了。
“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这副对联,其意思不难理解!但这大门上还有一副二字联“式毂、诒谋”考考大家!《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武王留下远大计谋,用
福建赤心向党心得体会和感想 红心向党感悟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