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精选 吉林市水师营(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精选一
清入关后,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顺治十年(1653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安宁)设昂邦章京镇守黑龙江、松花江广大地区,吉林市为其下属。由于军事和经济上的需要,顺治十三年(1656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在吉林建船厂造船(吉林市又名船厂),后又设水师营训练水师。
康熙元年(1662年)改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十年(1671年)移副都统一人进驻吉林,管理吉林军政事务,这是清政府在吉林设行政长官之始。
康熙十二年(1673年)又在吉林建城垣。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船厂,设将军衙门,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也由宁古塔移到船厂,船厂从此称吉林乌拉,为满语名称。吉林遂成为清政府统治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的边疆重镇。康熙指挥对俄的雅克萨战役坐阵吉林督促造船、训练官兵,留下千古绝句《松花江放船歌》。
吉林建城之初尚无孔庙,据《吉林通志卷一•圣训志一》记载,雍正二年(1720xx年)七月,办理船厂事务的朝廷官员给事中赵殿最上奏皇帝,请求在吉林建文庙,遭到了雍正皇帝的严厉训斥:“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与本习(武备)日以相远,惟赖乌拉(当时的吉林)宁古塔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由此可见,清王朝对吉林乃至整个关外一直实行封闭政策,反对建庙兴学。
随着满汉文化的不断交融,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钦命修建永吉州文庙(吉林文庙的前身),再三叮嘱:“务令崇尚朴诚勤修武备之至意,实当永远钦尊”。据《吉林外纪》载,“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建庙宇黉宫,诸制略备。”永吉州文庙建成后,兴办学校之风日盛,为满汉子弟读书求仕铺设了通道,儒家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推动了关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永吉州文庙建成之初,在正殿悬有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此匾额应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后,由康熙皇帝书成,存于宫内的。此外,在嘉庆年间,又由嘉庆皇帝赐御书“圣集大成”匾额一块,悬正殿。
光绪三十二年(1920xx年),升祭孔为国之大祀。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吉林改设行省,巡抚朱家宝和提学使吴鲁认为原有文庙简陋,不足崇礼,乃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关内考察文庙,决定在东莱门外(即今址)拓建新庙(即现吉林文庙)。
宣统元年(1920xx年)新庙落成,其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围墙均以以黄琉璃瓦覆顶。
2022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欢迎来到吉林长白山。
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部,一部分在朝鲜境内。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借白,故名长白山。
巍巍长白山,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色闻名中外,更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长白山山麓到山顶,可以看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的类型。植物的分层分布情况,十分清楚。在山脚,主要是阔叶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米左右,是针叶和阔叶混合林。在这混合林带,树木品种繁多,不同季节的风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海拔1000至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带。这里山高林密,生长着最有经济价值的各种针叶树,这些树,树干笔直,生机盎然。再往上到近20__米,是岳桦林带。岳桦树为适应高山寒冷潮湿的严酷气候,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极富图案趣味。20__多米以上,就没有树木,是苔藓地带了,每年六七月间,这一带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景色瑰丽。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长白山是座火山,天池就是这座火山的喷火口。自清乾隆以后,长白山就停止喷火,原来的喷火口成了高山湖泊。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多公里,平均水深约200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在晴朗天气,碧水中飘着白云,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景色秀丽异常。但是,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的面容的。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没有一草一木。但是,却不时听到有人说看到有怪兽在池中游水。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除了看到过一只黑熊在池边洗澡外,没有发现任何动物。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流出约1000多米,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为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达60余米,很壮观,距瀑布200米远就可以听到它的轰鸣声。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长白山除了天池和长白山大瀑布外,还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边有一个小天池,又叫长白湖,水也是碧蓝的。在树林间的岳桦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规模也不小。此外,在长白瀑布不远处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观瞻长白山睡佛的地方了。
这里是登山公路通往长白山大峡谷的岔路口处,是瞻仰巨大睡佛的最佳地点。在这里,您只要往长白山主峰上一看,奇迹便会出现——您看到,在绿树繁花烘托之上,在蓝天白云映照之下,一尊浩大的,由天工造就的,由长白山几座高峰相连组成的睡佛造像,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了!
大佛面对长天祥云,身辅大地鲜花,安然入睡的样子栩栩如生。
其实,不仅这个地点能瞻仰到巨佛造像,进了山门,来到能看到长白山主峰的地方,都能看到,只是角度和距离的不同,您观看到的形象和神韵有所不同罢了。特别是越往山上走去,越是接近山体,越能观看到睡佛的宏大身影,和慈悲面目。
长白山的气象变幻莫测,秋冬天忽晴忽雪,春夏忽晴忽雨,长年云雾缭绕。当您赶上天在下雨,或者云雾遮住了佛面,也不要紧。只要您诚心观佛,不妨耐心等待,说不定一会儿就云移雾散,神秘的大佛偶然现形,或显出部分身形。
云里雾里观佛,不仅让您在神秘的氛围中,透过迷雾观到了佛容,了却了一结佛缘的夙愿,更会让您在渴望和和等待中了解佛学的要义。
过了梯子河,往锦江瀑布的方向走去,就更能近观睡佛的雄姿。当您走到能看到锦江瀑布的那道岗梁上时,回首可仰望大佛,往前看则能远远地看见锦江瀑布峡谷对面的山峰上,面对着我们有一面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峭壁上,树影掩映之中,有一硕大的洞口,那就是下面我要说到的“小洞天”。
被人们称为圣山和神山的长白山,不能没有佛缘,80年前,有守律、守禅、守密三位和尚,遍访中国名山大川,最后选中这个有睡佛倚天长眠的长白山为他们修行的地方。其中守律和尚在此时间最长,一直到圆寂。守律曾写下一首偈句诗,诗曰:“峡谷源头缘生缘,天池飞瀑鲜花盘。指数松柏金刚座,守律贤洞法正传。众生得渡生极乐,未法出世小洞天”。说的就是那个地方。总落差70米的巨大的锦江二级瀑布,正挂在长白山大峡谷的开端之处。涛声十里的锦江瀑布和长白山天池中间,正是漫山遍野鲜花开放的长白山高山大花园。诗中的“小洞天”,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山洞。当年的守律和尚,站在洞口,或者坐在洞里,都可远远地看见那座睡佛造像。三个和尚进山后便杳无音信,成了长白山区尽人皆知的迷团,多少礼佛人和俗家人士,都在寻找守律。后来,人们发现了那首偈句诗,才开始在锦江瀑布附近寻找,也才开始了与长白山巨大的睡佛结缘。
1996年7月28日,人们终于在悬崖上的“小洞天”里,找到了守律的尸骨,解开了这个困扰了人们近百年的迷团。
这正是:
8
吉林水师营心得体会精选 吉林市水师营(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