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 做实验后的心得体会(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21世纪初
闲鹤棹孤舟
人类
远古时代
据理论依据表明,从远古时代算起,有100亿年,过去了50亿年,还有50亿年,但是,现实问题将有效期减短,例如能源缺乏,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树木砍伐等。
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人
(1)抽样,抽取n人
(2)在人类中加入“金钱”“权利”,发现迅速反应,并且只需少量的“金钱”与“权利”就可以将人类完全腐蚀,可见,“金钱”与“权利”对人类的诱惑性是非常大的,人类也常常为它们失去本性,但尽管如此,当将人类置于“金钱”、“权利”两旁时,人类不是避免受它们腐蚀,而是争先恐后地去接触它们,希望让它们腐蚀,这种现象在化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3)在人类中加入“道德”与“法律”发现人毫发无伤,而“道德”与“法律”却消失了,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才知道是人类散发出的“亲情”作祟,人类接触到“道德”与“法律”后,便从体内散发出一种“亲情”的物质,使“道德”与“法律”消失,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发现“亲情”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相当高,如果不用大量的“道德”与“法律”是无法将“亲情”消耗殆尽的,经研究,原来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成果,并且这种亲情已变性,不是纯朴之情。
(4)检测人的化学组成,发现“损人利己
“帮亲不帮理”、“舍一切而取生”、“自私自利”元素含量相当高,“知识”、“信任”、“乐于助人”、“诚信”、“善良”等元素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这一元素在青少年阶段尤其少见。
据探究发现,人类是一种非常喜欢“挑战”的动物,例如,向大自然挑战:人类砍伐树木,把脏水倒入河流,把废气排入空气中,导致环境恶化,动物濒临灭绝.但人类还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对大自然的警告不以为意,说不定以后人也会濒临灭绝!
人类是一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没有羞恶廉耻之心的动物,鉴于当时潮流的影响、实验器材的不完备和人类性格的多变性,故需要下个世纪再次测验,希望结果有所好转,不不不,应该是希望还有实验品供我们测验。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实验报告
班级:网络z091
学号:094552
姓名:李丹
一、
1.
2.
二、
1.
2.
三、
1. 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odbc程序设计 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控件 实验内容 在vc 6.0中编写程序 数据库应用程序基本设计和购物表设计 编程序 数据库
步骤: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添加-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 选择(刚建好的数据库)、数据源名(comp)
定义的变量:ccompanyset m_set;(ccompanyset自己添加的类,基类为crecordset)clistctrl m_list;
cstring m_chax;
⑴初始化:
void ccompanyview::oninitialupdate
{
column(0,"num");
column(1,"sex");
column(2,"age");
column(3,"wage");
umnwidth(0,100);
umnwidth(1,100);
umnwidth(2,100);
umnwidth(3,100);
cstring sql="select * from comp";
(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打开记录集
int i=0;
while(!)
{
item(i,m_set.m_num);
mtext(i,1,m_set.m_sex);
cstring str;
("%d",m_set.m_age);
mtext(i,2,str);
mtext(i,3,m_set.m_wage);
xt;
i ;
}
;
}
⑵“添加”调出新对话框(idd_dialog1)
创建一个新类ccompdlg,并添加头文件” #include "compdlg.h"”
及成员变量(cstring m_num; int m_sex; cstring m_wage; int m_age;)
void ccompanyview::onadd
{
ccompdlg dlg;
if(l==idok)
{
(afx_db_use_default_type,null); ;
m_set.m_num=dlg.m_num;
if(dlg.m_sex==0)
m_set.m_sex="男";
else
m_set.m_sex="女";
m_set.m_age=dlg.m_age;
m_set.m_wage =dlg.m_wage;
;
;
}
}
⑶“删除”
void ccompanyview::ondel
{
int i=ectionmark;
if(i0)
this-messagebox("先选取记录");
else
{
cstring xnum1;
char xnum[10];
int x=mtext(i,0,xnum,10);
("%s",xnum);
cstring sql="select * from comp where num='" xnum1 "'"; (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 ;
;
}
}
⑷“浏览”
void ccompanyview::onscan
{
allitems;
cstring sql="select * from
comp";
(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int i=0;
while(!)
item(i,m_set.m_num);
mtext(i,1,m_set.m_sex);
cstring str;
("%d",m_set.m_age);
mtext(i,2,str);
mtext(i,3,m_set.m_wage);
xt;
i ;
}
;
}
⑸“修改”
void ccompanyview::onedit
{
ccompdlg dlg;
int i=ectionmark;
if(i0)
{
this-messagebox("先选取记录");
return;
}
cstring xnum0,xnum1;
char xnum[10];
int x=mtext(i,0,xnum,10);
("%s",xnum);
dlg.m_num=xnum1;
xnum0=xnum1;
cstring str="select * from comp where num='" xnum0 "'"; (afx_db_use_default_type,str);dlg.m_num=m_set.m_num;
dlg.m_age=m_set.m_age;
dlg.m_wage=m_set.m_wage;
if(m_set.m_sex=="男")
dlg.m_sex=0;
else
dlg.m_sex=1;
l;
;
m_set.m_num=dlg.m_num;
m_set.m_age=dlg.m_age;
m_set.m_wage=dlg.m_wage;
if(dlg.m_sex==0)
m_set.m_sex="男";
m_set.m_sex ="女";
;
;
}
⑹“查询”
void ccompanyview::onquery
{
this-updatedata;
cstring sql;
sql="select * from comp where num='" m_chax "'"; (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 y ;
if()
{
afxmessagebox("error");
return ;
}
allitems;
int i=0;
while(!)
{
item(i,m_set.m_num);
mtext(i,1,m_set.m_sex);
cstring str;
("%d",m_set.m_age);
mtext(i,2,str);
mtext(i,3,m_set.m_wage);
xt;
i ;
}
;
}
2. 购物表设计
添加了两个结构体
struct goodstype
{
char * type;
char * name;
int price;
}goods={
"日常用品","牙刷",2,
"日常用品","牙膏",3,
"日常用品","毛巾",5,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1) 实验目的
(1) 复习加法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用图形法设计半加器的方法。
(3) 掌握用元件例化法设计全加器的方法。
(4) 掌握用元件例化法设计多位加法器的方法。
(5) 掌握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多位加法器的方法。
(6) 学习运用波形仿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7) 学习定时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加法器是能够实现二进制加法运算的电路,是构成计算机中算术运算电路的基本单元。目前,在数字计算机中,无论加、减、乘、除法运算,都是化为若干步加法运算来完成的。加法器可分为1位加法器和多位加法器两大类。1位加法器有可分为半加器和全加器两种,多位加法器可分为串行进位加法器和超前进位加法器两种。
(1)半加器
如果不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而将两个1位二进制数相加,称半加。实现半加运算的电路则称为半加器。若设a和b是两个1位的加数,s是两者相加的和,c是向高位的进位。则由二进制加法运算规则可以得到。
(2)全加器
在将两个1位二进制数相加时,除了最低位以外,每一位都应该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即将两个对应位的加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三个数相加,这种运算称全加。实现全加运算的电路则称为全加器。
若设a、b、ci分别是两个1位的加数、来自低位的进位,s是相加
的和,c是向高位的进位。则由二进制加法运算规则可以得到:
3)
(1)
(2)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用图形法设计半加器,仿真设计结果。 用原件例化的方法设计全加器,仿真设计结果 用原件例化的方法设计一个4为二进制加法器,仿真设计结果,进行定时分析。
(4) 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一个4为二进制加法器,仿真设计结果,进行定时分析。
(5) 分别下载用上述两种方法设计4为加法器,并进行在线测试。
4)设计
1)用图形法设计的半加器,如下图1所示,由其生成的符号如图2所示。
2)用元件例化的方法设计的全加器如图3所示,由其生成的符号如图4所示。
图三:
图四:
5)全加器时序仿真波形如图下图所示
6)心得体会:
第一次做数字系统设计实验,老师给我们讲了用图形法设计的全过程。在这次过程中,我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是生成半加器符号,后来发现缺了file/create default这一步。通过这一次的失误,我明白了做事要认真!最后将实验做出来了,体味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次实验我复习了加法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并掌握了用图形法设计半加器的方法,掌握了用元件例化法设计全加器的方法,掌握了用元件例化法设计多位加法器的方法,掌握了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多位加法器的方法,学习了运用波形仿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学习定时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五
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
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4、若最后颜色没有明显的分层,可以加入几滴丙酮帮助分层。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六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七
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了解细胞的结构;
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
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
(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切片数次。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
(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 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
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
4、如何调节焦距?
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八
2naoh 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 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 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推荐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九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实验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总结 做实验后的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